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醫政〔2019〕33號?
各區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社局、有關區醫療保障分局:
???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關于印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39號)和省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江蘇省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蘇衛醫政〔2019〕67號),為做好南京市診所改革與發展試點工作,不斷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制定了《南京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南京市財政局??? ???? 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南京市醫療保障局
????????????????????????????????????????????????????????????????????????????????????????????????????? 2019年11月14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南京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 為進一步深化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診所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需求為導向,通過開展診所發展試點,改革完善政策措施,簡化診所準入程序,提高診所服務質量,創新行業監管手段,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全面提升診所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在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努力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推動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19-2020年,在全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成果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相關配套政策。
二、工作要求
(一)簡化準入程序。對舉辦診所不受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布局和數量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對備案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備案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舉辦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及內容。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備案管理流程、提交材料清單、辦理時效等制度,并及時在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官方網站、政務服務網站予以公布。(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2019年11月30日前)
(二)執行調整后的診所基本標準。診所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需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設置診所應嚴格執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修訂的《診所基本標準》,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2019年11月-2020年10月)
(三)鼓勵醫師舉辦診所。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范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按照多機構執業備案的有關要求,與主要執業醫療機構通過簽訂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其在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任務量、服務質量和薪酬績效分配等作出合理約定。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將在診所的服務時間提前公示,方便患者就診。(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四) 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醫共體過程中,根據診所意愿,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試點期間要有一定數量的診所納入轄區內醫聯體范圍,并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完善疾病診療分級服務網絡、運行機制。試點地區在建立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時,可以根據診所意愿,將其納入成員單位范圍,通過制定或簽訂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章程或協議等方式,明確牽頭單位與診所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責任共擔和利益分配機制,幫助診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系,實現醫療資源共享。(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2020年10月)
(五) 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舉辦專科醫師聯合診所。鼓勵有實力的社會辦診所做優做強,實現跨區域連鎖化、集團化經營,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鼓勵吸引國內外知名診所集團來各區開展規模化執業經營。(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改進)
(六)鼓勵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將診所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管理,鼓勵各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診所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轄區居民健康管理工作。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可以給予適當支持。2020年6月底前,各區衛生健康委應至少確定2家診所,將其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范圍。各區要加強對診所提供簽約服務質量的評估,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滿意度等納入評估,確保簽約服務質量。(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實施時間:2020年6月底前)
(七)促進診所全職醫師職業發展。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可按照本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申報社區衛生高級職稱,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在診所執業經歷可視為醫師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前下基層服務經歷。評審取得的社區衛生高級職稱,原則上應當限定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當取得全省統一的非社區衛生高級職稱。(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八)完善有利于診所發展的相關政策。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支持按照規定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費用可按規定支付。診所正式運營3個月后即可按照相關規定提出醫保定點申請,定點評估完成時限不得超過3個月時間。未能通過申請的,醫保部門須在3個月的評估期限結束后告知其緣由和整改內容,以方便其再次申請。醫療收費財政票據和符合規定的稅務發票均可作為醫保基金支付憑證,不得因票據發票性質不同不予報銷。推動舉辦或運營高水平全科診所,對具備條件的可認定為全科醫生基層實踐基地,承擔全科醫生培養任務。(責任部門: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九)創新行業監管手段。診所要切實落實依法執業主體責任,明確依法執業管理部門,設定監督協管員,定期開展依法執業自查,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并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及標準要求,將診療信息上傳至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診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托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充分發揮專業組織和行業協會作用,定期組織對診所進行培訓,幫助提高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意識,促進診所行業自律,形成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常態運行機制。(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貫徹“誰備案、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原則,相關部門要根據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部門職責分工,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在實行診所備案制管理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和診療服務行為的力度,在開業后3個月內要進行第一次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落實的,依法吊銷、撤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建立常態化監督管理和清退機制。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納入醫保定點診所的監督管理,對虛構醫療服務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應當終止醫保協議。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法人、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探索有效監管的具體辦法。(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十一)保障醫療質量安全。診所要嚴格依法執業,醫務人員要具備相應的資質和任職資格,嚴格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等規章制度,加強醫療技術和醫院感染管理,嚴格落實診療與護理規范和指南,合理使用藥物,保證醫療質量安全。加強醫患溝通,尊重患者知情權,保護患者隱私。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規范醫療文書書寫和管理,做好就診患者登記,落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及時準確完整上傳診療信息。鼓勵診所或醫務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實施時間:持續推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診所健康發展,對于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要將其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醫改和發展社會辦醫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加強試點工作組織領導,強化部門間溝通協作,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確保2019年11月啟動試點工作。
(二)加強政策保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部門作用,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醫保部門密切配合,在優化診所執業許可、政府購買服務、診所醫師職業發展、醫保定點支持、事中事后監管、提高診所服務質量等方面創新突破,制定具體支持政策,并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形成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所。
(三)做好評估總結。各區要對試點情況及時評估,每年形成年度評估報告。對于試點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試點經驗要及時總結上報。市衛生健康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培訓,按照任務分工,強化工作指導和檢查評估,適時推廣各區先進經驗,完善促進診所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區衛生健康部門應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社、醫保部門對診所改革發展試點工作進行梳理總結,形成評估報告報送市衛生健康委。期間,2019年12月20日前報送階段性工作評估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