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衛生健康委:
??? 為有效提升縣域特別是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農村居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23〕5號),現就做好我省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以基層為重點”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遵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向,立足縣域人口流動變動趨勢和鄉村形態變化實際,優化縣域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進一步強化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讓廣大農民群眾就近獲得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持續鞏固拓展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推動健康山東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二、工作目標
按照“固定設施、流動服務”方式,開展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推動服務重心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充實鄉村醫療衛生人員隊伍,持續保持行政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不斷提升農村居民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便利性,實現“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解決”。
三、主要任務
(一)統籌資源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
各地根據區域醫療衛生規劃、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和群眾醫療服務需求等,統籌對口支援、名醫基層工作站(室)、“業務院長”選派、醫務人員到一線服務等資源,通過開設專科門診、疑難重癥會診、教學查房、演示手術、病歷討論、遠程會診等方式,推動人才、技術、管理下沉,提高鄉鎮衛生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其中,對醫療服務能力不強,特別是零手術、零住院的鄉鎮衛生院,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選派縣級技術骨干,重點提升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建成1-2個特色專科。對規劃設置為縣域醫療次中心的,從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選派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技術骨干,重點提升急診急救、外科等醫療服務能力,使其逐步達到二級醫院服務水平。對尚未按要求配齊公共衛生醫師的衛生院,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選派公共衛生醫師開展對口幫扶。
(二)突出重點落實鄉村派駐巡診服務
1.推進名醫基層工作站(室)做實鄉級派駐服務。
(1)設置要求。從二級及以上醫院遴選高級職稱的機構優勢學科或基層緊缺專業學科帶頭人,在基層醫療機構設置名醫基層工作站(室),2023年底前實現全省鄉鎮衛生院全覆蓋。
(2)房屋設備。名醫基層工作站(室)面積原則上不少于15平方米,按照臨床專業和醫療流程設置診室布局,配備所需醫療、辦公設備。名醫基層工作站(室)統一命名為“XX名醫基層工作站、室(XX科)”,統一制作牌匾并在診室門口固定位置懸掛。
(3)服務內容。定期到站開展日常診療,為群眾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并做好鄉鎮衛生院技術骨干帶教工作。
(4)人員配備。每家“名醫基層工作站(室)”團隊不少于2人。
(5)服務時間。原則上選派的名醫專家每個月駐站時間不少于4天,連續駐站時間不低于一年。專家及團隊成員坐診信息通過電子屏、微信公眾號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電子地圖等方式及時向群眾公布。
2.鄉鎮衛生院選派人員做好村級派駐服務。
(1)設置要求。結合村莊類型、規模和發展方向,對服務人口800人以上、短期內招不到合格村醫且鄰(聯)村服務難以覆蓋的地區(行政村),由鄉鎮衛生院開展村級派駐服務。
(2)房屋設備。派駐地村衛生室的房屋由村委會無償提供,面積不小于60平方米,應達到《山東省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標準》要求。
(3)服務內容。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療服務,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4)人員要求。鄉鎮衛生院選派至少1名臨床(中醫)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并根據需要安排護理人員開展派駐服務。
(5)服務時間。村級派駐服務原則上每周派駐不少于5日,每日不少于半天,派駐醫務人員在同一個行政村至少連續服務半年。
3.依托村衛生室服務點開展巡診服務。
(1)設置要求。位置偏遠、人口偏少,不宜設置村衛生室的村莊,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規劃設立村衛生室服務點。
(2)房屋設備。村委會無償提供服務點房屋,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工作分區合理有序,名稱統一為“鄉鎮名+行政村名+村衛生室服務點”。場所內配備辦公桌椅、診察床、身高體重計等設施設備,以及必要的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3)服務內容。根據群眾需要攜帶診療一般疾病的基本藥物、設備等,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療服務,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4)人員配備。鄉鎮衛生院或指定村衛生室選派合格醫務人員定期提供巡診服務。
(5)服務時間。原則上每周巡診至少2次,每次至少半天,對服務需求較小地區可適當調整頻次。村衛生室服務點服務人員、服務時間、服務內容、聯系方式要在村內顯著位置及村衛生室服務點公布。
(三)創新模式開展巡回醫療服務。
根據鄉村醫療機構設置情況和群眾需求,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為醫療機構購置巡診(巡回醫療)車,配備心電圖機、供氧等基本診療設備,攜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常見病診療藥品,向偏遠地區居民提供現場診療、遠程會診、健康體檢、疾病篩查、簽約服務、健康宣教、中醫適宜技術等巡回醫療服務。鄉鎮衛生院組建由執業(助理)醫師、護士、公共衛生人員、輔助科室人員等參與的服務團隊,其中團隊長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熟悉基本藥物使用。巡回醫療采取定時、定點方式為村(居)民提供服務,服務時間相對固定,原則上每周巡診至少2次,每次至少半天,服務需求較小地區可適當調整頻次。巡回醫療時間地點、服務內容、聯系方式在村內顯著位置公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縣域巡回和派駐服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各地要高度重視,對轄區內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服務能力現狀及發展需求進行全面梳理,結合需求分類組織派駐、巡診、巡回以及對口支援服務,做好各級幫扶機構對接,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動態調整。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縣疾控中心要定期對參與鄉村巡診或派駐服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高質量完成服務工作。
(二)落實保障責任。各地要為派駐、巡診、巡回醫療服務安排固定服務場所、基本設施、配置必要的藥品和設備(含車輛、電腦),為醫務人員購置交通意外險,并做好車輛運維保障。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標準制作村衛生室服務點、名醫基層工作站(室)、巡回醫療點的外觀標識,規范內部各項標牌標志。鄉鎮衛生院人力不足、服務較弱的,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定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選派醫務人員開展服務。
(三)完善激勵機制。執業醫師晉升為副高級技術職稱的,巡回、巡診、派駐醫療服務和對口支援作為其基層工作經歷累計計算。派出醫務人員的醫療機構要保障醫務人員在基層工作期間收入水平不降低,有條件可適當提高偏遠地區服務人員補助標準。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加強政策宣傳,鼓勵和引導醫務人員積極參與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加大群眾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知曉率,引導群眾利用巡回醫療等服務提高健康水平。積極挖掘巡診、巡回、派駐服務中的典型案例,廣泛宣傳參與服務醫務人員的優秀事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7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