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外千余名心血管專家學者和相關從業人員匯聚第十八屆中國心律學大會(CHRS 2017)。記者發現,心房顫動、室性心律失常、心臟植入性器械等諸多專題論壇,均討論了醫療器械使用安全的話題,如起搏器電極脫位、電極導線破損、電極主導線穿孔等,以及零射線導管消融新技術的臨床應用。
? ? 冷凍球囊導管安全經濟
? ? “我們計劃在未來5年減少50%的心臟介入手術嚴重并發癥,這意味著安全性增加一倍。醫生在學習導管消融技術時,就應重視質量控制,降低手術并發癥。”此次大會主席、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馬長生教授對記者說。
? ? 據馬長生介紹,冷凍球囊消融治療房顫技術于2005年開始在歐洲應用,目前已推廣至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50多個國家,全球手術量累計超過25萬例。特別是2012年第二代冷凍球囊導管出現后,該技術在國外應用迅速增加。我國從2013年起開展房顫冷凍球囊消融治療,迄今為止累計開展了8000余例手術。
? ? 馬長生介紹,“冰與火”研究是對比冷凍球囊消融和射頻消融治療陣發性房顫的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冷凍球囊導管治療陣發性房顫,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不劣于射頻消融,而前者的手術時間、左房內操作時間明顯縮短。相比射頻消融,冷凍球囊消融患者的心血管病因再住院率(包括房顫住院率)、全因住院率、再消融率、直流電復律發生率都更低。衛生經濟學分析表明,冷凍球囊消融的醫療費用明顯低于射頻消融。
? ? 關注心臟起搏器并發癥
? ? 北京協和醫院方全教授強調,臨床需要嚴格把握醫療器械的適應證,少犯低級錯誤。據他介紹,近20年來,我國植入型體內自動除顫器(ICD)年植入量從1000臺增加到3000臺,發展緩慢,與醫生、患者及家屬對ICD植入價值認識不足有關。
? ? 針對起搏器安裝手術并發癥問題,方全強調,很多人認為起搏器安裝相對簡單,其實手術室潔凈度、操作過程規范和隨訪情況都應引起關注。
? ? 方全指出,起搏器植入對手術室潔凈度要求很高,植入過程中如果沾染灰塵和細菌,原本用于救命的起搏器可能成為細菌培養基,導致感染并發癥。歐美國家和地區要求起搏器植入術在潔凈度最高的手術室進行,但目前國內一些醫院對此重視不足。
? ? 磁共振兼容器械落地難
? ? 方全還表示,磁共振(MRI)兼容起搏器已較成熟,但該類醫療器械不是在每家醫院都能順利進入臨床使用。
? ? “起搏器植入患者以老年人為主,他們常合并骨關節或神經系統疾患,需要做MRI檢查。因此,MRI兼容器械對這些患者很有必要。但是,臨床在應用該類器械前,需要有關部門審批。即便患者安裝了MRI兼容起搏器,影像科室也不一定能給患者做MRI檢查。原因是MRI兼容器械在檢查前要進行調試,啟動抗MRI干擾程序。此外,是否需要醫技人員和心內科醫師跟隨檢查的問題也未解決,希望相關專家為臨床工作制定可行的指南。”方全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