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衛規〔2020〕7號
各市、縣、自治縣及洋浦開發區衛生健康委,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各附屬醫院,委直屬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全面加強我省各類預防接種門診管理,推進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各類預防接種門診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我委結合實際,組織制定了《海南省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范(2020年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市縣、各單位遵照執行。
?????????????????????????????????????? ???????????????????????????????????????????????????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 ? 2020年11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
海南省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范(2020年版)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預防接種規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19〕503號)部署,全面推進我省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提升各類接種單位規范化管理水平,以及預防接種門診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結合我省實際,我委組織制定了《海南省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范(2020年版)》。
????一、目的意義
????加強預防接種規范化管理,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確保預防接種安全、有效,促進預防接種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滿足不同人群對預防接種服務多樣化、多層次需求,保障公眾健康。
????二、接種單位資質條件
接種單位是指從事預防接種工作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包括縣級及以上醫院(包括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民營醫院,以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第四十四條,接種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具有經過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師、護士或者鄉村醫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儲存、運輸管理規范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藏保管制度。
????三、接種單位分類
????我省接種單位下設的預防接種門診實行分類管理,一個接種單位可下設一個類型或者多個類型接種門診。根據接種單位承擔的預防工作任務和服務人群,將我省預防接種門診分為四類,分別是兒童預防接種門診、非免疫規劃預防接種門診、產科預防接種門診(室)和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一)兒童預防接種門診。設置在符合條件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主要為<18周歲未成年人提供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也可同時為成人預防接種提供服務。
????(二)非免疫規劃預防接種門診。設置在符合條件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主要為≥18周歲人群提供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在應對疫情等特殊情況下可根據縣級及以上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要求開展指定人群與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服務。
????(三)產科預防接種門診(室)。設有產科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設立產科預防接種門診(室),承擔本院出生的新生兒卡介苗和首針乙肝疫苗(包括替代的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任務,并按要求對HBsAg陽性產婦所生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四)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設置在符合條件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提供人用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接種,以及相應的外傷處理和可能需要的被動免疫制劑注射等診療服務。
四、接種單位設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第四十四條有關接種單位設置規定。
????(一)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門診的指定。
????縣級以上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根據人口密度、服務半徑、地理條件和衛生資源配置等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轄區內接種單位的設置,指定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責任區域內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工作,并明確其責任區域和職責、任務。受指定的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可同時承擔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并在通過驗收評估和定期考核評估時在資質證書或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上標注備案即可。?
原則上每個鄉(鎮、街道)應當至少設立1個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每個縣(區)應當至少設立1個24小時開診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二)非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門診的備案。
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承擔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并應當報頒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各市縣區可根據當地人口數量、地理條件、衛生資源配置、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供給和群眾需求等情況,做好非免疫規劃預防接種門診區域分布與數量的設置與規劃。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單位在確保接種單位設置符合建設標準、管理符合要求、服務符合規范、備案流程完備后開展預防接種工作。
五、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與管理
(一)規范預防接種門診建設。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在開展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前,要按照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標準(見附件1)完成接種門診各項建設工作,并向當地市縣(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交設置申請。指定設置的預防接種門診須通過驗收評估、完成備案程序后,方能開展預防接種服務工作。原已建成并通過驗收審批的預防接種門診不需要重新申請建設,定期接受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考核評估即可。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對轄區內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按照本建設規范進行分類分級評估,對未達到最低建設標準級別的接種門診要限期整改。
(二)對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實行分級管理。通過對接種單位人員、房屋、冷鏈、信息系統配置,工作制度落實,預防接種質量、差錯事故、群眾滿意度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將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實行分類管理,兩年評估一次,按照評估結果劃分等級,分別為一、二、三級門診(合格、規范、示范門診)。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制定本地區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計劃,積極推進規范和示范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工作,爭取至2021年底,我省規范兒童預防接種門診覆蓋率達90%以上,示范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建設逐年遞增。
????(三)積極提供非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服務。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根據當地群眾需求,按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費原則,積極為當地群眾提供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服務。有條件的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可在預防接種室(區)內劃分非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專區或設置接種專臺,提供非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服務。成人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時間要與兒童免疫規劃疫苗常規接種運轉時間錯開。
????(四)規范產科預防接種門診(室)建設。市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須指定設有產科的醫療衛生機構規范設立產科預防接種門診(室),承擔本院出生的新生兒卡介苗和首針乙肝疫苗的接種任務,為HBsAg陽性產婦所生新生兒提供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服務,開展預防接種工作要按照預防接種規范相關要求進行,同時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疫苗接種可追溯。
????(五)統籌設置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根據當地人口分布、交通便利、服務可及性等,統籌設置轄區內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為當地群眾提供狂犬疫苗預防接種等預防處置服務。每個市縣應設置至少1個24小時提供服務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新建設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要達到本建設標準要求,原有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要在一年內按本標準完成改建工作。
(六)接種單位信息公布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通過官方網站等公共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轄區內符合開展預防接種服務條件的接種單位名稱、類型、地址、責任區域、服務項目、服務時間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并定期或根據變動情況及時進行更新,以方便公眾查詢,接受社會監督。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每年將本轄區內驗收合格并實質開展工作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名單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并定期向社會公示。
六、全面加強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
各市縣要加快推進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信息系統規范疫苗全程管理。全省各接種單位均應加快配備相關系統所需設施設備,嚴格開展系統使用崗前培訓和考核,規范使用疫苗管理、冷鏈監測、接種服務、疫苗全程追溯等信息系統,完善咨詢告知、掃碼接種、接種驗證等電子核簽制度,嚴格落實“三查七對一驗證”,準確記錄預防接種信息,安全提供預防接種服務。鼓勵各地基于疫苗信息化追溯體系,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預防接種服務新型模式,開展網上預約、線上支付、在線科普等互聯網服務,推動預防接種服務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七、明確部門工作職責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歸口統籌、點面結合、橫縱并行、強化協調”的原則,依據“疾控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國家免疫規劃,醫政醫管、基層衛生、婦幼健康、中醫醫政等主管部門歸口指導疫苗接種機構管理,綜合監督部門負責預防接種工作的綜合監督”的職責分工,做好對預防接種機構和人員的管理工作。各市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有關職責分工參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轉發有關疫苗和預防接種工作司局分工事項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19〕585號)執行。
各級疾控機構主要負責開展與預防接種相關的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加強對接種單位預防接種工作的技術指導、疫苗使用管理和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等。
????《海南省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范(2020年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