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南通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3年7月14日(周五)上午9:30
地點:圖書館六樓新聞發布廳
發布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兵
? ? ? ?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徐金華
? ? ? ?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王嚴國
主持人:市政府新聞辦專職副主任繆小娟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今年初,中辦國辦先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對基層衛生工作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期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推進我市基層衛生工作健康發展,我市制定了《南通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今天,我們邀請到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兵,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徐金華和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王嚴國為大家解讀行動方案的相關內容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兵同志介紹一下《南通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相關內容。
張兵: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下面,我就我市出臺《南通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方案出臺的背景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定政策、抓項目、提能力、優服務、強管理,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煥發新活力。一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截至目前,全市擁有政府辦衛生院80家(其中鄉鎮中心衛生院32家、鄉鎮衛生院4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5家,村衛生室146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10家。全市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建成率96.38%(如東縣曹埠鎮、河口鎮、袁莊鎮三家鄉鎮衛生院正在建設之中),一村一衛生室建成率100%,基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員的服務網絡。
二是服務條件逐步改善。我市以創建省級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社區醫院、甲級村衛生室等為抓手,加大財政投入,補充更新設施設備,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級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29家,位居全省第一名;創建省社區醫院12家;建成省甲級村衛生室39家;建成醫療機構外家庭醫生工作室164家,其中21家被評為省星級家庭醫生工作室。
三是服務能力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2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建成33個省級基層特色科室和118個市級基層特色科室;縣級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海安市基層實訓基地先后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示范實訓基地;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已累計免費培養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1025名,為基層衛生輸送了大量急需人才。
四是服務質效逐步加強。全面落實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優生優育等“六位一體”服務職能,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婦幼健康管理、新生兒免疫接種、重點人群免費檢查、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2022年,全市居民電子規范化健康檔案覆蓋率78.13%,孕產婦健康管理率95.12%,兒童健康管理率98.76%,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48%。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揮了重要“哨點”作用和基本醫療的支撐作用。
隨著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特別是三年來的新冠疫情防控帶來的新挑戰、新要求,我市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弱項,亟需通過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政策保障、資金扶持等措施加以完善。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基層和農村衛生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將“以基層為重點”放在首要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作出指示、批示,市人大、政協多次組織專題調查研究,我委于2021年末啟動新形勢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有關調研、座談、論證工作,廣泛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意見,深入研究務實舉措、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2023年7月3日,市委市政府正式下發了《南通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方案》共5大部分28條,重點內容可以概括為5句話:完善服務體系、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提升公衛質效、優化服務模式。
一是完善服務體系。包括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齊設施設備、強化服務網底等四個方面內容。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行政區域全覆蓋基礎上,更加注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群全覆蓋;到2024年底,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施設備配備率達100%,完好率100%;強化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一體化管理等重點工作;到202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指標普遍達到相應規模能力標準最高檔。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包括完善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加大人員培養引進力度、提升人員待遇保障水平、強化基層衛生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內容。圍繞建體系,不斷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定向培養,探索建立招聘常態化機制,逐步形成以執業(助理)醫師為主體、全科專業為特色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圍繞可持續,提出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不斷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分類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問題;同時,還將盤活用好存量編制,不斷拓寬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發展空間。
三是提升服務能力。全市29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到2025年將全面建成居民健康體檢與管理中心、接診分診中心、康復疼痛診療中心、消化內鏡診療中心、婦兒中心、口腔中心、中醫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等八大功能中心,根據縣域總體規劃布局還將選建血液透析中心、基層衛生人員技能實訓中心。到2023年底,每個縣(市、區)至少各建成一家縣級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統籌布局、科學謀劃市域內基層醫療特色科室建設方向,補齊兒科、口腔、中醫、康復等薄弱專科短板,形成“一院一品、全專并重、差異發展、優勢互補”的良好格局。開展孕產婦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統籌推進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管理等老年人服務項目落實,全面建立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聯絡體系。夯實基層中醫藥工作基礎,到2025年,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全部達到省級標準,建成三級標準中醫館50%以上,四級標準中醫館30%以上,五級標準中醫館2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中醫閣”建成率達60%以上。
四是提升公衛質效。包括完善公共衛生基層網絡體系、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和處置、擴大預防接種服務、加強慢病防控健康教育、加強基層精神衛生服務、強化職業衛生、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到2025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轄區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轄區傳染病暴發疫情處置率達到100%。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1個預防接種示范化門診;鄉鎮(街道)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規范(示范)化聯合門診建成率達到40%以上,2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精神(心理)科門診建設目標等重點工作。
五是優化服務模式。包括打造智慧健康平臺、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預約上門和家庭病床服務、實施社區醫養結合提升工程等四個方面內容。到2025年,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5%以上、健康檔案使用率達65%以上;城鄉居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0%以上,能提供長期處方服務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健全家庭醫生預約上門服務制度和規范,合理設置家庭病床;加快社區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到2025年,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護理、康復床位占比達35%以上。
三、方案的主要特點《方案》在全面落實國家、省級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南通實際,進一步優化了指標、明確了任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更加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到提標升檔。市委市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南通基層能力發展水平和社會需求,我市對部分指標進行了優化提升。例如:省里要求4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推薦標準、7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基層特色科室,我市提標為5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推薦標準、8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擁有1個基層特色科室、50%的鄉鎮衛生院擁有2個及以上基層特色科室。
二是更加突出公衛職責,做好防治結合。一方面,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口腔、中醫、康復等薄弱??贫贪?,拓展診療服務病種、技術項目和用藥目錄范圍,不斷提升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村級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和處置,提高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人才建設,提升發展活力。一方面,提升基層衛生人員待遇保障水平,根據業務工作量以及工作質效,合理核定績效工資水平,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問題;另一方面,配齊配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事業編制,鄉鎮衛生院每萬常住人口要配備11—15名在編人員,在配齊配足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事業編制的基礎上,盤活剩余事業編制,按照比例用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
四是更加明晰職責分工,確保任務落實。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各縣(市、區)政府對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作總牽頭、總負責,具體負責方案的制定和組織推進落實工作。發改、財政、人社、編辦、衛健、醫保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動方案落實,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同時,《方案》對一些重點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明確了時間節點和督導考核機制,此項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考核范圍,進展情況將與各地考核結果掛鉤。
以上是《三年行動方案》的有關內容?;鶎有l生是衛生健康事業根基,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說,該方案出臺,必將為我們精準有力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衛生健康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有力支撐。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相關單位,緊盯目標任務,加強溝通合作,推進工作落實,確保見到實效。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張主任!接下來,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有問題提問的記者請舉手示意,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基層衛生健康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三年多的新冠疫情防控實踐,再一次證明了基層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今天這個方案的出臺,為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提出的遠景目標是怎樣的呢?謝謝!
