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衛生健康委、行政審批服務局:
???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國家關于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規定,我委于2018年制定印發了《山東省二級老年病醫院基本標準》《山東省三級老年病醫院基本標準》和《山東省三級職業病醫院基本標準》,經廣泛征求意見,考慮到政策延續性和行政許可工作接序開展,確定繼續執行原有設置標準。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本文件自2023年7月10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8年7月9日。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6月7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山東省二級老年病醫院基本標準
?
老年病醫院是針對老年人患病特點和病種,圍繞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康復、護理,提供相應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
一、床位
住院床位總數100-299張。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預防保健科、內科、婦產科、康復醫學科、臨終關懷科、老年病科,有條件的可設置全科醫療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膚科、腫瘤科等。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藥劑科、檢驗科、理療科、病案室等。
三、人員配備
(一)每床至少配備0.96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病區實際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護士與護理員之比至少為1:0.5。
(三)每50張床位至少配備1名康復醫學專業人員。
(四)醫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數不低于醫師總數的8%。臨床科室科主任應當具有中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且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員任職。臨床各科室至少有2名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
(五)各臨床科室醫師結構合理,能夠滿足三級醫師責任制等醫療核心制度要求。
四、房屋建筑
(一)每床建筑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于6平方米。
(三)病房每床間距不少于1.2米。
(四)康復治療區域總使用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
(五)醫院建筑設施執行國家無障礙設計相關標準,病房備防滑設施、洗澡設施、報警器等。
五、設施設備
(一)參照二級綜合醫院基本設備并結合本專業實際需要配置。
(二)配置適合老年病的相關設備,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CT)、彩超(含移動)、心電圖機、動態心電圖儀、動態血壓儀、移動X線機、骨密度檢測儀等。
(三)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門配置自動化辦公設備,保證醫院信息化建設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四)病房每床單元基本裝備同二級綜合醫院,病床具有防墜床及變動體位等功能。
(五)有與開展的診療業務相應的其他設備。
六、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診療指南和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程等,并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不少于500萬元。
山東省三級老年病醫院基本標準
?
一、床位
住院床位總數300張以上。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預防保健科、全科醫療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康復醫學科、臨終關懷科、老年病科、中醫科,有條件的可設置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膚科、精神科、傳染科、腫瘤科、麻醉科、疼痛科等。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營養科、理療科、病案室等。
三、人員配備
(一)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病區實際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護士與護理員之比至少為1:0.5。
(三)每50張床位至少配備1名康復醫學專業人員。
(四)醫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數不低于醫師總數的12%。臨床科室科主任應當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臨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
(五)各臨床科室醫師結構合理,能夠滿足三級醫師責任制等醫療核心制度要求。
四、房屋建筑
(一)每床建筑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于6平方米。
(三)病房每床間距不少于1.2米。
(四)康復治療區域總使用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
(五)醫院建筑設施執行國家無障礙設計相關標準,病房備防滑設施、洗澡設施、報警器等。
(六)必須設置醫療污水處理設施。
五、設施設備
(一)參照三級綜合醫院基本設備并結合本專業實際需要配置。
(二)配置適合老年病的相關設備,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CT)、彩超(含移動)、經顱多普勒、視頻腦電圖、心電圖機、動態心電圖儀、動態血壓儀、移動X線機、骨密度檢測儀等。
(三)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門配置自動化辦公設備,保證醫院信息化建設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四)病房每床單元基本裝備同三級綜合醫院,病床具有防墜床及變動體位等功能。
(五)有與開展的診療業務相應的其他設備。
六、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診療指南和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程等,并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不少于800萬元。
山東省三級職業病醫院基本標準
?
職業病醫院是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醫療機構。
一、床位
住院床位總數200張以上。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急診室、中毒科、塵肺科(呼吸科)、物理因素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內科、外科、中醫科、口腔科、康復醫學科、預防保健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藥劑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特檢科(心電圖、腦電圖、B超等)、健康監護科、檢測與評價科、毒性監測室、理化分析室、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科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三、人員配備
(一)每床至少配備1.1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床至少配備0.2名護士。
(三)每臨床科室至少有2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四)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五)至少有1名具有營養師以上職稱的臨床營養專業技術人員。
(六)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以上)不少于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1%。
四、房屋建筑
(一)每床建筑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于6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診人次占門診建筑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
五、設施設備
(一)基本設備:CT機、數字胃腸機、數字化x攝線攝影、X光機、肺功能檢測儀、彩色多普勒顯像儀、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除顫儀、洗胃機、血液分析儀、血氣分析儀、手持裂隙燈、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吸引器、呼吸機、電測聽、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電子支氣管內窺鏡、移動X光機、腦電圖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酸度儀、高壓液相色譜儀、計算機。
(二)病房每床單元設備:與三級綜合醫院相同。
(三)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六、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并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不少于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