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耗占比” 基層醫療或成耗材潛在藍海
???? “降低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簡稱耗占比),很多企業感到壓力山大,其實慌的人應當是那幫子搞藥的,降低藥占比對他們影響才是真正的大。”
?
當前,有這么一種觀點在業界傳播。持此觀點的人認為,國家降低耗占比,現階段對醫療器械而言,其實影響不大,這個你大可不必驚惶失措。只是不少人還不明白這其中的“玄機”所在,所以才會慌里慌張。
?
他們還舉了很好的例子,如湖北省部省屬的14家醫院2016年耗材占比的數據情況:
?
機構名稱 |
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元) |
2016年 |
同比增幅(%) |
總??? 計 |
18.71 |
-1.65 |
同濟醫院 |
19.92 |
-0.20 |
協和醫院 |
19.91 |
-0.21 |
梨園醫院 |
12.66 |
-1.28 |
省人民醫院 |
16.80 |
-8.67 |
中南醫院 |
22.87 |
2.13 |
省口腔醫院 |
23.03 |
2.33 |
省第三人民醫院 |
16.26 |
-17.90 |
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
13.57 |
-3.71 |
省中醫醫院 |
11.47 |
4.16 |
省婦幼保健院 |
14.28 |
-2.39 |
省腫瘤醫院 |
11.79 |
6.70 |
武科大附屬天佑醫院 |
12.82 |
2.71 |
省榮軍醫院 |
10.34 |
-5.04 |
省直屬機關醫院 |
2.47 |
18.53 |
?
看吧,在這14家醫院中,只有兩家醫院的耗占比超過了20%,最高的也才23.03%,最低的只有2.47%。,平均數是15.13%,明顯低于20%的目標。
?
大醫院尚且如此,小醫院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大醫院用各項醫療設備齊全,可用的衛生材料才多,耗占比自然高一些;而中小醫院由于醫療備件所限,可用的衛生材料少,占比自然就更少了,不少基層醫院耗占比,估計連1%都不到。
?
事實都是這樣的嗎?
?
我們知道,衛生材料費主要包括衛生耗材、化學試劑、血液、氧氣、其他等,衛生材料支出不但包括能收費的耗材,也包括不能收費耗材。
?
2015年5月,國辦印發了《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在2017年將藥占比控制在30%以下,100元醫療收入中耗占比控制在20%以下。
?
這個,就是降低耗占比的歷史源頭。在這個文件之下,一部分醫院開始了降低耗占比的行動。
?
特別是今年2月,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安徽省縣級市天長市將耗占比降低到了9%,賽柏藍器械第一時間也以《醫改新明星!耗占比逆天了》為題進行了分析報道,可以說這是降低耗占比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了。這個事情,也讓醫療器械同仁感到巨大壓力,甚至對未來感到“恐慌”。
?
我們來看看上面提到的湖北這14家醫院,在2015年的數據中,有8家耗占比超過了20%的。因為武漢是醫改試點城市,歷經改革之后,2016年耗占比超過20%的降到了2家。可以看出,多數醫院的耗占比原來是超過20%的。
?
另據臺州市腫瘤醫院、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陳玲夫、王戟鋒、王恩雨等人撰寫的《百元醫療收入中衛生材料消耗的現狀分析及控制措施》一文稱,本地區各醫院耗占比如下:
?
市第一民醫院為27.4%,市第二人民醫院為25.75%,市第三人民醫院為24%,市中醫院為24%,市婦幼保健院21.6%;鄰近某市,第一人民醫院為27.56%,第二人民醫院為24.36%。
?
《現代醫院管理》2016年第4期《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分析的實踐應用》一文中,有對一家醫院的經營數據進行了分析,其中有提到該院2012年-2014年耗占比從35%降到了34.03%。可見,該數據比20%還是高出了一大截。
?
同樣可以看出,在未進行改革前,多數大醫院的耗占比都是超過20%的。
?
降低耗占比,對高值耗材沖擊最大
?
賽柏藍器械認為,國家提出降低耗占比到20%以內,肯定是有事實依據的。如果多數醫院的耗占比都沒達到20%,那這一“控費”目標早被人恥笑了。雖然沒有更具體的數據支持,但我們認為,多數大醫院耗占比是遠遠超過20%的,這毋庸質疑。
?
在少量醫改試點城市的少量醫院,歷經控費之后,目前耗占比可能已經降到了20%以內,但大多數仍未達標。這給未來的耗占比降低仍然留有空間。
?
另外,在衛生材料中,高值耗材占比通常達到百分之五六十,有的甚至高達80%。可見,降低耗占比,高值耗材受到的沖擊無疑是最大的。
?
如上述提到的臺州、溫嶺5家醫院各業務科室中,手術室、麻醉科的耗占比都是最高的,一般都超過了40.4%,最高的達到51.4%。檢驗科也都超過了30%,最低33.9%,最高38.9%。耗占比第三高的是放射科,也都超過了20%,最低21.5%,最高27.1%。
?
占比高,自然也就意味著降幅空間大。從上述數據看,未來在手術室、麻醉科、檢驗科、放射科中銷售的高值耗材降低占比的可能性最大。你,在這個體系中嗎?
?
醫院科室中,耗占比相對較高的應該至少還有骨科、“種口牙等于買寶馬”的口腔科等。與之相對應的,骨科醫院和口腔醫院這樣的專科醫院,其耗占比也普遍高企。
?
基層或成耗材潛在藍海
?
唯一可能普遍提升耗占比的,可能是基層中小醫院。
?
由于藥占比無論在大醫院、還是小醫院中,幾乎都超過了30%,降低藥占比及全國推行藥品零加成政策后,醫院損失的部分需要從其它途徑補回來,財政補貼是一部分,醫院節省、創收是另一部分,創收中提升耗占比是一項秘密的措施,只要不超過20%就說得過去。從這個角度看,耗占比在某些中小醫院可能還會提升空間,意味著醫用耗材在基層市場還有上升的空間。
?
另外一個原因是:作為降低耗占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高值耗材在內的醫用耗材省級集采、跨區域聯合采購等方式,很多省份都還只針對縣級及以上醫院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量并未被強制參與進去。
?
至于更為專業的院內耗材控制管理,基層醫療機構很多沒心、恐怕也沒能力去推行。
?
這些都使得基層反而成為了耗材可能的潛在藍海。
?
最后簡單提一下,醫療收入指標包括掛號收入、診察收入、床位收入、護理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檢驗檢查收入、耗材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等。耗占比=(衛生材料支出/醫療收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