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衛生健康委、教委、公安分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各隸屬海關,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業協會,北京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各醫療機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發〔2020〕4號),為進一步加強本市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嚴厲打擊醫療美容違法行為,規范醫療美容市場秩序,保障醫療美容行業安全穩定,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委網信辦、市教委、市商務局、北京海關、市市場監管局、市藥監局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專項行動,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強化自我管理主體責任、發揮行業組織自律、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推進社會共治等,加強醫療機構(特別是醫療美容機構)及生活美容場所的自覺守法意識,嚴厲打擊醫療美容機構、生活美容場所及個人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持續整治各類涉醫違法行為,切實維護首都醫療服務行業市場秩序,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任務
(一)強化自我管理主體責任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落實自我管理主體責任,按要求認真開展依法執業自查整改,及時報告自查整改情況;要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首位,依法依規開展診療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具備法定條件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二)積極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
各區各部門要加強與相關行業組織的溝通協作,強化信息通報與監管聯動,將行業自律情況作為監管的重要參考。各級各類行業組織要進一步完善行業管理,加強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和普法宣傳工作,推進行業自律制度化。
(三)著力加大監督執法力度
1.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各區衛生健康部門要按照《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按照行政執法屬地化要求持續查處無證行醫行為的通知》(京衛監督〔2017〕35號)要求,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對象監督執法工作。
(1)開展醫療美容或整形外科的醫療機構
重點檢查對象:近1年內被舉報投訴過的;近1年內給予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積分達到6分的;聘用外國醫師行醫的;醫療廣告或官方網站顯示有外國醫師(或外國醫療技術)宣傳內容的。
整治重點:以醫療美容機構在其機構內或周邊張貼宣傳外國醫師(或外國醫療技術),或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各種媒介宣傳外國醫師(或外國醫療技術)等內容的行為為線索,嚴肅查處醫療美容機構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無資質外國醫師、使用非備案非規范醫療技術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2)生活美容場所
重點檢查對象: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可能開展玻尿酸注射等醫療美容活動的;既往曾被投訴舉報存在非法醫療美容行為的;存在違法違規宣傳醫療美容服務活動的。
整治重點:以生活美容場所在其場所內或周邊張貼的醫療美容宣傳,或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媒介開展醫療美容宣傳的行為為線索,嚴肅查處生活美容場所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行為。
(3)違法開展醫療美容的個人
重點檢查對象:曾被舉報投訴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個人
整治重點:以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舉報投訴案件為線索,通過主動監測個人利用傳統媒體,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醫療美容宣傳為手段,嚴厲打擊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違法行為。
(4)非法開展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單位(個人)
重點檢查對象:近1年內曾被舉報投訴非法開展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單位(個人)。
整治重點:以對公共場所和醫療機構日常監督、舉報投訴、其他部門線索告知為線索,嚴厲打擊醫療機構或其他單位(個人)非法開展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的違法行為。
2.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危害藥品安全等違法犯罪活動。各區公安、衛生部門要按照《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關于建立聯合打擊無證行醫工作協調機制的通知》(京衛監督〔2018〕18號)的各項要求,做好工作協調,對各類涉及非法行醫、危害醫療安全違法犯罪活動“零容忍”,同時做好案件行刑銜接工作。
(四)形成合力推進社會共治
各部門按照分工依法履職,互相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對于工作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案件線索,要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對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各行政部門要按要求及時依法移送公安部門,各級公安機關要依法受理,對符合立案標準的及時立案,依法嚴厲打擊。要建立重大案件會商機制,加強重點案件線索的梳理、研判和會商,切實明確法律依據。通過專項行動,不斷健全完善部門聯合、區域協作、社會共治、打建并舉的長效工作機制。
