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屆春季CMEF拉下帷幕,各大廠家紛紛盛裝出席,羅氏、貝克曼、飛利浦、西門子、GE、BD、聯影、邁瑞等國內外企業大放異彩,氣勢恢宏,驚艷非常!除了影像區和IVD區,今年CMEF還特地劃出智慧健康區,展示的智能化健康監測產品琳瑯滿目,可見智慧醫療產業上升趨勢越來越迅猛。筆者從智慧醫療的角度,分析這些企業的產品布局,一家之言難免偏頗,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 ? 智慧醫療,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若把智慧醫療產品進行分類,筆者認為可分為分級診療產品、醫院系統產品、慢病管理產品三類。
?1分級診療產品
? ? 從政策角度來說,自從國家強力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并規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五大中心: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以及創傷救治中心,以智慧協同平臺聯動五大中心,形成多學科、跨行業、規范化的現代急救體系。把分級診療政策體現得淋漓盡致的是PHILIPS、GE和聯影,三家在此次CMEF都展出了針對分級診療的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 ? PHILIPS根據中國國情推出的分級診療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貫穿衛計委-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一體化解決方案、腫瘤疾病一體化解決方案、監護系統母嬰解決方案、分級診療方案等。每個方案均有一套信息化系統進行數據的上傳和匯總分析;而不同方案間的系統都能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
? ? 其中,胸痛中心和腦卒中中心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院內急救體系,DTN時間在60分鐘內。從患者到達醫院開始10分鐘內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NIHSS評分、生命體征評價,45分鐘內完成影像、生化等指標檢查,60分鐘內確定治療方案。連接數據管理系統實現醫聯體內綠色通道規范化管理和診療質控,助力醫師專業培訓和教育。
? ? 這一系列緊密結合信息化平臺的產品將會充當醫療體系重要角色,但是目前還未廣泛推行,其實用性還有待考證。
? ? 聯影在此次CMEF高調推出世界首臺全景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引發眾人圍觀,現場人氣爆棚。而其推廣的新技術--混合現實技術(MR,北京維卓致遠公司也在宣傳該技術),介于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中間,是一種既能增強反應真實物體也能投影在虛擬畫面中隨著操作者意圖而改變物體結構的技術。最大的應用在于醫學的教學培訓以及模擬手術,甚至還可以遠程介入手術過程,非常強大。待該產品完善應用,也會是一個改變醫療習慣的爆款產品,值得期待。
? ? 聯影的U+互聯網醫療戰略,布局了分級診療、云影像、云超聲、云心電、云檢驗、云病理、云內鏡、智慧病房、智慧手術室等方面,囊括醫院大部分環節,實現醫聯體間互聯互通,實現下級醫院和一級醫院專家的遠程會診。作為本土企業,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具備了與國際廠家媲美的產品與服務水平,為國產企業豎立了很好的榜樣。
?
? ? 2醫院系統產品
?這類產品以提高醫院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為宗旨,為廣大群眾和醫務人員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產品類型有醫院專科信息管理系統、質控管理系統、預約掛號平臺、快速支付平臺、云隨訪平臺、查房移動醫療等等,各企業找準自己定位致力于一個細分領域發力,例如雷度、羅氏、雅培都開發POCT質控管理系統,雷度用沉淀了20年的信息技術為院內提供完善的質控監控信息平臺,特色在于多種結果報告,真正實現無紙化操作。雷度意圖用此信息平臺把POCT產品都囊括在內,有意成為POCT行業最大的質控系統。再例如京柏醫療推出的天使醫生婦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統,2015年獲得A輪8000萬的融資,主要針對婦產科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為母嬰健康實時監測進行數據記錄。該產品彌補了母嬰健康市場的空缺,市場反饋如何暫無來源可考。
?
? ? 3慢病管理產品
? ? 這類產品主要面向社區和家庭,針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提供信息化服務,常見模式是硬件+APP+數據后臺,以監測數據為始,提供個性化服務。近幾年,類似企業如雨后春筍不斷涌出,良莠不齊;手環類產品更像是概念炒作,猶如曇花一現;互聯網+血糖儀大部分處于概念階段,家庭和醫院使用非常局限。
? ? 例如,三諾作為國產血糖行業的龍頭老大在此次CMEF中也驚艷推出血糖、血酮、血脂等快速檢測小儀器,即將集成在一個IPAD上檢測,身份證登記檔案,測試數據傳送至App客戶端和三諾數據中心,市場定位于社區診所和家庭。三諾2015年才涉足醫院血糖業務,兩年時間就已推出圍繞血糖測試的系列產品和血糖監測信息化平臺,反應速度也讓人贊嘆,但該系列產品能否得到廣泛應用,則有待觀察。
? ? 血壓領域的代表廠家歐姆龍、九安醫療、魚躍等也早已推出智能化血壓儀;眾合力康協助國家衛計委、國務院扶貧辦推行“千縣萬鎮”基層慢病防控基地建設工程,推出基層檢驗儀器、全身機能檢測儀、壓力測試儀等慢病防控儀器。
結語:智慧醫療產業迅猛生長,分級診療產品剛形成概念,面向醫院管理的產品種類繁多,競爭異常激烈。移動醫療,天生帶有“炒作”的標簽,更是有借此融資的嫌疑;智慧醫療至今無人能看清其產業邏輯和模式。看似一片繁榮的市場,發展前景卻層層迷霧。當然,任何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先走進去,摸著石頭過河,總有坦途的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