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五寨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現將《五寨縣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五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 ? ? ? ?2023年7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五寨縣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建設方案
?
??為進一步優化城鄉醫療資源配置,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滿足縣域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山西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山西省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晉衛醫發〔2023〕15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服務和融入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建高地、兜網底、提能力”總體思路,以擴大縣域優質醫療服務供給、滿足縣域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全面實施縣級三類醫療機構能力提升行動,全面補齊縣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科學管理能力、輻射帶動能力、信息化支撐能力“四個能力”短板,全面發揮縣級醫療機構在縣域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中的中心和龍頭作用,推動我縣縣域醫療衛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二)工作目標。結合五寨縣域人口發展、行政區劃、功能定位等實際,參照《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2016版)》《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試行)》《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全面開展縣級三類醫療機構對標、提標、達標建設,推動縣級醫療機構整體發展、重點突破。
??目前,我縣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甲及以上醫院水平,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實現了中醫醫院建設達到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標準;截至2025年12月底將政府舉辦的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設置達到二級標準,為全縣縣級醫療機構的分級診療打下堅實基礎。
??二、重點任務
??(一)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條件
??1.完善業務設施條件。按照縣級綜合醫院、縣級中醫醫院、縣級婦幼保健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配齊縣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按照“推薦標準”逐步改善、優化提升。完善發熱門診、急診醫學科、住院部、醫技科室等業務用房條件。加快推進發熱門診、急診、重癥和標準化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全覆蓋。到2025年,縣域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到3.5張/千人,床均建筑面積不小于《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10-2021)、《中醫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06-2021)和《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標準》(建標189-2017)規定。
??2.加快醫用設備配置。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編制的縣級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清單,開展基礎儀器設備達標擴能工程。完善門診、病房醫用服務設施設備。加快數字健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醫療、信息化等設備和醫用車輛配置,落實《婦幼保健機構醫用設備配備標準》(WS/T793—2022)。
??3.持續改善就醫環境。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實施美化綠化亮化,統一規劃設置院內便民標識標線,出入口設置無障礙通道,改善停車、醫用織物洗滌、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理等后勤保障設施,遷址新建和改擴建醫院占地面積要達到《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10-2021)、《中醫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06-2021)和《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標準》(建標189—2017)規定。
??(二)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4.加強專科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縣級醫療機構一級科室,逐步健全二級科室,實現基礎專科全覆蓋。縣級綜合醫院創建3個臨床重點專科或特色專科,形成縣級核心專科群。通過引進人才、改善硬件條件、派駐人員支援等措施, 重點扶持綜合醫院薄弱專科、2個中醫優勢專科、2個婦幼保健特色專科。支持縣級中醫醫院建設1-2個左右省級優勢專科,建成縣域優勢專科(專病)中心。重點加強兒科、重癥醫學、精神、麻醉、感染性疾病、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等專科建設,提升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以及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專科疾病防治能力。組織業務技術指導專家組,每年開展薄弱專科培訓和指導工作,指導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建設和發展。
??5.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縣級醫療機構設立人才引進與支持專項經費,用好各級各類人才專項資金,加大對重點領域、緊缺專業、關鍵崗位專業技術人才、學科帶頭人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聯合培養、臨床進修、學術交流、在職學歷提升等多種方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兒科、婦產科、重癥醫學科、精神科、麻醉科、急診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腫瘤科、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病理科、藥學、護理等緊缺專業和骨干人才培養培訓。支持建設一批縣級“名醫工作室”。依托省市三甲醫院,建設縣級醫療機構強醫人才培養基地。
??6.建設臨床服務“五大中心”。依托縣級醫療機構建立完善縣域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臨床服務“五大中心”。開展腫瘤等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作。開展腫瘤、外周血管、神經等領域的介入診療。推動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開展手術室外的麻醉與鎮痛治療。提高重癥救治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診療能力。
??7.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持續強化縣域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完善實時交互智能急救網絡平臺建設,健全以覆蓋農村地區10-20公里為服務半徑的縣鄉村三級農村急救轉診網絡。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中毒、意外傷害、心腦血管急性發作等搶救與轉運能力。
??8.打造中醫藥服務“五大中心”。建立完善中醫優勢專科(專病)服務中心、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中心、中醫康復中心,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共享中藥房”等中醫藥服務“五大中心”,提升中醫診療服務能力和中醫藥服務供給能力。推廣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服務,規范開展康復醫療、康復護理、康復咨詢等領域綜合性、一體化中醫康復服務。提供個體化用藥加工服務,讓群眾看中醫方便,用中藥放心。
??9.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加強縣級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升重大疫情為重點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縣級綜合醫院建成相對獨立的傳染病院區和可轉換病區,承擔傳染病篩查、疑似病例隔離觀察、一般病例收治等任務。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規范設置發熱門診,落實院感防控人員配備、設施設備、規范管理等要求。縣級醫療機構實驗室達到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具備縣域內常見健康危害因素和傳染病檢測檢驗能力。
