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衛辦蒙中傳承發〔2019〕5號
各盟市衛生健康委,委直屬各有關單位:
?? 現將《內蒙古自治區提升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2019年12月26日
?
內蒙古自治區提升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 為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部《關于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加快推進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工作,提升健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結合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國家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相關政策,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和國家、自治區扶持中醫藥蒙醫藥事業發展政策,以滿足人民群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需求為核心,立足實際,搭平臺、建機制、補短板,促進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科技創新,豐富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產品種類,拓寬服務領域,提升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與水平,加快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22年,基本建成規范的蒙醫藥中醫藥臨床服務、基礎研究學科理論及分類標準體系,健全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管理體制,建立“產學研醫用”協同創新機制,完善科技創新發展鏈條和關鍵環節;強化建設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平臺,引導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研究與其他部門、機構的深度合作;豐富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內容,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落實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健全蒙醫藥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管理機制和制度,基本形成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服務發展模式。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相關理論研究與運用。
深度挖掘蒙醫藥中醫藥文獻資源,系統整理、分析、總結、研究蒙醫中醫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及康復理論方法,結合健康管理、精準醫學、現代技術,開展蒙醫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干預,蒙醫中醫疾病診治與現代技術融合,臨床與基礎研究協同共建,蒙藥材中藥材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產業化發展等的深度研究;開發整理推廣民間秘方、驗方。
1.重點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理論體系研究,逐步形成完整的蒙醫藥診療、應用理論體系。
2.完成蒙醫藥學科體系分類標準及代碼研究、蒙醫藥病證分類標準及代碼研究,推廣使用。
3.完成蒙醫五療療術規范等2-3個傳統療法標準;挖掘推廣50個民間秘方、驗方。
(二)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學科規范化建設。
開展全區蒙醫藥中醫藥學科實驗室基本情況摸底調查,充分了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蒙醫藥中醫藥科室在臨床實踐、基礎研究、應用轉化等科技創新工作的現狀和優勢,強化規范化管理,重點扶持特色科室。
1.組織修訂新一輪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領先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規范和評審標準。
2.開展蒙醫藥中醫藥領先、重點學科評審工作,加強全區蒙醫藥中醫藥學科體系規范化建設。
3.重點支持2-3個重點研究心血管、神經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蒙醫藥中醫藥特色療術或蒙藥材中藥材種植等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扶持培養蒙醫藥中醫藥臨床、基礎研究國家重點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
(三)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以蒙醫藥中醫藥現有優勢特色學科為基礎,整合協調全區相關領域專業技術,分區域、分學科構建全區蒙醫藥中醫藥臨床、基礎協作研究圈。
1.加強國家、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平臺建設。繼續扶持現有國家、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中心、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醫療衛生領先學科重點學科(實驗室),在國家、自治區相應平臺建設上有新的突破。
2.建設蒙醫藥中醫藥特色平臺。建成蒙醫中醫診療特色器械研發基地、道地蒙藥材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及標準體系研究示范基地。
3.構建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協作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適宜技術推廣運用。
(四)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學科與現代醫學技術融合。
充分發揮蒙醫藥中醫藥在疾病防治領域的優勢特色,以蒙醫藥中醫藥有顯著優勢的常見及重大疾病為重點,開展重大疑難疾病蒙中西醫協作攻關及成果轉化,切實提高蒙中西醫的臨床療效與服務能力。
1.以提高療效、轉化推廣為目標,科學吸收國醫大師等名老蒙醫中醫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在風濕、免疫、血液、惡性腫瘤、耐藥結核、布病、內分泌等領域,選擇2-3個病種,整合協調區內、外蒙中西醫優勢學科進行深度合作,結合現代醫學技術,系統開展蒙醫藥中醫藥臨床評價、療效機制、辨證論治機理研究。
2.研究制定2-3個蒙西醫、中西醫協作診療方案,利用現代技術取得高水平評價證據,篩選研發具有明顯優勢的新方藥、新治法或新技術,盡快轉化推廣。
(五)推動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特色發展。
1.圍繞健康狀態蒙醫中醫辨識評估、疾病風險預測預警、健康干預等治未病核心環節的關鍵技術,利用現代醫學、生命科學與信息科學技術成果,開展蒙醫藥中醫藥健康狀態干預、養生保健的示范應用和科學評價研究,形成規范標準的蒙醫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技術方法、蒙醫中醫疾病風險預警技術以及蒙醫藥中醫藥健康干預技術方法;
2.圍繞臨床常見的功能障礙及重大疾病康復,開展蒙醫藥中醫藥康復技術方法及應用評價研究以及傳統運動療法研究,形成系列規范標準的蒙醫中醫康復技術方法和方案;
3.快速及時轉化推廣蒙醫中醫治未病、康復技術方法,提高蒙醫中醫治未病康復診療整體水平;普及蒙醫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干預和養生保健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養。
