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衛生健康局、發展改革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扶貧辦、醫保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社會事務局,市直有關醫療衛生機構:
?? 根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關于印發廣西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2年)》(桂衛疾控〔2019〕41號)要求,為進一步加強我市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和防治能力,市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扶貧辦、醫保局聯合制定了《欽州市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2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欽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欽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欽州市教育局????????????欽州市科學技術局?
?????????????????????????????????????????????????????????????????欽州市民政局??????????????欽州市財政局
???????????????????????????????????????????????????????????????欽州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欽州市醫療保障局
??????????????????????????????????????????????????????????????????????????????????????????2020年9月2日
?
??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
欽州市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2年)
?? 為有效遏制結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加快推進健康欽州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廣西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的《關于印發廣西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桂衛疾控發〔2019〕33號)要求,進一步完善我市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提升結核病防治能力,強化落實各項防治措施,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2年,結核病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防治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防治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患者疾病負擔進一步減輕,發病和死亡人數進一步減少,全市肺結核發病率在78/10萬以下,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3/10萬以下)。
(一)發病率在100/10萬至78/10萬的縣(區),年遞降率不低于2.9%;發病率在55/10萬至78/10萬之間的縣(區),年遞降率不低于1%。
(二)全民參與結核病防控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
(三)篩查力度進一步加大,新診斷技術得到推廣應用。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比例提高到50%以上,成功治療率達到90%以上。
(四)重點人群防控工作不斷深入,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
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達95%以上,學校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篩查率達90%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結核病檢查率達90%以上,65歲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結核病篩查比例明顯提高,重點地區農村貧困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五)利福平耐藥結核病(以下簡稱耐藥結核病)防控工作得到全面加強,市級設立1家及以上的耐藥結核病定點醫院,開展耐藥結核病規范化診治工作,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耐藥篩查率達到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
1.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各地要充分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等宣傳日,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自我健康意識和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結核病防控的良好氛圍。培養居民樹立個人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養成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出現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等結核病可疑癥狀應佩戴口罩、及時就診等健康生活習慣。
2.利用平臺高效宣傳。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加大刊播結核病防治知識力度,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要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健康知識宣傳主力軍的作用,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大廳、候診室、走道等顯著位置張貼和擺放結核病防治宣傳資料,滾動播放結核病防治宣傳內容。要在村委、居委宣傳欄中張貼結核病防治宣傳畫。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便捷性、普及性,利用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及時、廣泛地為群眾傳播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和答疑解惑。深入推進百千萬志愿者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廣泛招募志愿者,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鼓勵學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對社區、村屯的老百姓進行宣傳,全面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
