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政策文件
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2021年三亞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2/07 信息來源:查看

各區衛健委、委直屬各醫療衛生單位:

??? 現將《2021年三亞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印發給你們,供參考。

?

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2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2021年三亞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一、衛生資源

(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21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530家,其中:綜合醫院19家,中醫醫院3家,中西醫結合醫院1家,專科醫院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家,鄉鎮衛生院10家,診所、衛生所、醫務室等291家,門診部61家,村衛生室103家。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2家。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家,婦幼保健院1家,皮膚性病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1家,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醫療急救中心1家,三亞市健康教育所1家等。

其它衛生機構2家,其中三亞市麻風病防治中心1家,海南睿諾血液透析中心1家。(見表1)

表1醫療衛生機構及床位數

(二)醫療機構床位數。2021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937張,其中:醫院床4253張(占86.1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84張(占3.72%),婦幼保健院床位500張(占10.12%)。與上年比較,床位減少439張,其中:醫院床位減少448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9張(見表1)。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20年(按常住人口103.14萬人計)的5.21張減少到2021年(按常住人口105.61萬人計,下同)的4.67張。

(三)衛生人員總數。2021年末,全市衛生人員總數10200人。

衛生人員總數中,衛生技術人員8497人,其他技術人員457人,管理人員725人,工勤技能人員767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194人(其中,執業醫師2867人),注冊護士4047人。其他人員數見表2、表3。

衛生人員分布:醫院6142人(占60.2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020人(占29.60%),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006人(占9.86%),其他衛生機構32人(占0.31)。

2021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02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3.83人。

表2衛生人員數

表3各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數(人)

(四)醫療衛生機構收支。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費用343367.1萬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9045.6萬元,其中:業務活動費278399.9萬元,單位管理費用49277.4萬元,藥品費73176.7萬元,人員費用121213.2萬元。2021年全市衛生總收入355422.8萬元,比上一年增加了6081.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84446.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58.1萬元,事業收入257591.1元。(見表4)

表4醫療衛生機構收支情況表(萬元)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人次。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5594043人次,比上年增加1040789人次(上升22.85%)。2021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5.29次。

2021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3192706(占57.07%),其中綜合醫院2663176人次,中醫醫院404284人次,中西醫結合醫院11760人次,專科醫院113486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01009人次(占28.61%),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0375人次,衛生院419221人次;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00328人次(占15.19%),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692525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239595人次,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108665人次(見表5)。

2021年全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4064995人次(占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72.66%),民營醫療衛生機構1529048人次(占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27.33%)。

2021年全市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量559596人次,比上年增加127629人次。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10%,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0.52個百分點。

表5醫療服務工作量

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122170人,比上年增加10849(上升9.74%)。2021年每百居民住院11.56人。

2021入院人數中,醫院99769人(占81.66%),其中:綜合醫院90155人,中醫醫院8707人,專科醫院907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院)859人(占0.7%);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市婦幼保健院)18152人(占14.85%)。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人數增加8559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院)入院減少360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入院增加1261人(見表5)。

醫院中,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106541人(占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的87.2%),民營醫療衛生機構15629人(占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的12.79%)。

(二)醫院醫師工作負荷。2021年,全市醫療機構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2人次和住院1.0床日,其中: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3人次和住院1.6床日(綜合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9人次和住院1.8床日,中醫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6.2人次和住院1.2床日,專科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3.4人次和住院0.5床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日均擔負診療5.7人次;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2.0人次和住院0.9床日(見表6)。

表6醫療機構醫師擔負工作量

(三)病床使用。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使用率64.92%,其中:醫院病床使用率為68.13%,(綜合醫院病床使用率為72.14%,中醫醫院病床使用率為58.64%,專科醫院病床使用率為30.6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院)病床使用率為36.87%;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病床使用率為46.33%。與上年比較,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使用率上升1.62個百分點,醫院病床使用率上升1.55個百分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使用率上升17.99個百分點,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病床使用率降低1.75個百分點。

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8.7日,其中: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8日,(綜合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4日,中醫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13.0日,專科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12.4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1.6日;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4.7日。與上年比較,醫療衛生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縮減0.3日,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縮減0.2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縮減1.4日;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縮減0.1日。(見表7)

表7醫院病床使用情況

三、農村衛生

(一)城鎮居民醫療。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區均參加了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口數達459087人。

2021年度籌資總額達5.6億元,人均籌資860元,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出72086萬元;補償支出收益289362次。(見表8)

表8城鎮居民醫保情況

(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2021年底,三亞市全市4個行政區和一個育才生態區共設有衛生院10個,床位144張,衛生人員71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27人)。與上年比較,衛生院床位數減少6張,衛生人員增加42人,衛生技術人員增加2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增加12人,注冊護士增加28人)(見表9)。