??(三)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10.全面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堅定公益性辦院方向。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環節,促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開展清廉醫院建設,完善醫院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廉潔風險防控機制,有效治理醫療衛生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11.加強醫院運營管理。提升醫院依法治理能力,聚焦醫、教、研、防等業務發展,加強資源配置并優化流程。建立完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提高縣級醫療機構運營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堅持高質量發展和內涵建設,通過完善制度、流程再造、優化配置、強化評價等管理手段,有效提升運營管理效益和投入產出效率。
??12.加強全面質量安全管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強基礎質量安全管理,健全院、科兩級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18項核心制度,加強醫務人員、藥品器械、醫療技術的管理,改善門急診、日間、手術、患者隨訪等薄弱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強化關鍵環節和行為過程管理,加強患者關鍵時間節點評估,提高檢查檢驗質量,提升病歷內涵質量和完整性、及時性,強化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動報告。完善縣級質控網絡體系建設,縣級質控組織要開展監測、分析和反饋,為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13.加強信息化支撐建設。加快推動縣級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電子病歷、遠程會診中心建設等。到2025年,縣級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大數據平臺,并實現互聯互通,縣級二級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達到3級以上,縣級醫療機構智慧服務分級評估達到2級以上,縣級醫療機構全部上接幫扶其的省市三級醫院,向下輻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四)持續改善醫療服務
??14.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將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健康管理、疾病預防等納入到醫療衛生服務范圍。二級及以上醫院建立患者出入院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再造和優化門診流程,為特殊群體就醫提供綠色通道,縮短患者門診等候時間、術前等待時間。全面推進檢查檢驗結果和相關數據資料的互通共享。暢通雙向轉診渠道,下沉專家、門診號源和住院床位資源。加強診后管理與隨訪。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建立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開展人文關懷志愿服務。
??15.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建立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擴充日間醫療服務范圍,提升日間醫療服務供給能力。持續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轉變藥學服務模式,創新康復服務模式。
??(五)推動醫療資源整合共享
??16.推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提檔升級。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提檔升級行動,全面提升縣醫療集團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水平。以《政府辦醫責任清單》《縣級醫療集團運行管理清單》《行業監管清單》為抓手,進一步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治理水平。 開展縣醫療集團醫保基金按人頭打包試點,推進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17.完善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設。依托縣級綜合醫院完善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數據等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設。加強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優化縣域醫共體內的薪酬結構,統籌人力資源管理。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完善縣域醫共體內醫保相關管理和考核制度,配合醫保部門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引導落實健康管理工作。逐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和綜合管理系統的信息共享,保障信息系統運行安全和網絡安全。
??18.組建縣域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依托縣級綜合醫院建設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進縣域內醫療服務同質化。
??(六)促進縣域綜合能力提升
??19.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縣級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建立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實行月監控、季通報、年考核,引導縣級醫療機構落實功能定位。強化績效考核結果應用,考核結果作為重大項目立項、財政資金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等的重要依據,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年終考核等的重要參考,與等級醫院評審、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等緊密結合。
??20.開展縣級三級醫院創建。 完善醫療服務體系規劃,綜合評估轄區醫療機構能力水平,提出創建計劃,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一院一案”制定建設方案,推進縣級三級醫院創建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啟動階段(2023年7月)
??結合發展需求和地方實際,制定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同時報省市衛生健康委備案。縣級醫療機構制定三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推進措施和時間進度。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3年7月-2025年12月)
??五寨縣衛健體局和縣級醫療機構按照工作方案,有計劃、分步驟落實各項工作,并于每年11月20日前向市衛生健康委報送年度工作情況。
??(三)跟蹤評估階段(2023年7月-2025年12月)
??配合省市衛生健康委開展基線調查、年度評估和總結評估,并以適當方式公布評估結果,持續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衛健體局、縣級醫療機構要充分認識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對于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健康忻州的重要意義,全面落實“省統籌、市指導、縣主建”責任。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組,加強對提升行動建設的組織領導。
??(二)加大資金投入。落實縣政府辦醫主體責任,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多渠道籌措資金,足額安排基本建設、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資金,全力保障提升行動有序推進。
??(三)部門聯動協同。縣衛健體局加強統籌協調,積極協調建立部門聯動推進機制,協同推動財政投入、人事薪酬改革、醫保物價政策、設施設備配備等落地見效。
??(四)營造輿論氛圍。縣衛健體局和公立醫療機構加強政策解讀、信息發布和正面宣傳,擴大典型示范引領效應,調動各級人員參與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的良好氛圍。
?
??五寨縣縣級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領導小組
??組? 長:辛? 磊? ?縣委副書記、縣長
??副組長: 冀永茂? ?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 ? ? 田? 坤? ?縣委常委、副縣長
??成? 員: 呂向陽? ?縣委辦公室主任
??? ? ? ?曹利勇?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 ? ? ?錢志珍? ?縣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 ? ? ?周? 俊? ?縣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 ? ? ?萬美君? ? 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局長
??? ? ? ? 王? 斌? ?縣財政局局長
??? ? ? ? 郝瑞峰? ?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
??? ? ? ? 周? 達?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 ? ? ? 劉? 維?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 ? ? ? 李? 軍? ?縣醫療保障局局長
??? ? ? ? 孫麗民? ? 縣政協副主席、醫療集團院長
??? ? ? ? 張? 鑫? ?縣中醫院院長
??? ? ? ? 張華芳? ? 縣婦幼保健服務中心主任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
?? 主? 任:? ? ? ? ?萬美君(兼)
?? 副主任:? ? ? ? ? 江博豐? ? 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副局長?
?? 成? 員:? ? ? ?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