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公布了2016年1月~10月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情況。該商會副秘書長蔡天智表示,從數據來看,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依然呈現出“三多三少”的格局。“雖然近些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企業要想實現國際化,仍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蔡天智說。
? ? “三多三少”應引起關注
? ? 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2016年1月~10月,我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規模達到318.5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76%,增速出現下降。其中,我國醫療器械進口金額為150.75億美元,同比增長7.39%,增速下降了1.89個百分點;出口金額為167.82億美元,同比下降2.82%,增速下降了9.15個百分點。
? ? “這說明我國醫療器械外貿正處于陣痛調整期。”蔡天智說,直接原因是我國制造成本在提高,競爭力在下降。從數據上看,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繼續呈現出“三多三少”格局,而這一點更應該引起政府和行業的關注。
? ? “所謂‘三多’,即在華‘三資’企業金額多,民營企業數量多,診療設備進口多。在我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中,‘三資’企業一直是進出口的主力軍,本土民營醫療器械企業則勝在數量多。”蔡天智說,“與之對應的‘三少’則是,我國醫療器械出口自主知識產權少、自主品牌少以及加工貿易逐年下降。”
? ? 數據顯示,2016年1月~10月,醫療器械國有企業出口金額為10.89億美元;而在華“三資”企業出口金額為81.41億美元,占比48.53%;民營企業出口金額為75.41億美元,占比為44.62%。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金額幾乎占據半壁江山的“三資”企業,企業數僅為3589家;而出口金額還略遜一頭的民營企業,其數量則已經達到15822家,是在華三資企業數量的近5倍。類似的狀況同樣存在于進口貿易當中。這表明,我國民營醫療器械企業還是處于“多小散”的狀態中,實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 ? 而在診療設備、醫用耗材、口腔設材、康復保健、醫用敷料五大細分領域中,本土醫療器械出口優勢仍集中在康復保健、醫用敷料等中低端領域,進口方面,則是高附加值的診療設備為主。
? ? 診療設備是五大細分領域中進口超過出口的唯一領域。數據顯示,2016年1月~10月,我國診療設備的出口總額為74.04億美元,同比下降5.27%,進口總額為109.81億美元,同比增加為9.65%。診療設備的進口總額占我國進口總額的72.47%。
? ? 據全球海關統計數據(GTA)統計,2014年全球醫療器械貿易在6325億美元左右(全球HS編碼前六位統計,我國目前具體到八位和十位相對更加準確)。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將維持5%的增速。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醫療器械發展更是進入快車道。2008~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復合增長率為4%~8%,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復合增長率則高達27%。這種高速增長使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得到資本的青睞。據統計,2014年,我國僅有兩家醫療器械企業上市,而到了2015年,上市的醫療器械企業多達55家。
? ? 但可惜的是,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增長并未改變我國一些醫療器械企業進出口“三多三少”格局。蔡天智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國醫療器械在產品創新和質量控制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具體體現為:一是技術、材料、裝備和工藝的整體落后,尤其是在材料和工藝方面。蔡天智直言,由于近些年我國一些醫療器械企業承接了發達國家的制造轉移,技術有所提高,制造設備也可以購買,但在材料和工藝方面仍追趕乏力。二是缺乏產品質量一致性和穩定性。在我國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產品不同批次之間出現“批間差”并非罕見。此外,同質化競爭、采用非理性價格手段競爭等,也都直接影響了我國醫療器械出口。
?? 重視創新品牌走出去
? ? 要改變現有格局,企業必須有國際化思路。對此,蔡天智給出了幾點建議:要有域外思維,既要敢闖敢干,又要重視運用國際規則;要有品牌意識,品牌是企業走向海外的“身份證”與“敲門磚”,同時還要具備為企業品牌服務的意識,才會真正把產品品質與服務擺在首位;要有品質保障,在技術上要追求與國際標準接軌,向先進標桿看齊;要能誠信經營,按規矩辦事。
? ? 對于醫療器械企業國際化路徑,蔡天智認為,本土醫療器械企業首先要以打造產品為基礎,在產品、定價、渠道、營銷等多方面齊下功夫。“國內有相當部分醫療器械企業只重視營銷,弱化定價、渠道,認為只要能把產品銷售出去就行了,這樣做未免過于短視。”其次是可以嘗試海外并購,在引入先進技術的同時,通過渠道擴張來加速研發和推廣產品。“邁瑞、東軟、魚躍等在這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蔡天智說。
? ? 2015年,波士頓BCG咨詢發布報告認為,邁瑞通過海外并購成功實現了國際化夢想。邁瑞從2000年起一直奉行國際化戰略,2008年收購美國醫療器械商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監護業務,成為該領域的全球三強之一,在強手如林的北美醫療市場占據了寶貴的一席之地,國際化進程取得實質性突破。2013年邁瑞耗資1.05億美元收購美國超聲診斷系統生產商Zonare醫療系統公司,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全球業務布局。
? ? “2013年9月,邁瑞收購澳大利亞的分銷商Ulco醫療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張了自己在海外的渠道。”一位分析人士如是說。
? ? 除此之外,蔡天智還建議,國內醫療器械公司要重視研發、尊重知識產權,以實現從“產品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的轉變;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并實現合作伙伴的本土化和年輕化。還有,國內企業必須重視法律事務管理,在轉型升級中打造新的競爭力。
? ? “目前邁瑞、東軟等已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出口。上海聯影未來也會有舉措。”蔡天智表示,“未來,中外企業合作將到達新的高度,成為國際化中合作的典范,貿易的便利化導致產品流通壁壘進一步減少,但好的產品才是國際競爭最根本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