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俠:“十三五”四創新為醫改提要求
?? “回望新醫改走過的近8個年頭,總體來說,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措施有力、成效顯著”。?
???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教授楊金俠指出,展望“十三五”,醫改還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楊金俠指出,綜觀這一輪的醫改,其政府決心與社會支持之大、覆蓋面與社會共識之廣、部門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不僅有賴于我們制度的優越性,更源于社會治理和國家發展的價值選擇與歷史使命感。因此,也就有了“改革永遠在路上”的論斷和執念。?
???展望“十三五”,剛剛出臺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指導思想中提出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四個創新,為下一階段的醫改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即醫改要上新臺階、邁大步、走的穩,就必需“登高”才能“看遠”。楊金俠認為,這四個“創新”為醫改的“操盤手”們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用相關理論指導醫改實踐,才能少走彎路。摸著石頭已經干了8年,客觀的說,醫改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許多方面有了開拓性的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方面也遇到了阻礙,推進不力。深入分析某些政策執行不下去或者遇到阻礙甚至亂象叢生的原因必然是違背了客觀規律,缺失了理論的指導;?
???二是要開放思想,擴大視野,勇于創新。醫改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也不是一座孤島,衛生系統同樣處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時代中,也要求“操盤手”們要善于“為我所用”,用開放性的思維設計醫改路徑,用先進的制度解決某些陳舊的問題;?
???三是要講求科學性,要求各項改革政策、措施必須符合行業和社會發展規律,必須有理論支撐和符合其內在的邏輯,否則不可避免地會顧此失彼,抓了局部失了全局。? ?
???四是要用實事求是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對待醫改。新醫改歷經了8年,是時候沉下心來系統總結這8年醫改的成與敗了。成有成的理由,敗有敗的原因,那么到底成在哪里、敗在哪里,都需要分析原因,為后續的改革暢通道路,以便加速前進。此外,也要有耐心,不可急功冒進,例如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縣域內的醫共體建設,有些地區真正實現了改革的目的,而有些地區還是在走形式。?
???楊金俠強調,“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的建設統領全局。醫改的步子要并軌到“健康中國”建設的軌道上來。應繼續擴大社會共識,呼吁相關部門深度參與,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由國策下沉為省策、市策乃至縣策。在耐心梳理醫改成敗以及系統分析主要健康問題的基礎上、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對各地呈現出的經驗進行剖析、論證、提煉,最后形成范式或模板。?
???“中國的衛生系統曾經有‘三大法寶’被國際組織和許多國家稱道。當今的這輪醫改只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有中國的制度優勢做保障,有改革志士的智慧做支撐,有大國崛起的壯志做基石,有中國夢作為愿景,應能再有被國際社會點贊和作為范式的‘法寶’呈現。”楊金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