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各定點醫療機構: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現省內醫保異地急診直接結算”民生實事安排,切實解決參保人員省內急診就醫“跑腿墊資”困難,根據《關于啟動省內醫保異地急診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吉醫保發〔2020〕49號)和《關于印發省內異地急診直接結算業務流程(試行)的通知》(吉醫保辦字〔2020〕5號)文件要求,定于2020年8月17日在全省范圍內正式啟動省內醫保異地急診直接結算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急診認定
參保人員異地急診就醫后,就醫醫療機構需確認醫保身份,并根據參保人員病情,按照《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國衛辦醫發〔2013〕32號)進行急診的認定。門診治療的由首診醫生進行初步認定,住院治療的由科室接診醫生初步認定,并經臨床科室主任同意后,由醫療機構內設醫保管理部門辦理備案。
二、急診備案
(一)就醫醫療機構需在2個工作日內將參保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診信息和急診認定信息等相關信息上傳至醫保異地平臺進行急診備案申請。就醫醫療機構在工作日當日15點之前完成急診備案申請,可在當日15點后下載備案核定結果;就醫醫療機構在工作日當日15點之后完成急診備案申請,可在工作日次日下載備案核定結果。
(二)門診急診備案有效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天, 多次檢查、治療、用藥無需多次備案;住院急診備案一次有效,有效期至出院結算。備案時間晚于就診時間的,為保證參保人正常結算,醫療機構在就診時間內可根據實際情況前移備案的開始時間。
(三)急診救治過程中,如果參保人員需轉至上級醫療機構治療,轉出醫療機構應辦理出院結算手續,同時轉出醫療機構應出具急診轉出相關證明由參保人員或隨護人員交付轉入醫療機構,在轉入醫療機構再次辦理急診登記備案手續。如因病情緊急,轉出醫療機構未能及時辦理結算手續的,轉入醫療機構在為參保人備案的時候,入院登記時間要晚于轉出醫療機構的出院登記時間。
三、急診費用結算
(一)省內參保人員異地急診待遇備案申請通過后,就醫醫療機構應在院端系統中選擇醫療類別“急診門診”或“急診住院”,按參保地同級別醫療機構醫保基金支付比例進行費用結算;省內參保人員異地急診待遇備案申請未通過,按自行就醫待遇支付比例進行費用結算。
(二)若參保人員未持有效身份憑證(醫保電子憑證或有效身份證件或社保卡)就醫或經確認為省外參保人員的,就醫醫療機構應按照自費予以結算,并告知參保人員可回參保地申請待遇報銷。如遇系統故障導致參保人員不能直接結算,就醫醫療機構要提供文字說明,以便參保人員自費結算后回參保地申請待遇報銷。
(三)首診醫療機構有救治能力,參保人員或家屬強行轉至他院治療的,就醫醫療機構應在急診備案中明確相關情況,按自行就醫待遇支付比例進行費用結算,同時對參保人員做好解釋工作。
(四)如參保人對急診認定結果、備案核定結果、直接結算金額有異議,認為待遇缺失的,就醫醫療機構需告知參保人員持費用票據、病歷、費用清單至參保地經辦機構申請復核。
四、相關要求
(一)省直各定點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執行,規范管理,制定急診就醫業務流程,為參保人員提供方便、快捷、準確的急診就醫服務。
(二)省直醫保各動態庫醫院需要在院端系統內增加醫療別代碼“16”和“25”分別對應“急診門診”和“急診住院”。
(三)省直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多種方式,及時向參保人員宣傳異地急診直接結算政策,為參保人員提供咨詢服務。
(四)要嚴格按照《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國衛辦醫發〔2013〕32號)對參保人員異地急診就醫進行判定,如參保人員不符合急診標準,要做好解釋工作。
聯系人:任 銀
聯系電話:0431-80575835
郵? 箱:530063195@163.com
吉林省社會醫療保險管理局
202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