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紀檢監察網消息,為防范和打擊藥品、設備、耗材采購腐敗問題,該省正在面向藥械企業推行一項新政——廉潔“黑名單”。
駐安徽省衛計委紀檢組通過對司法機關移交的有關案件材料進行認真梳理,分類甄別企業向衛計系統黨員領導干部所送款物情況,對涉案款物數額較大的企業及企業法人代表予以重點關注,對檢察機關以涉嫌單位行賄罪或個人行賄罪立案查處的企業及企業法人代表進行廉潔“黑名單”管理。
第一批廉潔“黑名單”已于近日向省衛計委藥政處、省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和省醫藥采購監管辦同時移交,涉及藥品、設備、耗材采購和醫院投資管理等10家省內外企業及其法人代表。
駐省衛計委紀檢組要求,各單位按照有關規定把移交的名單列入“黑名單”管理,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設備、耗材采購和醫院投資管理過程中,對“問題”企業說不。
相關消息還披露,自今年4月安徽省衛計委聯合省檢察院啟動“嚴肅行業紀律·預防職務犯罪”專項活動以來,目前全省各地已主動上繳違規違紀款項超過3000萬元,部分醫院也因為違規采購大型醫用設備而被共公開通報和約談。
下一步,安徽省衛計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安徽省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
簡單點說,安徽省所推的新政就是:將行賄企業及其法人列入廉潔“黑名單”,禁止全省公立醫院采購其產品,也禁止企業及其法人參與醫院投資管理。
醫藥購銷賄賂“黑名單”這事在全國范圍內并不算新鮮,目前也有其他省份推出了類似政策。不過,安徽省一次性就“拉黑”了10家企業及法人,這個力度是很罕見的。
而再進一步揣摩后會發現,安徽省的做法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
1、對司法案件的認真梳理;
2、對“黑名單”采取分批次、分單位和部門等方式進行移交。
也即,列入“黑名單”的藥械企業和法人不會只有一批。
凡與醫藥購銷賄賂相關的司法案件,卷入其中的藥械企業及法人,很可能都已被盯上了,也很可能會被列入之后批次的“黑名單”中。
只是尚不清楚,該省所梳理案件,是要追溯到以往哪一年的?行賄金額有多大才會被重點盯上?已列入首批“黑名單”的10家企業都有誰?
不管怎樣,衛計委與司法、檢察機關聯手,并主動查證行賄企業,主動施加懲罰,手段很不尋常,藥械企業在安徽省從事業務活動,真的要格外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