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又有大動作 投500億給基層醫院
????? 近日,廣東省衛生計委在廣州召開2017年廣東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會議中提出,年底廣東省將投入500億元,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項目,推動基層服務能力,實現根本性提升。由此可見基層醫療是廣東省2017年發展的重中之重,資金的分配也收到廣大人民的關注。到2019年,廣東將力爭全面完成“強基層”任務,推動基層衛生能力實現根本性提升。
????500億強基層怎么花?
????1.醫院建設:建設45家縣級醫院
????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將粵東西北地區離縣域相對較遠、服務人口較多、有一定基礎的45家中心衛生院或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建設重點,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將其建設成為中等水平縣級醫院。
????其中,40萬-100萬人口的縣(市)選擇1家、10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選擇2家中心鎮衛生院,作為縣域的次級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讓離縣城較遠的城鄉居民再也不用長途跋涉看病就醫。據悉,確定要建設的45家縣級醫院中,15家將在2017年“五一”前開工,其余年底前全部開工,力爭2020年形成醫療服務能力,全面達到中等縣級醫院水平。此外,各級財政還將安排資金對18個縣級中醫院進行升級建設,并用三年時間開展縣級公立醫院升級建設,對粵東西北地區縣級醫院3.7萬張床位缺口予以填平補齊。
????2.人才培養
????從2017年起,省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增加安排資金,將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的每年招生規模從750名擴大到1080名,并每年轉崗、在崗培訓4000名全科醫生;將目前訂單定向本(專)科醫學生每年招收400名,擴大到每年招收1000名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每年為粵東西北地區培訓1000名產科醫師及助產士,轉崗培訓360名兒科醫生。
????《意見》提出,要打通城市優質資源依次梯度下沉通道,實現城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縣級公立醫院全覆蓋。城市三甲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原則上每年派出衛生技術人員數不低于全院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選派人員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人數占比不低于80%。城市三甲醫院派出管理人員、醫務人員統一納入縣級醫院管理。
????3.提高收入:醫療衛生機構可自主調整基礎性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自主調整基礎性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加大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重點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傾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從上年度收支結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60%比例用于增發獎勵性績效工資,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
????省財政增加安排資金用于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事業費,從2017年起,按照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核定編制數以及每人每年1萬-1.2萬元的標準核撥事業費。
????為吸引全科醫生扎根基層,從2017年起,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2個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除享受單位發放的績效工資和各項津補貼外,省財政增加安排資金,每崗每年補助6萬元。
????看到這則消息,不禁讓人倍感欣慰。從2009年新醫改至今,各方細則與舉措層出不窮,但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缺少資金投入成為醫改過程中的軟肋。衛生院配備條件落后、環境較差,愿意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但它所發揮的職能作用卻是基礎性的、不可替代的,因此絕不能忽視了對衛生院的投入!而今廣東省率先做出的承諾,不失為一個明智的抉擇,在羨慕廣東基層的同時,也看到了國家對推動基層醫療衛生進步的決心!而這筆投入能否讓基層受惠,能否讓醫務人員收入與實際勞動更匹配,能否這正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大的便利與實惠,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