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衛婦幼〔2020〕006號
各區衛生健康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大學、中福會,市婦幼保健中心,有關單位:
??? 現將《2020年上海市婦幼健康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特此通知。
?
?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 2020年4月1日
2020年上海市婦幼健康工作要點?
??? 2020年,本市婦幼健康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健康中國、健康上海戰略,緊扣“十三五”規劃婦幼衛生健康指標,繼續聚力“落實、優化、創新、提升”,不斷深化婦幼健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強化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全面完成婦女兒童健康專項規劃,有力推動婦幼健康事業更高質量發展,全力維護婦女兒童健康。
一、落實規劃,切實加強婦女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
1.全面完成婦幼規劃任務。強化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第一婦嬰保健院科教綜合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大樓、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張江院區、綜合醫院標準化示范兒科門急診建設等規劃項目,全面完成“兩綱”和本市婦女兒童發展“十三五”規劃、婦女兒童健康專項規劃等明確的任務和項目,組織開展終期評估,確保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協同編制“十四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
2.完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持續完善婦幼保健、疾病篩查診斷干預、生命救治等婦幼健康網絡。加強婦幼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強化各級婦幼保健專業機構對婦幼保健行業管理的指導、質控和評估等職能,不斷健全市-區-社區三級婦幼健康規范服務和預防控制網絡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資源布局和服務供給,推進五大兒科醫聯體深化“全專結合”和“醫防融合”模式,進一步提升區域性醫療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服務能力。開展婦幼中醫藥特色??平ㄔO,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3.加強智慧服務和健康促進。推廣“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完善婦女兒童電子健康檔案,提升服務管理能級和效率。加強婦幼健康教育和促進,修訂完善母子健康手冊,研發電子版手冊;依托智慧健康驛站等平臺和載體,加強婦女兒童健康自測自評和指導干預服務,不斷提高婦幼健康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二、堅守底線,持續強化全方位全周期母嬰安全保障
4.落實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根據國家和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針對孕產婦和新生兒特殊性,結合本市母嬰安全實際,將孕產婦和新生兒防控工作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中;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加強和完善相關規劃、硬件設施、服務平臺建設等,切實保障應急狀態下孕產婦、兒童的基本醫療服務,組織制定相關流程及加強孕產婦保健、新生兒保健上海專家建議。開展孕產婦和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婦女兒童對新冠肺炎的預防意識和能力。
5.強化母嬰安全制度建設。繼續堅持以“安全和質量”為核心,以“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為原則,深化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孕產婦風險篩查與評估、危重報告與救治、高風險專案管理、死亡調查與評審、崗位責任問責、誡免談話、全市通報和考核評估等制度。發揮市母嬰安全專家委員會和產科保健與臨床、新生兒臨床質控中心作用,進一步強化母嬰安全質控督導。
6.完善母嬰安全救治體系。針對危重孕產婦疾病譜改變,在原有5家市級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基礎上,完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2家市級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及7家孕產婦重癥監護病房和3家產科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危重新生兒轉運力量,實現新生兒救護專用車全市配置。
7.夯實綜合分級施救能力。依托市母嬰安全專家委員會探索研究妊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重孕產婦救治、血栓防范等專家建議和相關指南。重點開展妊娠常見并發癥、高致死性合并癥的相關培訓,提升各級助產醫療機構對孕產婦重癥的早識別、早診斷、早干預能力和水平。積極組織危急重癥現場協調和多學科救治,強化落實院內、院際和全市大會診,進一步提升分級負責、綜合施救水平。
8.加強高風險孕產婦管理。繼續加強全市“不宜繼續妊娠”孕婦管理,做到全程動態監管、及時干預。加強紅色、橙色、紫色等高風險孕產婦預警管理,加大家庭醫生團隊參與高風險孕產婦管理力度。進一步規范孕產婦出院風險評估,細化高風險孕產婦產后訪視內容和形式、增加訪視頻度、加強訪視技術和設備支撐,提升高風險孕產婦管理水平。
三、優化提升,不斷完善婦女健康整合型服務管理
9.落實婦女健康規范管理。全面開展《上海市孕產婦保健工作規范》《上海市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規范》相關培訓,推進規范落地。繼續推進愛嬰醫院建設,開展愛嬰醫院復評估與質控;倡導母乳喂養,促進自然分娩,推廣無痛分娩。加強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等國家重大和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規范化管理,積極推動婦女“兩病”篩查項目優化。
