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醫保局獲悉,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局針對群眾需求,全面推動醫保移動支付應用落地。目前,全市已有102家定點醫療機構上線醫保移動支付功能,惠及群眾超過120萬人次,醫保基金支出近2億元。
??“現在預約掛號醫保也能報銷,太好了。”近日,家住兩江新區的胡女士打算到市人民醫院復診,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掛一名主治醫師的號。在支付掛號費時,她發現除了傳統的微信支付方式,系統新增了醫保支付。
??“主治醫師的掛號費是15元,以往我要自己付費,現在醫保報銷后,自己只付了0.75元。”胡女士說,如此一來,既方便又節省了不少費用。
??據了解,醫保移動支付是基于深化醫保電子憑證的應用,參保人無需使用社保實體卡,也不需要在窗口排隊繳費,通過手機就可以在線完成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個人賬戶、個人自費“一鍵”結算,避免參保人因醫保結算而來回跑路和排隊。
??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醫保局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深入一線聽取意見,圍繞看病就醫的“難點”,推動醫保移動支付應用落地。
??“我們在手機端上看到的是一鍵支付,其實背后是混合支付,它包含了統籌基金、個人賬戶、現金部分。”該負責人說,在醫保移動支付應用落地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后期又協同醫院進行了大量測試,最終實現了醫保移動支付功能的上線。
??據介紹,目前全市已有102家定點醫療機構上線醫保移動支付功能,基本覆蓋所有區縣,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醫保移動支付應用,豐富醫保移動支付的使用場景,提高覆蓋面,服務“一老一小”,指導更多的醫療機構實現醫保移動支付,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