(六)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
1.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協調完善蒙醫藥中醫藥專利審查標準;探索國醫大師、名老蒙醫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探索建立蒙醫藥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管理模式。
2.研究制定蒙醫藥中醫藥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名錄,逐步建立蒙醫藥中醫藥傳統知識和蒙藥中藥品種保護制度;加強蒙藥中藥道地藥材原產地保護和蒙醫制藥生產性保護工作,將道地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
3.建設蒙醫藥中醫藥傳統知識傳承保護基地,加強蒙醫藥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支持蒙醫藥中醫藥文獻古籍的深度挖掘、整理、研究、翻譯、出版。
(七)完善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鏈條。
繼續梳理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鏈條式”發展模式現狀,加快建設鏈條缺失關鍵環節,保證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鏈條的完整性。
1.協調建設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產業化發展孵化機構,重點開展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產品市場化評估,搭建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蒙中藥材相關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平臺,開展市場化對接過程服務;
2.建立自治區蒙醫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建成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常見病多發病蒙醫藥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加快蒙醫藥中醫藥適宜技術和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推廣30個以上適宜技術、特色療術;
3.協調聯合國家、自治區科技、發改、扶貧、藥監、農業、工信、教育等相關部門加快建設蒙藥中藥基礎研究、種植應用等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等基礎設施,建立技術戰略聯盟,加快推進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建成一批科技創新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示范點。
(八)提升蒙醫藥中醫藥人才團隊科技創新服務能力。
根據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服務需要,積極開展蒙醫藥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行動,逐步建成符合我區蒙醫藥中醫藥發展特點的多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
1.鼓勵引進院士工作站,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內外相關專業院士,建設院士工作站,明確院士工作站職責,確定主要研究方向和完成時間表。
2.加強與國內外其他地區先進學科溝通交流,利用好京蒙對口支援政策,協調開展京蒙對口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3.加強與自治區內其他行業和衛生健康領域領先學科、重點研究機構的合作,明確職責,確定研究方向,加強協同合作。
4.整合自治區內蒙醫藥中醫藥基礎臨床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優化整合,分級管理,協同開展不同層次科技創新工作。
5.積極開展蒙醫藥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工程、蒙中藥技術創新團隊建設工程。
(九)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信息化建設。
利用“健康中國云”服務平臺,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大數據的管理、研究、開發與應用。
1.研究開發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健康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對接自治區科技成果(專利)交易平臺。
2.建設自治區級蒙醫藥中醫藥數據中心,推進蒙醫藥中醫藥基礎臨床科研信息一體化建設。
3.組織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蒙醫藥中醫藥項目,開發蒙醫藥中醫藥學科建設系統。
4.做好蒙醫藥中醫藥資源信息規范化管理,加強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信息平臺和數據管理,提升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組織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管理。各級蒙醫藥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加強溝通協調。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溝通協調機制,各盟市、旗縣蒙醫中醫管理部門明確主要負責人,確定聯絡人,確保信息溝通暢通。建立與相關部門及單位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和管理機制。加強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各級政府投入的監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資金渠道,發揮好財政資金在科技創新中的種子資金作用,吸引各級政府、企業的投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轉化,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各單位要確保科技創新服務所需資金,力爭科技創新總投入不低于單位總預算的2.0%。充分借鑒發達省區經驗,通過有償使用、知識產權共享等多種方式,吸引國內外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技團體、企業等參與到蒙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過程中。
(三)建立充分調動科技創新主體積極性的激勵機制。積極協調落實國家、自治區人才引進、培養政策,落實扶持蒙醫藥中醫藥發展相關人才政策,各單位建立支持相關人員參與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落實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相關激勵政策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保護科研成果,保障科研人員利益;各地各單位落實企業、醫療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技團體等參與健康服務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各項扶持及激勵政策,保障相關單位及科技創新團隊利益。
(四)建立合理可行的監督評價機制。建立健全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監督評價與動態調整機制,對重點任務落實情況與成效進行跟蹤檢查評估,并將檢查評估結果作為任務目標、執行程序、完成進度等調整的重要依據,實時指導調整重點任務的執行,并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單位考核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