表9衛生院醫療服務情況

2021年底,全市92個行政村共設103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覆蓋率達100%。村衛生室中,執業(助理)醫師61人、鄉村醫生74人。與上年比較,人員總數增加3人(見表10)。

表10村衛生室及人員數

(三)農村醫療服務。2021年,全市衛生院診療人次為419221人次,比上年增加72130人次;入院人數859人,比上年減少360人。2021年,醫師日均擔負診療9.0人次和住院0.3床日。病床使用率36.8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1日。與上年相比,病床使用率上升17.99個百分點,平均住院日增長0.1日。(見表9)

四、社區衛生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21年底,全市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3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數量增加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471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74人,增長18.63%。

(二)社區醫療服務。2021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人次為140375人次。與上年相比,診療人次增加62680人(見表11)。2021年,平均每個中心(站)年診療量7798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4.6人次。(見表11)

表11社區衛生服務情況

五、病人醫藥費用

(一)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門診病人次均診療費用為184.3元,比上年減少22.3元,下降10.79%。其中:醫院門診病人次均診療費用為229.9元,比上年減少34.7元,下降13.1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病人次均診療費用為62.4元,比上年增加3.3元,增長5.58%;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門診病人次均診療費用為227.0元,比上年減少9.5元,下降4.01%。

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11533.2元,比上年增加51.1元,增長0.44%。其中:醫院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12877.7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長0.97%;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院)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2493.6元,比上年增加149.1元,增長6.3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6724.1元,比上年增加68.4元,增長1.02%。(見表12)

表12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

(二)藥費占醫療費用比重。202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門診病人次均醫療費中,藥費67.4元,占36.57%;藥費比上年減少6.1元,藥費比重上升1個百分點。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中,藥費3140.6元,占27.23%;藥費比上年減少10.5元,藥費比重降低0.21個百分點。

六、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情況)

2021年各醫療衛生單位和三亞市公民到其他省、市縣就診后從當地醫療單位報告的病例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匯總,共報告我市法定傳染病17種,總發病數為4916例,發病率為476.64/10萬,報告死亡病例3種,共5例,死亡率0.48/10萬。與2020年相比,發病率上升2.96%,死亡率下降57.98%。

2021年全市無甲類傳染病報告。

2021年報告乙類傳染病共12種2442例,病例數占法定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49.67%,發病率為236.77/10萬,與去年相比,發病率下降16.51%,報告死亡病例共3種5例,死亡率為0.48/10萬,與去年相比,死亡率下降57.98%。

2021年報告丙類傳染病5種2474例,病例數占法定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50.33%,發病率為239.87/10萬,與去年相比,發病率上升33.73%。無死亡病例報告。

表13三亞市2021年傳染病報告發病及死亡數

七、婦幼衛生

(一)婦幼保健。2021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8.19%,產后訪視率98.12%。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增加0.34%、產后訪視率上升2.71個%(見表14)。2021年住院分娩率100%,比2020年上升0.02%。2021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0.66%,比上年上升2.03%。

表14孕產婦及兒童保健情況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021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52‰,嬰兒死亡率2.28‰,新生兒死亡率1.32‰。與上年相比,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有所下降。(見表15)。

八、衛生監督

(一)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工作

2021年,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三亞市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落實協同監管責任開展工作,市發改委制定了《三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8-2022年)》,綱要中“推進重點領域誠信建設”內容涵蓋了醫療衛生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工作;市公安局依法查處各類擾亂醫療秩序、傷害醫務人員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已辦理涉醫案件2起;市委人才發展局按比例隨機抽查來自市婦幼保健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6家醫院共20份申報材料,均符合2021年度衛生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材料要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檢查藥械經營企業800多家次、醫療機構300多家次,未發生藥械安全事件,共抽驗藥品141批次,目前未收到不合格檢驗報告;市委網信辦共檢測到7條涉醫療美容相關輿情信息,其中媒體報道2條,均已轉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辦理;市郵政管理局共檢查寄遞企業172家次,立案15起,其中涉及三項制度立案6起,處罰金額6萬元,未發現收寄假藥、劣藥等行為;三亞海關共實施目的地查驗21批次,其中醫療設備3批次,發現異常1批次。先后組織開展了15輪專項打擊行動,立刑事案件偵辦套購走私離島免稅品系列案件64宗,立行政案件97宗,辦結精神類藥品行政案件共8宗,查獲精神類藥品684粒。

(二)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工作

2021年,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三亞市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工作實施方案》,并組織舉辦了“2021年三亞市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培訓班”,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行培訓。市、區兩級衛生健康委結合醫療機構自查報告內容,開展自查整改落實檢查共274戶次。全市衛生監督協管員開展醫療機構巡查共576戶次,下達整改意見書155份,移交違法違規線索21起,其中涉嫌非法行醫事件7起。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展專項檢查30次,檢查醫療企業40余戶次。