3.重點人群重點宣傳。各地要將結核病防治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內容,將每個學期開學的第2周設為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周,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出版板報、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知識講座、知識競賽、專家進課堂等多種形式,向入學新生、在校學生、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廣泛開展結核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人群特點,開發規范宣傳教育課件,設計針對性強、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材料。要將開展宣傳教育作為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的重要環節,在疫情處置過程中,至少舉辦1次結核病防控知識專題講座,每學年負責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相關校領導、班主任、輔導員、校醫、疫情管理等人員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率要達100%。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在為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65歲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務時要適時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監管場所要定期組織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工作。
(二)全面提升結核病診療服務質量
1.最大限度發現患者。各地要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加大傳染源發現力度。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結核病防治意識,落實首診醫生負責制,對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的患者必須開展結核病篩查。非定點醫療機構要將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至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總體到位率達95%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要規范院內轉診工作,其他科室發現肺結核患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時,要及時將其轉診到結核病科進行規范診治和管理。各地要加強結核病實驗室質量控制工作,以提高患者留痰質量為突破口,著力提升定點醫療機構痰菌檢查質量,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比例達50%以上。積極推廣方便、快捷的結核病檢測能力。
2.強化規范診治和全程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牽頭負責轄區內結核病防治工作,對開展結核病防控工作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指導、管理和考核,落實疫情監測和處置、信息管理、早期干預任務。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要按照臨床路徑、診療規范等有關技術指南要求,對結核病患者進行規范化診斷及治療,要建立結核病臨床診療質控制度,將結核病診療和防治核心指標納入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中。肺結核患者治療成功率達到90%以上。在不斷規范結核病患者診療服務的同時,強化患者的管理工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相結合,做好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患者全程規范管理率達90%以上。
(三)全面加強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工作
1.加強重點人群的主動篩查。各地要根據疫情流行蔓延特征,找準重點人群,有針對性查找傳染源,及時處置,降低傳播風險。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達95%以上。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年度體檢和糖尿病患者季度隨訪中,積極落實結核病癥狀篩查,篩查比例明顯提高。進一步規范住院精神病患者、監管場所監管人員結核病篩查工作。將胸部X光片檢查納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隨訪工作中。探索開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結核病發病高風險兒童預防性治療試點工作。
2.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各地要高度重視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防控工作責任制。各學校要明確結核病疫情管理員,具體負責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各學校要不斷改善校園環境衛生及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室內通風消毒制度,預防結核病的發生。把好入口關,將結核病檢查項目作為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有效落實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工作,開展疫情主動監測工作,及時發現患者。結核病防控機構與學校要密切配合,規范開展疫情處置,疫情報告3個工作日內完成個案調查,首發病例個案調查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密切接觸者篩查,規范患者休復學管理。各級結核病防控機構每年對屬地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進行不少于2次的技術指導,增強學校發現、協助和處置結核病疫情的能力。
3.推動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工作。加強部門合作,改善廠礦、工地等流動人口密集場所的工作和居住條件,加強環境衛生整治,開展癥狀篩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發現的流動人口患者納入轄區內歸口管理。定點醫療機構要對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進行登記管理,與患者現住地疾控機構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患者的治療管理工作。要落實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確保流動人口患者符合規定的治療應保盡保。
(四)全面加強結核病扶貧攻堅
1.加大結核病患者的發現和管理力度。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減少和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在貧困地區,結合全民健康體檢工作,對貧困戶開展結核病篩查,對發現的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盡快轉診至定點醫療機構,并將檢測結果錄入個人健康檔案,實施基層統一管理。在疫情嚴重的鄉鎮,探索開展結核病普查,建立由“鄉鎮負責同志、衛生專業人員和幫扶責任人”組成團隊,對貧困病人開展救治救助、管理幫扶的工作模式,提高救治管理質量。
2.大力推進結核病專項救治。推進建檔立卡貧困結核病患者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確保建檔立卡貧困結核病患者在不重復享受待遇的前提下獲得相關扶貧傾斜政策的實惠。全面落實“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后付費”等政策措施。實現建檔立卡貧困結核病患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提供規范的治療隨訪管理,最大限度地確保貧困患者能夠治得起、治得好。
