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衛基層〔2020〕002號
各區衛生健康委、市健康促進中心:
?? 自上海打響疫情防控戰役以來,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夯實基層防疫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家庭醫生團隊在重點人員排摸、醫學觀察、社區健康教育和日常診療、人群健康管理等方面成績明顯。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本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家庭醫生服務網底優勢,統籌做好社區疫情防控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緊密簽約服務關系,引導合理就診
疫情期間,家庭醫生應主動關心簽約居民,運用手機APP、微信、電話、短信等多種途徑,主動關心了解簽約居民健康狀況與需求,指導簽約居民健康開展自我管理與個人防護,提供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服務,對簽約居民提出的健康咨詢應第一時間解答,進一步提升簽約居民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滿意度與獲得感。對于疫情期間前來就診的簽約居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按規定落實長處方、延伸處方等政策,對于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治療性藥物的門診慢性病患者,可最多一次性開具三個月用量的藥物,減少患者不必要的就診頻次。對于未就診的簽約居民,家庭醫生團隊要通過短信、微信等渠道,主動推送針對性、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信息,引導簽約居民做好健康管理。
二、創新服務模式,推行互聯網診療服務
鼓勵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段,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能級。
(一)明確服務對象與內容
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將家庭醫生“1+1+1”簽約居民作為當前服務的主要對象。利用互聯網手段,循序漸進開展家庭醫生在線簽約、在線診療(健康咨詢、預約掛號、復診等)、在線處方(藥品配送)、健康管理、護理等服務。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應嚴格遵守《上海市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與要求。
1.在線簽約。提供家庭醫生線上簽約服務,居民可選擇家庭醫生在線上提出簽約申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及時處理簽約申請,同時對簽約居民提供線上解約、線上咨詢、服務評價等功能。
2.在線診療與處方。對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可實行線上復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應當掌握患者病史資料,確認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的診斷,根據診斷進行復診,并提供在線預檢、預約掛號、問診咨詢和處方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社區臨床藥師在線合理用藥指導等服務工作。
3.健康管理服務。利用互聯網手段,家庭醫生可通過智慧健康驛站等平臺,對簽約居民開展個體健康評估,開展疾病危險因素的早期篩查,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實施精準管理干預。
4.社區護理服務。以家庭病床為主要形式,通過互聯網對接供需雙方,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醫務人員,重點對符合條件的高齡、失能老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人群,提供專項護理、中醫藥、康復、安寧療護等服務。
(二)加快服務平臺構建
為服務于疫情防控期間居民日常診療需求,各區衛生健康委應推進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應當按照規定增設互聯網診療服務方式,并與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管理平臺對接。市健康促進中心要對本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行質量管理與考核。
三、關注重點人群,提升服務獲得感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應加強對簽約居民基于需求的分層分類管理,尤其要關注與滿足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的簽約服務需求。
(一)強化與養老機構的對接。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本市養老機構實施封閉管理的情況,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更加關注簽約養老機構、社區托養機構的為老服務,在嚴格做好醫務人員防護的前提下,按規范做好對養老機構、社區托養機構巡診工作。
(二)強化居家服務不間斷。對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人群,家庭醫生團隊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繼續做好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服務,確保服務連續、不間斷。
(三)做好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對兒童人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合理調整兒童保健門診和預防接種門診,暫停面對面新生兒訪視與兒童健康體檢,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形式開展在線咨詢與指導。指導家長和兒童科學認識和預防疾病,增強防控意識與能力。
?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