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江新區發展大健康產業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醫療科研項目,記者在2017國創會上就發現,除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備受大家矚目外,健康醫療也是海內外人才關注的一大熱點。在入圍2017“國創杯”大賽決賽的31個項目中,就有7個涉及健康醫療領域,其中無創淚腺檢測、弱視治療儀、自助式健康工作站和云端多重蛋白組診斷儀等項目更是備受矚目。
???可診斷出疾病13種“淚液無創臨床診斷系統”亮相國創會
???新加坡國立大學周雷是淚液化學成分分析先驅及奠基人,此次帶來的“淚液無創臨床診斷系統”項目現已獲得兩項國際專利。
???據周雷介紹,“淚液無創臨床診斷系統”是一項基于淚液的無創診斷技術,診斷范圍涵蓋多種眼科及全身性疾病13種,包括紅斑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淚腺腫瘤等,具有無創、價格低廉、準確率高、監測周期短等優勢。
???“對于眼科疾病,淚液靠近疾病發生的位置,靈敏度高,信號強。對于某些全身性疾病,淚液也可作為檢測‘窗口’。”周雷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用淚液生物標記物的直接競爭者,現有的血液檢測不能準確的預測疾病活動期。
???“除了前往醫院實驗室檢測外,還可以用我們研發的類似于驗孕棒的產品在家自行收集淚液進行檢測。”據周雷透露,他們的團隊現已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附二院進行了合作,效果備受肯定。
???除此之外,來自新加坡的埃科索(AKSO)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魏繼業帶來的“眼科弱視治療儀”項目也立足于眼科疾病,“中國有1500萬左右的弱視兒童,弱視治療儀的市場非常廣闊。我們的項目主要是針對0-12歲的兒童,開發一系列用于弱視早期診斷和治療的儀器。”該項目有趣之處在于將治療方案融入游戲中,利用眼球追蹤技術來掌控治療過程,增強治療效果,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學習算法輔助治療,現場觀摩嘉賓頗感興趣。
??“人工智能+醫療”為健康“保駕護航”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推進及醫療服務需求的持續性增長,“人工智能+生物醫療”將成為解決醫療資源不充分、提高醫療領域生產的重要推動力。
???“基于物聯網的自助式健康工作站主要基于物聯網技術、健康參數采集和檢測技術以及基于物聯網的動態健康參數監測等技術。”雷克納科技有限公司的陳琰透露,“目前針對公共場所環境下的預防性醫療和遠程醫療服務產品主要集中于美國、加拿大及英國,國內市場還沒有發現這種服務系統。國內人口基數大、醫療資源相對不充足,有比較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間,在自助式公共健康管理和公共服務系統領域成為領先者和綜合服務提供商。”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主要用于醫療機構、藥店、社區及單位等公共場所,具有快速、共享、方便、智能等特點。
???星格生物的云端蛋白組診斷平臺,是革命性的在第三代熒光編碼微球技術基礎上開發的微流控儀器平臺。該平臺具有微型便攜,操作簡便,檢測快速,靈敏度高等突出優勢,并且可以實現多種蛋白濃度的同時精密檢測。采用單個微球捕捉技術,對編碼微球進行二維成像檢測,技術壁壘高,是目前效益與成本比例最高的體外診斷平臺。
???生命健康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科技與產業發展的新潮流和新標桿,“健康中國2030”規劃提出要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
???據了解,兩江新區已將生命醫療(健康)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超聲醫療、數字醫用設備、創新藥物、生物制藥及醫療器械等方面取得成效。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將為重慶的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帶來新的空間,也將促進重慶和兩江地區在“一帶一路”中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