各區各部門要加強宣傳,制作多種形式的宣傳材料,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渠道進行宣傳,廣泛開展科普宣傳,發布警示信息,宣傳專項行動進展,曝光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揭示違法違規行為可能的危害和后果,提升消費者辨識能力,引導公眾理性認知,倡導消費者自覺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各部門對職責范圍內的投訴舉報要及時核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依法嚴肅處理,營造社會共治氛圍。
各區各部門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加大轄區內醫療機構許可、處罰等信息公開力度,對嚴重違法、犯罪的機構和個人要建立“黑名單”,并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實施聯合懲戒;繼續探索建立有獎投訴舉報制度,拓寬投訴舉報渠道,完善社會監督機制。
三、責任分工
(一)衛生健康部門及其監督執法機構。市衛生健康委負責牽頭制定專項行動方案,組織協調專項行動成員單位;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牽頭負責專項行動方案具體組織實施;各區衛生健康委及其監督執法機構負責本區專項行動具體實施,加強醫療機構監管,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打擊無證行醫行為,依法依職責做好違法線索移送和案件行刑銜接,定期向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報送專項行動進展情況。
(二)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危害藥品安全等犯罪活動;負責保障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執法安全。
(三)網信部門。依法處置相關部門認定的互聯網醫療相關不良信息,查處違法違規網站。
(四)教育部門。協同加強社會科普教育,引導群眾安全就醫。
(五)商務部門。督促電商平臺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平臺內藥品和醫療器械經營者及其商品的管理。
(六)海關。加大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走私藥品和醫療器械等違法行為。
(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對生活美容機構開展抽查檢查,對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生活美容機構涉嫌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及時通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加強對醫療美容行業價格違法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加強醫療廣告監管,依法查處虛假違法醫療廣告。
(八)藥品監管部門。依職責加強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藥品、醫療器械。
(九)醫療美容行業協會。加強醫療美容相關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和宣貫落實,推進行業自律制度化;加強行業會員的自律自查和培訓指導,督促行業會員切實加強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督促會員定期開展依法執業自查整改,嚴格依法執業;通過依法開展信用評價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創新行業自律手段;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定期向社會發布醫療美容典型案(事)件以及醫療美容相關手術、藥品器械使用的風險警示。
(十)生活美容行業協會。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加強生活美容機構的自律引導和風險提示,督促提醒會員單位以生活美容機構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相關案例為鑒,依法經營、規范經營,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業務。
四、工作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25日至7月15日)。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各部門印發專項行動方案。各區衛生健康委會同各區相關部門根據本轄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工作機制。確定容易發生非法醫療行為的重點區域、重點檢查對象,建立臺賬,實行重點單位掛賬督辦機制。各區至少上報一個重點區域,于7月1日16時前將《2020年非法醫療重點區域名單》(附件1)及本區實施方案,報市衛生健康委郵箱。
(二)集中排查整治階段(7月16日至11月30日)。各區對重點地區(重點道路)的醫療美容機構、生活美容場所的經營行為,以及有線索的個人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活動進行集中監督執法;對醫療機構或其他單位(個人)非法開展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的行為調查核實,對所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各區在開展排查整治工作的同時,注意搜集典型案例和素材,于11月30日16時前將此次專項行動總結、《2020年全市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統計表》(附件2)及《非法醫療美容和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典型案例》(附件3)報市衛生健康委郵箱;將此次專項行動宣傳工作總結報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宣傳與信息科郵箱(郵件標題:區名+打非專項總結)。
(三)全面鞏固落實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各區根據排查整治情況開展“回頭看”,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進行監督復查。市衛生健康、公安等部門將根據各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切實防止反彈。
五、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市衛生健康監督所醫療衛生監督二科
聯系人:李健、劉宗美
聯系電話:83366860、83366863
傳??? 真:83366862
郵? 箱:wsjdserk@wjw.beijing.gov.cn
2.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宣傳與信息科
聯系人:蔡昳陽、鄭宏杰
聯系電話:83366836、83366835
郵??? 箱:wsjdsxcxxk@ wjw.beijing.gov.cn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商務局??????????? 北 京 海 關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