3.重點提升基層防治能力。全面推動以縣級結核病定點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村一體化建設,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防治基礎。積極推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定點醫院,通過幫扶工作有效提升縣級定點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發揮行業協會、學會作用,動員中青年醫務人員志愿者到基層短期工作,促進當地診療水平的提高,確保貧困結核病患者得到及時診治。
(五)全面提升耐藥結核病防治能力
1.及時發現耐藥結核病患者。加大耐藥結核病篩查力度,創造條件開展分子診斷耐藥篩查,擴大篩查范圍,提高耐藥結核病發現率,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耐藥篩查率達到90%以上。在2020年前,市級定點醫療機構要開展藥敏試驗、菌種鑒定和結核病分子生物學診斷相關檢查。健全和完善耐藥篩查工作流程,深入開展耐藥監測工作,掌握轄區耐藥結核病流行變化規律。
2.推進耐藥結核病規范診治和管理工作。加強耐藥結核病救治體系建設,擴大耐藥結核病診治工作的覆蓋面,在2020年前,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耐藥結核病規范診治工作。逐步探索對處于傳染期的耐藥患者進行住院隔離治療。完善耐藥患者登記管理、診療隨訪和督導服藥等工作流程,疾控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共同做好耐藥患者管理工作,提高耐藥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成功率。
(六)全面提升結核病防治能力
1.健全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全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設立結核病防治科,配備專職人員。按照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要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設立符合條件、滿足診療需要的結核病門診和病房,配備相應的診療和檢測設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有專職/兼職人員負責結核病防治管理
工作。全面提升疾控機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治、
管”“三位一體”綜合服務能力。
2.強化結核病實驗室能力。完善結核病檢測實驗室建設,升級、更新和補充實驗室檢測設備。加強耐藥監測,強化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確保100%的縣級具備痰涂片和痰培養檢測能力、具備開展結核病分子診斷能力。市級具備開展藥敏試驗、菌種鑒定和結核病分子生物學診斷能力。要建立健全痰標本留取、收集與檢測相關制度,提高病原學陽性率和耐藥病人檢出率。要加大實驗室人員培訓,熟練掌握結核病實驗室檢測技術標準化操作流程,加強結核病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提升檢測服務質量。
(七)全面提升結核病醫療保障力度
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與公共衛生的銜接,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推行規范化診療,加強臨床路徑管理。結核病患者按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并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障待遇,完善耐藥結核病醫保政策。降低群眾疾病負擔,提高保障力度。
(八)全面提升科學研究和信息化建設力度
1.推進結核病防治研究與技術推廣工作。進一步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為防治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加大結核病相關科研平臺與能力建設的支持,開展結核病流行病學和干預研究,強化防治措施和效果評估等方面研究,著重解決防治策略、干預措施等關鍵問題,探索“防、治、管”防控綜合干預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2.加快結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設。整合結核病防治信息,制訂數據交換標準,構建信息實時獲取和數據規范安全交換通道。依托全民健康信息保障工程,探索創建區域信息化平臺,優化定點醫療機構醫院信息系統、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隨時掌握結核病防控工作信息及動態變化,達到資源共享。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要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將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將行動目標和任務層層分解到具體部門,落實相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督促落實各項行動措施。市衛生健康委與重點縣(區)簽訂結核病防控責任書并進行考核,督促各項防控措施落實。
(二)部門責任。市衛生健康委要充分發揮防治重大疾病的統籌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結核病防治工作并開展監督評估。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加強結核病防治相關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結核病防治門診、病房、實驗室的設施條件。市教育局負責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督促學校落實學校結核病防控各項措施,嚴防結核病疫情在校園內蔓延。市科技局負責加強結核病科研任務的統籌布局,加強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撐。市民政局負責指導各地把符合條件的困難結核病患者家庭依申請納入低保、臨時救助范圍。市財政局根據結核病防治需要、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合理安排補助資金并加強資金監管,保障防治工作開展。市扶貧辦負責加大對貧困人口結核病患者的扶貧開發支持力度,做到精準幫扶。市醫保局負責完善醫保政策,推行支付方式改革,提高保障力度,確保包括結核病患者在內的參保人群合法權益。
(三)經費保障。各地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將結核病防治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合理使用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探索資金分配與防治任務完成情況的掛鉤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控機構和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的積極性,確保工作有效落實。對符合條件的困難患者,按規定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和基本生活負擔。支持開展捐資捐物、關懷求助等活動。
(四)工作保障。提升全市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的防控能力,落實人員配備,強化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完善多層次的防治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結核病防治工作考核激勵機制,落實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一線診治人員待遇傾斜政策,待遇不低于全院同一級別臨床醫護人員平均數。落實衛生防疫津貼政策,對工作期間患結核病的防治人員給予治療并依法給予相應的工傷賠償或撫恤待遇。
四、檢查與評估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檢查方案,對各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通報檢查結果。于2022年開展終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