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投資熱潮 精準醫療藥企成資本“寵兒”
????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全國共有40余家精準醫療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過50億元。其中,95%的企業獲得千萬元級以上融資,2家獲得10億元融資,16家獲1億元融資。盛齊安生物公司主攻的抗腫瘤技術,在登陸“新三板”前,便有多家投資方拋來橄欖枝。
????武漢光谷生物城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精準醫療行業內的公司一直是風險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天使和VC投資加入大健康行列。盡管當前許多創業公司都在經歷“資本寒冬”,但以基因產業為代表的精準醫療公司,融資力度依然不減。
????在A股市場,涉及精準醫療概念的上市公司至少有30多家,涉及基因測序、分子診斷等。最熱門的莫過于腫瘤診斷治療的液體活檢和細胞免疫療法。
????從研發創新看,在2010年至2015年間,在研中國化藥1.1類藥品中,抗腫瘤方向達到105個,其數量遠超排名第二位的抗感染疾病類藥品。這期間,中國創新藥只上市了7個品種,其中4個為抗腫瘤藥品。
????該負責人指出,現代醫療技術正從傳統治療向預測性、預防性、個體化醫療服務過渡。與常規就醫方式相比,量體裁衣的精準醫療遲早會普及。華大基因、人福醫藥、漢密頓、生研醫藥、盛齊安等光谷生物城多家企業,均已投入這一領域的研發。光是用來儲存人體細胞的“細胞銀行”,就有兩家。
????2014年,湖北省人體細胞庫在光谷投入運營,存儲治療腫瘤的免疫細胞、長皮膚的表皮細胞、長血管的血管內皮細胞、治療白血病的造血干細胞、治療神經損傷的胎盤干細胞、長牙齒的乳牙干細胞等。去年,廣東萬海細胞生物科技集團與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建萬海(武漢)細胞存儲中心,涵蓋細胞制備、細胞存儲、組織再生、移動互聯等多種技術。
????數據顯示,目前,精準醫療全球市場規模已突破600億美元,其中精準診斷領域約為100億美元,精準治療領域500億美元左右。今后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還將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長,國內增速超過20%。
????作為基因檢測領域龍頭老大,華大基因已經開啟上市之路。在其帶動下,精準醫療正在引發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