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政策文件
德宏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發布時間:2024/01/08 信息來源:查看

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州委和州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中央、省駐德宏各單位:

??? 《德宏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經州委、州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德宏州委辦公室

德宏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2月31日

(本文有刪減)

?

德宏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云辦發〔2023〕10號),推動全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水平的衛生健康服務,結合德宏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樹牢“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緊緊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衛生健康工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德宏州“三支柱一標桿”主攻方向,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優質服務,堅持深化改革提升發展動力,堅持資源集成推動擴容下沉,堅持人才興醫多方引才用才,堅持人民滿意增進健康福祉,加快構建覆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全州人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為實現德宏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的健康基礎。

二、目標任務

到2025年,全州州、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疾病干預更加精準、救治更加高效,中醫(傣醫)藥振興發展取得明顯進展,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突破,實現三年上臺階。

——建設兒科、骨科、內分泌等省級臨床醫學分中心,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穩步提升,州人民醫院綜合排名進入全省三甲綜合醫院前20名,州中醫醫院爭創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成績達到全國B級以上,州婦幼保健院爭創三級甲等保健院,績效考核綜合排名在2022年基礎上實現提升。

——納入“百縣工程”的5縣市人民醫院中至少4家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盈江縣人民醫院爭取進入全省縣級綜合醫院綜合排名前25名,隴川縣、瑞麗市人民醫院進入前50名,梁河縣、芒市人民醫院排名至少上升5位。2家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

——49家以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1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鄉鎮衛生院心腦血管救治站建設覆蓋率達65%以上。

——100%的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標準化慢性病診療專科和康復科并規范運行,基層中醫館、預防接種規范化門診實現全覆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基本實現全覆蓋,重大慢性病健康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過早死亡率逐年降低。

——全面加強鼠疫、霍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病等境外多種傳染病監測檢測,早發現、早預警,有效降低境外傳染病輸入風險,消除麻風病危害,有效遏制丙肝、結核病,提高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鞏固消除瘧疾成果。

——配合省級完成危重兒童分級救治平臺與轉運網絡建設,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0/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低于4‰和6‰。

——梯次培養各類高層次人才,開展縣級公立醫院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全州鄉村醫生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比例提高到45%左右。

——力爭5個縣市全部獲得國家衛生縣城命名,創建5個及以上國家衛生鄉鎮,實現省級衛生鎮村全覆蓋。打造1個高質量健康縣城和一批健康細胞建設樣板。

三、重點工程

(一)實施“強學科”工程,打造醫療高地

州人民醫院加快建設兒科、普外科、骨科、內分泌科、感染性疾病科、藥劑科等省級臨床醫學分中心,以各分中心為骨干,引領帶動提升重大疑難疾病診療能力,全面提升醫院診療水平,爭取建成兒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3個省級區域臨床醫療中心;新增建設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初步建成核醫學科。州中醫醫院依托省中醫醫院建設德宏州中醫醫院臨床(傣醫類)區域診療中心,建設2個臨床醫學分中心,新增建設3個省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4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學科,建設州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支持建設州人民醫院西院區項目、州中醫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項目。開展中西醫多學科協同攻關,給予醫保結算傾斜。(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發展改革委、州文化和旅游局、州醫保局)

(二)實施“強縣級”工程,做強縣域龍頭

推進“百縣工程”項目建設,5縣市人民醫院新增至少12個省級重點專科,加強縣級醫院25個薄弱專科建設,補齊眼科、精神科、病理科等邊境縣級醫院短板。支持盈江縣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建設4個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三)實施“強基層”工程,筑牢基層網底

遴選3個中心鄉鎮衛生院實施提質建設,使其基本達到縣級醫院服務水平。健全完善急性胸痛和腦卒中患者一線快速救治網絡。新建9個基層心腦血管救治站。支持鄉鎮衛生院建設基層康復服務點。(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四)實施“管慢病”工程,降低健康風險

持續鞏固鄉鎮衛生院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設成果,遴選2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標準化慢性病診療專科建設,著力提高農村地區慢性病綜合防治水平。遴選2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中醫館和康復科建設,推進“康復回基層”。支持5縣市公立綜合醫院設置獨立的老年醫學科,支持4所縣級公立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探索創新中醫老年病專科診療模式。(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五)實施“控疾病”工程,夯實健康屏障

