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自治區醫療保障局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于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輔助生殖技術開展,減輕群眾費用負擔,實現我區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醫保報銷“零突破”。
??? 一、《通知》出臺背景和過程
???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政策措施,2022年7月25日,國家醫保局等17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國衛人口發〔2022〕26號),指導地方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范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為進一步優化我區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生育醫療保障水平,自治區醫療保障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了解我區輔助生殖技術服務、臨床需求、群眾費用負擔、基金承受能力、醫療機構就醫管理等情況,經組織臨床專家評審論證、基金支出測算、廣泛征求意見、報國家醫保局備案等程序,會同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印發本《通知》。
??? 二、《通知》的主要內容
??? 將“取卵術”等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明確四個方面主要內容:
??? (一)明確規范技術標準。經衛生健康部門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定點醫療機構,嚴格按照衛生健康部門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為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提供輔助生殖服務。
??? (二)明確醫保支付政策。一是結合基金承受能力,將8個治療性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金支付范圍。明確符合治療條件的參保人員在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后按政策報銷,住院不報銷。基金報銷實行單行支付,不計入門診統籌支付限額。二是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暫不納入保障范圍。三是明確每位符合治療條件的參保人員,8個治療性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及相關加收項目可報銷2次。四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分別為70%、50%,計入參保人員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額,遵循基本醫療保險“多繳多得”的制度安排。五是經衛生健康部門批準,我區具有輔助生殖技術資質的醫療機構共10家,其中醫保定點醫療機構8家,非醫保定點醫療機構2家。目前,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包鋼醫院、赤峰市婦產醫院、赤峰學院附屬醫院、烏海市婦幼保健院、鄂爾多斯婦產醫院發生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規定報銷,在非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不予支付。
??? (三)明確工作要求。《通知》對各級醫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部門及醫療機構提出具體工作要求。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協議管理,及時調整信息系統相關參數,強化基金運行監測和監督考核。二是加強對醫療機構提供輔助生殖服務的監督管理。三是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 (四)明確執行時間。本《通知》自2024年2月1日起執行。
??? 三、解讀單位及聯系方式
??? 《通知》由內蒙古自治區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負責解釋。解讀聯系人電話:0471-66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