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國家醫保局印發《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經辦規程(試行)》,指導和規范各地建立健全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流程,進一步優化醫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結算政策,賦能醫療衛生事業和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規程》落實國家醫保局推進即時結算改革要求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共5章,28條內容,通過明確適用范圍、規范業務流程、強化風險管控、落實組織保障,推動醫保基金即時結算高效落地,緩解定點醫藥機構墊資壓力,提升基金使用效率,為醫療保障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 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政策經歷了4個階段
??? 1、政策提出(2024.12.14)
??? 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國家醫保局表示要推動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要求各統籌區要基本實現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2025 年全國基本實現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的直接結算。
??? 2、改革啟動(2025.1.9)
??? 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通知》(醫保辦發〔2025〕1 號),即時結算改革在全國正式拉開序幕,要求當年年底前 80% 左右統籌地區基本實現即時結算,2026年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實現基本醫保基金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
??? 3、試點開展(2025.1.9)
??? 《關于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通知》將6個全省、76個統籌地區列為即時結算的國家試點名單,要求各省嚴格落實醫保基金預付,推進即時結算。各地堅持試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以點及面,分步推開。
??? 4、快速推進
??? 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2025年5月6日,全國啟動即時結算統籌地區達到300個,占全國統籌地區的77%,覆蓋定點醫藥機構36.18萬家。各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增加撥付頻次、壓縮月結算周期、按月預撥等方式推進改革。
??? 各省在推進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中,結合本地實際需求和政策基礎,探索出多樣化的改革路徑。根據國家醫保局《關于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通知》提出的三種核心模式(優化傳統結算、逐筆申報撥付、按月預撥),各省通過流程再造、技術賦能和機制創新,形成了差異化的實踐方案。
??? 01、逐筆申報撥付:高頻次、短周期的即時響應
??? 代表省份:河北、河南、山東等
??? 核心路徑:將傳統月批量申報撥付升級為按日或按周撥付,通過增加撥付頻次縮短資金周轉周期。
??? 河北:構建 “系統自動對賬審核按比例日撥付、月度小清算、年清算” 新模式,醫保基金審核撥付流程從 “月結算” 提速至 “日日到賬”,實現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全流程自動化銜接。
??? 山東濱州:作為國家試點城市,將結算周期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 “T+1” 個工作日,通過智能審核和銀醫直聯實現當日費用次日到賬。
??? 河南:推行 “三統一” 模式(統一實施路徑、系統改造、結算流程),允許醫藥機構自主選擇當日結、隔日結或按周結,住院費用按70%比例即時撥付,門診和藥店費用 “即申即審即撥”。
??? 02、優化傳統結算:壓縮時限與智能審核并重
??? 代表省份:廣西、陜西等
??? 核心路徑:通過智能審核全覆蓋、簡化申報流程和縮短撥付時限,提升傳統月結算效率。
??? 廣西:將月結算周期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依托智能審核平臺實現 “當月申報、當月結算”。
??? 陜西榆林:試點 “T+1” 即時結算,新增 “日撥付” 與原有流程銜接,醫保資金從出院后30天到賬縮短至 24 小時。
??? 03、按月預撥:預付與審核同步的動態管理
??? 代表省份:北京、上海等
??? 核心路徑:依據基金預算和歷史支出規模,按月預撥醫保基金,同步開展費用審核和績效考核。
??? 北京:對年支出超 2000 萬元的醫療機構實行總額預付,按月預撥醫保基金;對非總額預付機構和藥店實行 “據實結算”,費用申報后即時撥付。
??? 上海:分類實施 “預付制” 與 “據實結算”,對高費用醫療機構按月預撥,同步推進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年度清算掛鉤。
??? 推進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是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現代化的關鍵舉措,其意義貫穿醫療服務全鏈條,從醫療機構運營到患者體驗、醫保基金管理,乃至整個醫療生態的優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 未來,隨著跨省結算全覆蓋、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和智能監管體系完善,即時結算將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為構建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