消除一批疾病。以未達到消除麻風病危害標準縣芒市為重點,加強篩查和規范性治療,確保達到消除麻風病危害標準。其余4縣市持續開展重點人群體檢、重點疫村普查和可疑癥狀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及時發現麻風病患者,持續鞏固消除麻風病危害成果,確保2025年全州5縣市達到消除麻風病危害標準。(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民政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水利局、州林草局、州醫保局、州殘聯、州紅十字會,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控制一批疾病。持續鞏固和擴大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成果,保持全州艾滋病新報告病例數下降趨勢。推進丙肝主動檢測,加強確診病人轉介和規范治療,做好隨訪管理,提高治療覆蓋率和治愈率。加大結核病防治力度,全面實施遏制結核病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進一步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協同、大眾參與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機制,持續提升結核病預防、篩查、診斷、治療、管理全程服務的可及性、規范性、有效性。(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教育體育局、州民政局、州鄉村振興局、州醫保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鞏固一批成果。強化瘧疾重點防控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健康教育和防蚊滅蚊等措施,做好瘧疾病例監測,及時有效處置瘧疾輸入再傳播,持續鞏固消除瘧疾成果。(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教育體育局、州商務局、州文化和旅游局,瑞麗、畹町、芒市、盈江、章鳳海關,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六)實施“重婦幼”工程,關愛婦幼健康

擴大婦女“兩癌”篩查范圍,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建設產前診斷、兒童保健6個婦幼保健特色專科,服務婦女兒童健康新需求。健全完善全州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體系,提升孕產婦及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能力。配合省級完成危重兒童分級救治平臺與轉運網絡建設,最大限度減少危重兒童死亡,降低致殘率。(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七)實施“強輻射”工程,提升國際影響力

依托州人民醫院、盈江縣中醫醫院助理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醫療技術實訓基地。努力把州和4個邊境縣市人民醫院、疾控中心建設成為輻射能力較強、服務水平較高的“國門醫院”、“國門疾控中心”,促進邊境和諧穩定、長治久安。深化與周邊國家衛生健康交流合作,積極爭取和實施“光明行”活動、中緬“萬千百”技能人才培養等一批“小而美”醫療項目,促進中緬民心相通,做實對外交流民心工程。(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發展改革委、州工信科技局、州外辦、州紅十字會,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八)實施“固支撐”工程,夯實發展基礎

推進上一輪云南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續建工程,積極爭取健康云南行動獎補資金,持續推進健康德宏行動。(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血液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血站能力建設,支持州中心血站更新補充實驗室檢測檢驗和采供血設備。(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

實施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全州院前急救調度指揮系統,更新配備救護車以及相關車載設備。支持州中醫醫院基本建成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和可轉換傳染病區、重癥監護室;支持3所縣級中醫醫院急診科建設。(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衛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配合省衛生健康專網建設,積極推進州和縣市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就醫便利化,全面提升數字健康水平。配合做好全省疾控行業專題數據庫平臺建設,推進疾控數據平臺與醫療機構數據互聯互通,提升媒介監測數據綜合預測預警能力。(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發展改革委,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落實上海援助德宏醫療人員保障機制,用足用好上海援助德宏醫療專家力量。(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九)實施“強人才”工程,補齊結構短板

