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體記者致電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三甲綜合醫院,發現無痛分娩在婦產專科醫院的普及度高于綜合醫院,民營醫院普及度高于公立醫院。醫生稱,國內麻醉醫生偏少、無痛分娩手術收入低,是無痛分娩在國內難以普及的重要原因。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包括非藥物性鎮痛(如精神安慰法、呼吸法等)、藥物性鎮痛(如笑氣吸入法、肌注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無痛分娩可以讓準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后的疲倦,積攢足夠體力而順利分娩。
????在技術層面上,無痛分娩技術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在發達國家臨床應用,進入我國雖已半個世紀,但目前卻尚未普及。根據今年發布的《中國無痛分娩白皮書》,遺憾的是,我國目前只有不到10%的產婦能夠享受到無痛分娩。究其原因,主要是產婦和家屬不了解、麻醉師人手缺乏和醫院經濟回報不足等三個方面的原因。
????無痛分娩雖說是基本的醫療技術,但實際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醫療奢侈品。近期發生的陜西榆林產婦墜亡事件,醫院跟家屬各執一詞,事件真相還在調查中。悲劇已經發生,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醫院的生育醫療發達程度,折射出了一個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對產婦痛點的關切程度。
????從現代醫學思維角度看,無痛分娩能用較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但往往一臺無痛分娩手術,與剖腹產手術相比,既要進行麻醉穿刺椎管,又要全程陪護監護,前后耗時長達十小時,且手術收入僅占剖腹產手術的一個零頭。對醫院來說,醫療資源本就十分緊張,開展無痛分娩往往是賠本賺吆喝的得不償失。對產婦及家屬來說,不接受無痛分娩的原因除了對手術安全的顧慮外,還有對胎兒是否有副作用認識不清,有的公婆還認為產婦“過于嬌氣”。以上種種,導致讓產婦在現代醫技成熟的情況下,硬扛著巨大疼痛去生孩子。
????莫讓無痛分娩淪為醫療奢侈品。減輕產婦的分娩疼痛,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生育文明的進步。既要普及“無痛分娩”有關知識,打消產婦及家屬對麻醉的誤解,拋除陳舊的生育觀念,讓科學分娩成為主流;也要解決醫院收入和經費統一的問題,提高麻醉醫生待遇,改革定價機制,用供求價格規律來指導醫療市場的良性運行。時代在進步,人類在發展,我們不該再產婦忍受本可避免的劇痛,讓無痛分娩成為大家都愿意理性選擇的一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