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是構建醫共體醫保支付政策體系的核心和首要環節,更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一步。宜都市圍繞“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目標,合理規劃,統一管理,分工協作,強力推進縣域醫共體總額付費改革。
??? 高標準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責任路徑。2025年2月11日,宜都市衛健、編辦、財政等8部門共同印發《宜都市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工作方案》,從宏觀層面確立了醫共體建設的總體目標與實施框架。以宜都市人民醫院為醫共體總醫院,聯合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及各鄉鎮(礦區)衛生院、陸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村衛生室(社區醫務室)共計150家醫療衛生單位,協同推進宜都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同時,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健全運行管理機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強化績效考核分配,優化機構功能定位,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 高規格建立推進機制,強化組織保障。5月29日,市委書記、市長夏明海主持召開醫改工作專題辦公會議,重點研究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關鍵議題。隨后于6月10日,《宜都市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標志著深化醫改工作推進機制全面建立。7月22日,宜昌市醫保局批復同意宜都市開展緊密型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在此基礎上,9月8日,宜都市醫保局、財政、衛健三部門聯合印發《宜都市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總額付費實施方案》,切實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縣域醫共體建設走向深度融合。
??? 高效率督促落實執行,確保方案落地。在市級統籌年度收支決算基礎上,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以當年縣域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基本醫療統籌基金預算支出為縣域預算總額。同時,綜合考量宜都歷年醫保基金使用情況、累計結余規模等實際要素,參考縣域醫共體過往醫保基金結算數據,科學確定預付金額。建立健全醫保基金“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根據縣域醫共體年度考核和醫療費用年終清算實際情況,確定結余留用資金或合理超支分擔費用。聚焦政策協同,著力構建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模式,不能“一包了之”。在DIP政策框架范圍內,積極開展康復醫療、精神疾病、安寧療護等按床日付費,探索符合中醫藥特色的醫保支付方式。運用相關政策鼓勵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通過提供整合型服務、提升服務效率、優化收入結構等追求結余,為參保群眾帶來更優質、暖心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