進一步深化醫教協同,強化人才培養。提升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建設水平。鼓勵醫療機構探索在職、脫產、委托培養等研究生培養機制,依托省內醫學院校定向培養一批醫學研究生,緩解全州醫療衛生機構高層次人才緊缺狀況。建立部門之間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醫療衛生機構與州內外醫學高等院校、名醫名院之間的精準對接機制。教育體育部門和醫學院校根據專業及人才需求規劃,結合醫學教育資源狀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教育體育局、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高層次人才引培計劃,鼓勵醫療衛生機構以工作需求為導向,以省級臨床醫學分中心、重點專科(學科)建設平臺為抓手,采取校園招聘、高層次人才招聘、合作引進、柔性引進、團隊協作等方式,引進臨床重點學科團隊、博士、碩士、具有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的高層次人才來德宏工作。實施德宏州衛生健康系統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計劃,與德宏州“興滇英才支持計劃”、“興邊英才”名醫專項相銜接,積極推動專家人才申報“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名醫專項,加強醫學高端人才、醫學學科帶頭人、醫學后備人才培養。(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委編辦、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臨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和骨干醫師培養計劃,對縣級急需緊缺專業人員分年度開展能力提升培養。每年選派1—2名具有培養潛力的中青年骨干醫師全脫產到省外研修,培養2名以上省級中醫臨床優秀人才。(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名老中醫藥專家工作室建設計劃,依托全國青年岐黃學者、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省級名中醫建設省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支持每所縣級公立中醫醫院建設1—2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工作室,培養至少30名中醫藥傳承人才。實施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豐富建設任務,加強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傳承、整理和推廣應用,培養傳承團隊和傳承人才。(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壯大執業(助理)醫師隊伍計劃,爭取省級獎勵資金,開展醫務人員輪訓、培訓工作,提升全州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到202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規劃指標3.32人,鄉村醫生中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比例提高到45%左右。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對急需緊缺專業在職人員提升學歷學位或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給予支持和獎勵,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招聘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含編制外人員),在縣市機構編制部門審核同意使用的編制數額和聯席會議核準編外用工額度內,可采取專項公開招聘形式,放寬學歷和畢業時間限制,符合條件的可采取考察招聘。專項招聘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由同級財政根據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情況合理安排補助資金。(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委編辦、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公共衛生隊伍“強基固本”計劃,依托省內醫學院校、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開展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規范化培養一支具備臨床與公共衛生保健能力的婦幼健康人才隊伍。(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教育體育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基”計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省管縣用”對口幫扶提質擴面,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基層下沉。支持鄉村振興省級重點幫扶縣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的鄉鎮衛生院招聘大專及以上學歷醫學類專業畢業生,落實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強化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擴大全科醫生隊伍。推進農村衛生人才定向培養,鼓勵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教育。落實鄉村醫生補助政策,保障鄉村醫生合理收入和各項待遇。實施好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對口培養和州級衛生健康單位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基層計劃,采取對口專業研修學習、“導師+助手”、“師帶徒”等方式,幫帶基層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業務骨干。(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州教育體育局、州委編辦、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實施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技能培訓計劃,開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技、藥、護等衛生人員和鄉村醫生適宜技術全員培訓,著力提升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財政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十)實施“新愛衛”工程,推進社會健康綜合治理

鞏固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開展國家衛生城鎮提標升級。接續實施“綠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鍛煉、管慢病、家健康”專項行動,培育健康細胞,打造至少1個高質量健康縣城。人均預期壽命、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等核心健康評價指標逐年提升,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全面提高。一體推進健康縣城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責任單位:州衛生健康委、州文明辦、州教育體育局、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市場監管局、州婦聯,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構建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抓衛生健康工作的責任體系,健全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將各縣市、州級有關部門推動實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實施情況納入全州綜合績效考評,納入縣市黨委、政府述職評議和督導評估,壓實各方主體責任,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二)深化體制改革。深化“三醫”聯動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鞏固提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醫療服務價格的結構性調整,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速擴面,落實好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醫保報銷政策,加大醫保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傣)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科學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充分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切實保障醫務人員合理待遇。

(三)強化統籌推進。各縣市、有關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責,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大三年行動方案實施力度。州衛生健康委要發揮行業主管作用,加強溝通聯絡;州級有關部門要加大服務力度,靠前主動協調服務;各縣市要落實主體責任,認真組織實施,確保三年行動計劃責任落實、任務落實、工作落實。

(四)加大投入力度。各縣市人民政府要切實落實醫療衛生投入保障責任,支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醫療衛生領域,調動社會辦醫積極性,引導全社會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州級加大資源統籌力度,統籌保障按照國家和省部署安排和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需新增的重大項目。

(五)強化項目管理。州級各部門和各縣市要加強向上匯報爭取力度,合理編報項目計劃,力爭更多的項目在德宏落地實施。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原則,高效率推進項目實施,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750號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dipsdelectus.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