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2日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舉行的2018年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支援西藏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特別是17個對口援藏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單位的支持下,“十三五”以來,西藏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重點人群健康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西藏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2.48%,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02/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0.38‰,已實現332種“大病”不出自治區、1914種“中病”不出地市,危急重癥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90%,為實現“兩降、一升、三不出” (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幼兒死亡率、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大病不出區、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的總體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中央專項資金支持逐年增加。“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累計投入31.9億元支持西藏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央專項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9.8億元支持西藏149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項目建設。
智力援助進一步強化。傾斜人才政策項目,允許西藏劃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地方聘任標準和護士執業資格地方合格線。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和培訓工作。加大對西藏傳染病防治工作支持力度,傳染病疫情監測系統不斷完善,傳染病防控隊伍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大幅提升。藏醫藥傳承與人才培養加快。
精準施策,西藏重點人群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將農牧民醫療制度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515元;傾斜有關補償政策,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平均達到80%左右;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新增政府投入5000萬元,專項用于包蟲病患者手術費用補償;全面實施大病和慢性病分類救治,對包蟲病等9類15種疾病實行專項救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覆蓋農牧區貧困人口,對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規范管理服務。加強婦幼健康工作,大力開展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等項目;在全區74個縣實施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部分縣實施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累計為7.5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將西藏納入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省份,為貧困患病兒童提供醫療費用補助。
創新幫扶機制,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深入推進。截至目前,累計選派了519名專家進藏開展工作。在組團支援專家幫扶下,當地醫院患者滿意度達到90%以上;內地醫院以“院包科”的形式幫助受援醫院建設重點科室,建設打造心血管內科、婦產科、兒科、骨科等重點科室164個,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覆蓋較為廣泛的科室體系。拉薩市人民醫院等3家醫療機構,順利完成三甲醫院現場評審。8家受援醫院門診量、手術量、住院量呈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