10.加強婦女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生殖健康促進模式,加強青少年、未婚育齡、流動人口等不同人群避孕節育分類健康宣教、重點人群人流后避孕指導干預。關注更年期、老年期婦女健康需求,培育并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探索開展更年期、老年期婦女健康分級分類管理。
11.創新婦女健康管理模式。結合家庭醫生制度、分級診療制度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等醫改措施,完善“醫防融合”機制,創新開展圍繞婦女各年齡段健康為重點的示范性、指導性和整合型服務。
四、深化拓展,大力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發展
12.規范加強兒童保健管理。出臺《上海市兒童保健工作規范》《上海市早產兒保健工作規范》《上海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上海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工作方案》,修訂《高危兒管理技術規范》。加強新生兒保健??平ㄔO,強化新生兒保健和高危兒綜合管理。強化“醫教結合”,深化“一托一醫”工作模式,加強托幼(育)機構衛生保健業務指導、技術支持和監督管理;推進特殊兒童健康評估和管理。
13.關注兒童重點健康問題。扎實推進0-6歲兒童眼病篩查、屈光和視力檢查及眼保健指導,建立完善兒童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加強兒童營養指導,普及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和中醫預防保健知識。加強規范0-6歲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心理行為發育評估與指導、口腔保健服務,組織研制并推廣使用嬰幼兒語言、動作發育、社交情緒等家庭和社區預警評估工具,以孤獨癥為切入點開展兒童心理健康篩查評估及干預試點項目。
14.推進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圍繞良好的健康、充足的營養、回應性照護、安全與保障、早期學習等兒童早期發展5項核心內容,加強內涵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輻射和引領作用,推進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探索建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體系和整合型服務模式。
五、精準施策,持續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
15.完善出生缺陷干預網絡。不斷完善出生缺陷預防干預三級網絡,聚焦重點疾病,探索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全程服務。建立婚前、孕前、圍孕期保健相結合的一體化、規范化服務管理模式。
16.完善產前篩查診斷布局。對照國家《開展產前篩查技術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開展產前診斷技術醫療機構基本標準》,梳理本市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技術醫療機構相關情況,適時調整產前診斷(篩查)機構劃片管理區域,進一步完善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資源配置和布局。
17.強化兒童疾病篩查服務。加強市級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治中心建設。出臺《上海市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治工作方案》,加強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培訓、質控和信息管理。完成兒童運動障礙篩查項目,初步建成兒童腦癱早期篩查、轉診和康復體系。推進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建設。繼續實施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減輕患兒家庭醫療負擔。
六、強化監管,不斷提升婦幼健康行業治理能力
18.加強婦幼健康風險防范。堅持底線思維,加強婦幼健康重點技術、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排查,嚴防系統性風險。深入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強化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加強相關機構和人員培訓,壓實各級崗位責任,適時修訂完善本市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提高辦事便捷性。
19.優化專項技術審批和規劃。在落實“放管服”要求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開展本市母嬰保健專項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審批,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隨機抽查,加強第三方質量認證和動態監管;定期向社會公布人類輔助生殖機構白名單和相關信息。制定本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新一輪設置規劃。
20.加強母嬰相關技術同質化管理。依托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專家委員會、生殖健康倫理專家委員會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控制中心,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控管理。依托市產前診斷質控中心,開展唐氏綜合征血清學篩查、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以及超聲產前篩查的質控管理,提升全市同質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