(三)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

為進一步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統一安排部署,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三亞市2021年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執法專項檢查工作方案》、《三亞市2021年抗(抑)菌制劑類消毒產品專項檢查工作方案》,指導各區衛生健康委加強與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協同合作,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開展檢查。2021年,我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48人次,執法檢查醫療機構116家,消毒產品銷售使用單位23家,下達整改意見書86份,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立案查處醫療機構13家,給予警告11家,停業整頓5家,總計罰款7000元的行政處罰。

(四)打擊非法行醫工作

2021年,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七部門開展聯合檢查12次,巡查醫療企業580余家次,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200余份,約談全市醫療美容機構24家并簽訂醫療美容機構依法執業承諾書。針對非法行醫行為,專門成立了暗訪隊伍,從“天眼”等平臺查詢“生活美容工作室、皮膚護理中心、養生館和美容美甲店等”可能涉及非法醫美的場所機構,對60家相關單位開展明察暗訪,場所涉及小區、市場、寫字樓、商鋪。目前,出動暗訪人員100余人次,車輛20余車次,暗訪個體診所60余戶次,各類廣場(公園)10余次。處罰非法行醫案件11宗,沒收診療藥品、器械15箱(件),罰沒款金額54余萬元,其中:移送公安機關3宗。在日常監管中重點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食品等產品質量進行監管,檢查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等場所發布的廣告,打擊違法違規廣告以及虛假宣傳行為,對無照經營的醫療機構依法處置,并通報相關部門。共檢查醫療機構232戶次,藥品經營企業687戶次,化妝品經營單位163戶次,移交涉及醫療衛生相關案件6宗,辦理違法廣告類案件1宗,罰款20萬元。

(五)醫療美容專項檢查開展情況

2021年8月,我市七部門聯合印發了《三亞市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三衛〔2021〕154號),在全市范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醫療機構23家,其中醫療美容專科醫院2家,醫療機構美容科室6個,醫療美容門診部10家,醫療美容診所5家。重點排查居民生活小區5處、非醫療美容行業156家,其中生活美容機構122家,美發機構34家。市市場監管局移交藥品類案件線索1宗,醫療器械類案件線索2宗,辦理違法廣告類案件1宗,罰款20萬元。

(六)應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監督檢查工作

2021年,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各區衛生健康委在全市范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人員254余人次,車輛74余車次,檢查醫療機構23家次,藥品經營企業136家次,醫療器械批發企業6家次,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90家次,巡查各類廣場、公園、超市、場所等10余次;對我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三亞福音婦產醫院等共10家主要醫療機構進行重點檢查,均未發現非法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行為;在海南日報、百度等報刊、網站搜索及對2021年網絡輿情進行梳理,未發現“違法違規應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相關輿情。

(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

市衛生健康委與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共同開展2021年度衛生健康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1、公共場所衛生共抽查424家單位,監督完成418家,因單位注銷無法完成監督4家,單位關閉2家。其中存在問題43家,責令整改43家,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40份,立案處罰7家,罰款金額14060元。

2、醫療衛生共抽查59家單位(含醫療機構41家,婦幼健康18家),監督完成59家。其中存在問題6家,責令整改6家,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6份,立案處罰2家,罰款金額10000元。

3、傳染病防治共抽查23家單位(含傳染病防治22家,血液安全1家),監督完成21家,單位關閉2家。其中存在問題5家,責令整改5家,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4份,立案處罰1家,罰款金額2000元。

4、職業放射衛生共抽查9家單位,監督完成9家。其中存在問題6家,責令整改6家,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6份,立案處罰2家,罰款金額1000元。

5、學校和生活飲用水衛生共抽查42家單位(含學校38家,生活飲用水4家),監督完成41家,關閉1家。其中存在問題4家,責令整改4家,下達行政執法意見書4份,立案處罰1家,罰款金額5000元。

注解:

(1)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其他機構;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包含農墾系統醫療衛生機構,不包含部隊系統醫療衛生機構。

(2)公立醫院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辦的醫院。

(3)民營醫院指公立醫院以外的其他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臺港澳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

(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醫務室、衛生所。

(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包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健康教育機構、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機構、衛生監督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心。

(6)政府辦指衛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兵團等行政部門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

(7)衛生人員包括衛生技術人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其他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技能人員。按在崗職工數統計,包括在編、合同制、返聘和臨聘半年以上人員。

(8)衛生技術人員包括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藥師(士)、技師(士)、衛生監督員(含公務員中取得衛生監督員證書的人數)、其他衛生技術人員。

(9)執業(助理)醫師指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且實際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員,不含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但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10)注冊護士指取得注冊護士證書且實際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不含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但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750號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dipsdelectus.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