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患者,我建議以手術切除為主。如繼續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情況不樂觀……”10月1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黃孝倫醫生正在成都給治療方案,百里之外,他的患者在三臺縣人民醫院。
10月1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外事僑務辦獲悉,2017年度“僑愛工程——送溫暖遠程醫療站”活動啟動。三臺縣、宣漢縣、道孚縣、壤塘縣和普格縣的5家縣醫院加入遠程醫療系統。從此,就算隔上千百里路,專家也可以給患者看病。
遠程醫療
最快10分鐘響應 副主任以上醫師“坐鎮”
稻城縣人民醫院的海拔有3750米,地處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這里距離康定432.7公里,開車需要8小時,距離成都742公里,開車需要15個小時。部分急危重患者在這里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治。
在搶救中,時間就是生命。有了遠程醫療站,萬水千山不再成為救治的阻礙。
稻城縣人民醫院去年10月有了遠程醫療站,目前已完成遠程會診26例。稻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江兵舉例說,今年年初,醫院外科收治了一青年男性急腹癥患者,患者病情變化快,當時出現血壓低、全身黃染等情況。經和四川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有“感染性休克”的表現,建議急診進行剖腹探查術,經和患者家屬溝通后進行手術治療后治愈出院。
據介紹,在該遠程醫療平臺上,基層醫院提出申請后,四川省醫院最快10分鐘響應。基層醫院提出申請后20分鐘內完成會診時間的確定和安排。80%的會診病例均在基層醫院用戶提出申請后2個小時內完成會診。剩余20%的會診按基層醫院用戶要求在4小時內完成會診。平均會診時間均在40分鐘以上。會診專家均為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
二期啟動
側重邊遠地區 5家基層醫院加入
早在去年10月,第一批5家醫院建設了遠程醫療站。省外事僑務辦投入專項資金,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共同在理塘縣、稻城縣、紅原縣、若爾蓋縣以及喜德縣5所縣人民醫院實施了“僑愛工程——送溫暖遠程醫療站”建設。
一年來,這些遠程醫療站共計開展遠程教學70余次,進行遠程會診和雙向轉診60余例,累計參與1826人次。
這次,作為第二期項目,隊伍里又有了5個新成員,三臺縣、宣漢縣、道孚縣、壤塘縣和普格縣的人民醫院加入遠程醫療站。截至今年9月30日,僑愛工程項目覆蓋的縣級醫院數量為10家,輻射甘孜、阿壩、涼山、達州、綿陽等民族地區及偏遠地區。
省外事僑務辦主任鄭莉在現場表示,遠程醫療站的建成,讓邊遠地區,特別是醫療基礎相對薄弱的民族地區群眾在家門口切實享受到了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在解決患者疾苦的同時也大力促進了當地醫務水平的提升。
“我們在選點上偏向于邊遠貧困地區。”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鄧紹平說,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快速提高貧困地區基層醫務人員的能力需要時間和過程。因此,遠程醫療站的建立意義重大。針對特殊的病案,患者不用轉院,不用耽誤病情,就能接受優質醫療救治。
鄧紹平說,社會辦醫面臨很大挑戰,特別是專業人員的儲備和培養,需要大型公立醫院或教學醫院給予全力支持。省人民醫院將做更多相關工作,體現責任和擔當。同時,他非常贊同促進中醫藥的并重發展。以四川省人民醫院為例,省醫院以西醫為主,中醫還沒有發揮出其應該有的作用和影響,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