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衛生健康委(局):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辦基層函〔2019〕388號)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現就做好我區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繼續鞏固工作成果
各地要繼續鞏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成果,在保證服務質量基礎上,穩步擴大簽約服務覆蓋面。要根據基層服務能力和簽約服務保障政策落實情況,確定年度工作目標,避免“一刀切”,力戒形式主義和超越實際的指標要求。各地要不斷完善簽約服務保障政策,推動落實簽約服務費、績效工資、醫保支持等政策措施。要按照《關于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18〕35號)要求,細化、實化簽約服務相關技術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等制度。要完善簽約服務考核評價機制,將簽約服務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核,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考核中的作用,減輕基層填報數據、層層報材料的負擔。
二、規范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各地居民可以自愿選擇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家庭醫生團隊按約定協議提供簽約服務。簽約服務采取團隊服務形式提供,鼓勵藥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社(義)工等加入團隊,發揮鄉鎮(街道)衛生計生專干、殘疾人專職委員等在簽約服務中的作用。我委制定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手冊》(詳見附件1),請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三、持續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
(一)合理確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范圍。各地要按照健康扶貧工程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工作。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在做好貧困戶、脫貧戶續簽的基礎上覆蓋常住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2014、2015年退出戶,基本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未脫貧戶、脫貧戶、退出戶應簽盡簽。
(二)繼續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對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以及高血壓、2型糖尿病、肺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國衛基層發〔2017〕13號)要求進行重點管理,做好健康管理、隨訪評估、適時轉診等工作。對患有腦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6類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由基層醫務人員根據《貧困地區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國衛辦基層函〔2019〕276號)核心信息,結合貧困人口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為其做好講解,提供健康指導,并每年安排一次隨訪。對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由各地結合實際提供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其他具體要求另文明確。
四、著力提高簽約居民感受度
各地要不斷豐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優先發展居民需求量大、獲得感強的服務項目,提高簽約服務對居民的吸引力。家庭醫生團隊要密切與簽約居民的聯系,通過門診治療、隨訪、健康咨詢、信息推送等多種方式,針對不同人群、不同服務需求提供精準健康服務,當好簽約居民的健康參謀。要大力推廣長期處方服務,在安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為患有慢性病的簽約居民開具4—8周的長期處方,減少其往返醫療機構的次數。暢通轉診渠道,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為簽約居民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在專家號源、住院床位、檢查檢驗等方面提供便利。積極推進上門服務,有條件的地區要完善相關政策,在科學評估、合理分級的前提下,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殘疾人、終末期患者等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上門醫療衛生服務,將簽約服務從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家庭。
五、完善落實簽約服務的保障措施
(一)重點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各地要結合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改善服務質量,著力解決群眾痛點和難點問題,努力滿足簽約居民的健康服務需求。要實施好中央補助地方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優先選派家庭醫生團隊全科醫生骨干、護士、鄉村醫生參加線下培訓,重點加強常見病、多發病規范診斷、治療能力,鼓勵基層醫務人員通過國家基層衛生能力建設平臺參加線上培訓。要結合《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0號)要求,提升基層護理人員上門服務能力,圍繞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安寧療護等上門服務項目開展相關培訓。貧困地區要根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方案》(國衛辦基層函〔2018〕562號)要求,著力提升鄉村醫生對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能力。
(二)強化基層醫防融合和防治結合。各地要繼續以家庭醫生團隊為載體,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為突破口,強化基層醫防融合。家庭醫生在為簽約居民提供診療服務時,要將健康檔案管理、慢病隨訪、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與臨床治療服務整合開展。對于患有多種慢性病的患者,家庭醫生要統籌考慮患者的健康情況,力爭在一次門診服務中滿足患者診療需求,提升服務效率。
(三)落實簽約服務費。各地要積極和財政、醫療保障部門溝通協調,盡快落實簽約服務包中醫?;鹚袚糠仲Y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增加簽約服務補貼,對家庭醫生團隊予以資金支持。
(四)大力推進“互聯網+”簽約服務。做好自治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免費開放信息共享數據標準接口,統籌推進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家庭醫生團隊的簽約數量、服務質量、簽約居民滿意度等信息,作為對家庭醫生團隊進行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各地要結合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簽約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運用互聯網、手機APP等,為簽約居民提供在線簽約、健康咨詢、預約就診、健康管理、慢病隨訪、報告查詢等服務。通過廣西健康信息惠民平臺家庭醫生預約服務微信APP或各地建設的短信、微信、APP等渠道,每季度至少為簽約居民推送1條個性化健康教育信息,增加簽約居民的感受度。推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信息整合,推進醫聯(共)體內簽約居民健康數據共建共享。逐步實現簽約服務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對簽約服務的宣傳推廣
(一)廣泛開展“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宣傳活動。2019年5月19日是第9個“世界家庭醫生日”。各地要在5月19日前后以“攜手家庭醫生,共筑健康生活”為主題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營造支持簽約服務、關注家庭醫生的良好社會氛圍。要提前謀劃、統籌部署,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行業組織作用,圍繞宣傳主題,結合實際采取主題活動、現場簽約、義診咨詢、健康科普等形式,集中開展宣傳活動,并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報道?;鶎俞t療衛生機構要組織醫務人員深入社區、家庭開展宣傳活動。我委將聯合梧州市衛生健康委于2019年5月17日在梧州市舉辦“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活動啟動會。請梧州市衛生健康委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活動過程中,要客觀準確宣傳現階段簽約服務的政策內涵,合理引導居民預期。要注意收集活動資料,發現亮點,及時梳理總結形成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請各市以市為單位于2019年6月15日前將有關宣傳活動情況、典型事例等報送我委基層處。
(二)充分利用新興媒體開展宣傳。各地要利用報刊專欄、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廣場電子屏、車載廣告、手機短信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努力擴大宣傳覆蓋面。積極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結合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安排,采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形式,傳播項目內容和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理念,提高群眾知曉率。
附件:1.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手冊
2.廣西健康信息惠民平臺“簽約對象”操作手冊
3.廣西健康信息惠民平臺“家庭醫生”操作手冊
4.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信息數據回流市級區域信息平臺數據標準接口程序(不隨文下發,各市衛生健康委申請備案后以PDF格式下發電子文檔)
5.家醫簽約服務基本信息數據回流市級區域信息平臺數據標準產品使用備案申請表
附件下載.docx
?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