徐金華:
謝謝您的提問??梢哉f,《三年行動方案》在政策方面為我市基層醫療機構擘畫了明確的發展藍圖。比如說:到2025年,全市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基本標準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達到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提高到50%;建成社區醫院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20%以上;達到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率分別達到80%、20%;至少擁有1個基層特色科室的鄉鎮衛生院達80%,擁有2個及以上基層特色科室的鄉鎮衛生院達50%;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十大功能中心(其中血液透析中心、基層衛生人員技能實訓中心可共建共享)建設率達100%;全市城鄉每萬服務人口基層衛生人員配備達到35名,鄉鎮衛生院每萬常住人口基層衛生人員編制達到11—15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服務人口2—3名全科醫師、1名公共衛生醫師、2—3名護士配備;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具有精神衛生執業資質的醫師不少于2名。這些指標大部分我們都是按照國家或省標準的最高標準甚至高于標準執行,如果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上級指標調整,我市將按照新標準高指標執行。
總之,我們將以《方案》中5大部分28條舉措為行動指南,狠抓落實,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百姓的就醫獲得感。謝謝!
《新華日報》:剛剛在提到遠景目標的時候,我關注到第一個指標,到2025年全市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分別為100%、50%。想了解一下咱們目前“優質服務基層行”的開展情況是怎樣的?謝謝!
王嚴國:
謝謝您的提問,“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迫切要求。當前,基層衛生健康服務供給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存在一些差距。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就是要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的開展,將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設施和服務水平,重點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熱點訴求,使廣大群眾能夠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升居民整體健康水平。
截止2022年底,我市累計建成“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基層醫療機構29家,覆蓋率25.22%;建成基本標準基層醫療機構75家,基本標準及以上基層醫療機構覆蓋率90.43%。為確保圓滿完成2025年的目標任務,今年,我們加大了工作力度和財政投入,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須參加“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力爭建成18個以上達推薦標準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個建成推薦標準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政府補助60萬元,市級財政和縣(市、區)級財政各承擔50%。3月份,我們對未達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新標準進行了調研,要求各地對標找差、查漏補缺;6月初,我們邀請來自省內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開展了“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市級培訓班、并組織了現場觀摩。目前,全市申報創建“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9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將“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同時,基本標準以上覆蓋率提升到95%左右。謝謝!
《揚子晚報》:通過剛剛張主任和兩位領導的介紹,我們看到了未來三年我市在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方面的有力舉措,非常振奮人心,那么我想了解一下,如何保障《三年行動方案》的落地實施呢?
徐金華:
謝謝您的提問。在《方案》落地實施方面,明確了充分有力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六條。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各縣(市、區)提高思想認識,落實主體責任,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若干措施相結合,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聚焦基層醫療衛生發展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制定提升計劃,列出任務清單,細化工作舉措,明確時間節點,精心組織、扎實推進,確保行動方案落到實處。
二是健全投入機制。要求屬地黨委和政府落實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主體責任,政府辦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建設規劃足額安排;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補償。
三是強化政策保障。要求各地、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能,積極配合,履職盡責,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優化人才招聘使用機制、績效考核與分配機制,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待遇和保障水平,解決“招不來、留不住”等實際問題。
四是優化醫保服務。要求各地統籌支持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發展,促進分級診療,合理提高醫?;饘︵l村醫療衛生機構的總額控制指標,年度新增醫保基金重點向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傾斜,逐步提高縣域內醫?;鹩糜卩l村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
五是嚴格考核評估。要求各縣(市、區)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深化醫改工作等考核范圍,完善“半年通報、年度考評”機制,將進展情況與各地考核結果掛鉤。
六是營造良好氛圍。要求各縣(市、區)建立健全鄉村醫療衛生人員榮譽表彰制度。各類人才項目、榮譽表彰、評獎評優向鄉村醫療衛生人員傾斜。加大對鄉村醫療衛生人員中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尊重鄉村醫療衛生人員、關心鄉村醫療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各位媒體朋友還有什么需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在會后與市衛健委聯系。
基層醫療衛生健康工作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在此,也希望借助各位媒體朋友的力量,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支持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服務我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