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媒報道稱,尼康將在日本國內削減約1000名員工,這相當于該公司在日本國內員工總數的10%,涉及半導體和相機業務。裁員之后,尼康計劃把經營資源集中到醫療器械等新業務上。
至此,曾經風光一時的日本照相器材及膠片商尼康、佳能、理光、富士、奧林巴斯等,已經全部都做起了醫療器械!
尼康醫療器械
2015年3月,日本尼康公司近日宣布將收購英國視網膜成像診斷儀器生產商Optos,耗資約478億日元。
Optos公司獨家核心技術——超廣角視網膜數字化成像,能夠覆蓋約82%的視網膜范圍,有助于發現視網膜脫離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等的早期癥狀。
Optos公司發明的這種機器,它可以更好地掃描視網膜邊緣。現在,醫生診室和臨床研究診室中都能看到這種機器。它提供了200度視野,而不是通常的30度視野。可以看到更多邊緣意味著能更早或更準確地診斷各種疾病,并可以與干預工具共同使用以提高治療效果。
據Optos臨床開發部主任安妮?瑪麗?凱恩斯(Anne Marie Cairns)稱,該公司目前正投資開展一項使用視網膜成像技術診斷心臟病的研究。
尼康計劃發展醫療業務,將自身擁有的圖像處理技術、精密技術和Optos的產品群及獨家技術結合起來,開發出高精度的診斷設備。
2016年11月,尼康裁員1000人,稱是把經營資源集中到醫療器械等新業務上,相信后續還將有收購案發生。
佳能醫療器械
佳能,作為老牌日本電子消費企業,其實從誕生之日起就與醫療器械扯上了關系。公司創辦于1937年,但是在1940年就開發了日本首臺X射線間接攝影裝置。這與其創始人御手洗毅是醫生不無關系。
1998年,佳能發售世界首款X射線數字影像成像裝置(DR)“CXDI-11”。之后,又陸續開發出20多種DR系列產品,包括CXDI-50G這樣的全球首臺最大的便攜式平板探測器DR產品。
盡管“歷史悠久”,但是直到2008年,佳能才真正進入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在當年的醫博會上,佳能首次以企業身份參加,并首度在中國展出最新型號的數字X射線成像系統CXDI-60G,以及最新取得SFDA注冊證的CXDI-50G、CXDI-50C等5種產品。
隨后,佳能在中國的業績以年均兩位數的增幅快速增長。
今年3月,日本東芝公司在3月9日的董事會會議上決定,將旗下東芝醫療系統公司出售給佳能公司。佳能提出的收購報價最高,為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5億元)。?
另外,2015年3月,佳能美國公司日前宣布,成立生物醫學部門“Canon BioMedical”。Canon BioMedical作為公司生物醫學業務的全球總部,是佳能美國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理光醫療器械
今年7月,理光在醫療展覽會上,展出了正在開發的醫療健康領域的新技術。它于今年3月收購了橫河電機的腦磁儀業務,宣布正式涉足醫療健康業務,今后將大力發展“醫療健康IT”、“醫療影像”及“生物醫療”等領域……
在醫療健康IT領域,理光將利用ICT對醫院內部業務及地區醫療協作提供支援。將實現醫療工作人員工作情況的可視化,提供遠程醫療基礎設施等。
在醫療影像領域,理光將發展醫用圖像診斷裝置及相關服務。除了橫河電機轉讓的腦磁儀業務之外,理光很早就在自主推進脊磁儀的開發。腦磁儀與脊磁儀的測量原理 相同,都是通過捕捉腦神經活動產生的磁場進行測量,腦磁儀主要用于檢查癲癇,脊磁儀主要用于檢查脊髓損傷。接手腦磁儀業務后,理光還打算加快脊磁儀業務的 開展速度。
此外,理光還在充分運用其擅長的數碼相機技術,開發手掌大小、可使耳內(鼓膜)等輕松實現可視化的三維多光源分光相機。該相機可立體地掌握耳內狀態,因此能充分觀察耳內的腫脹等。該相機由理光美國分公司主導開發,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醫療機構的驗證。
在生物醫療領域,理光正在開發“生物3D打印機”。該打印機運用了噴墨打印機技術,可向目標位置三維配置細胞,再現人類臟器功能。目標是應用于人造臟器、新藥開發中的毒性評測等用途。
理光有一款“醫學影像解決方案”,它改變了醫院單一依靠傳統膠片的影像印刷模式,為醫院客戶提供更加經濟、環保的醫學影像印刷解決方案。理光通過特制定影的醫療專用彩色數碼復合機,配合相關軟件模塊,實現醫院影像設備X線、超聲、造影、三維重建等影像的輸出,如:CR、DR、CT、MRI、DSA等設備產生的影像。
根據采用的片基材料不同,為醫院提供醫用激光膠片A類(PET膠片),醫用激光膠片B類(紙膠片)兩種膠片介質。理光是唯一獲得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憑證的OA廠家 ,也是唯一提供全套醫用圖像打印解決方案(軟件/硬件/膠片/服務)的OA廠家。
富士醫療器械
1934年,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創辦。“富士膠片早在1936年就憑借著在X光膠片的優勢進入了醫療領域,并于1983年利用其數碼影像技術創制出世界第一臺實用計算機放射診斷裝置FCR,引領世界醫療影像踏入數字化時代。”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太田雅弘說。
據2014年的一份報道稱,當時,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的業務領域多達11個,醫療產業正成為富士膠片集團一項核心事業。包括內窺鏡、醫療IT、放射影像診斷、超聲、體外診斷(IVD),并通過豐富、獨特的醫療產品,為醫療診斷技術的發展做貢獻。
富士膠片集團在中國的醫療事業發展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是通過經銷商向中國出口銷售醫用X光膠片,到了80年代中后期,設立了北京事務所,2001年正式成立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05年設立富士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長期以來在逐步穩健地推動著中國事業的發展壯大。
奧林巴斯醫療器械
奧林巴斯其實是一家老牌醫療器械勁旅,前些年就已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核心業務在內窺鏡領域。
2012年底奧林巴斯宣布將在中國和印度等亞洲新興經濟體擴大消化器官內窺鏡業務。奧林巴斯將在中國南部地區設立中國第4家面向醫生的內窺鏡培訓中心,并制定了積極的銷量增長計劃。
據報道,日本奧林巴斯公司計劃通過增加銷售人員和發售高性能產品,加快進軍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奧林巴斯將擴充能夠對內窺鏡等器械進行詳細講解的銷售人員。
目前,使用奧林巴斯產品的中國醫院約為1300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今后的銷售重點將轉移到地方城市。
同時,為了保證產品性能,奧林巴斯進一步完善了售后維修制度。計劃將目前一年9000臺的維修能力翻倍,達到一年2萬臺。在增加維修設備的同時增加雇用專業技術人員的人數。
在內窺鏡領域,奧林巴斯的全球份額目前居于首位。在銷售方面,熟練使用內窺鏡的醫生數量決定了其普及程度。
柯達醫療器械
在上海設有柯達醫療集團全球研發中心(上海)現有正式員工13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