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發文,要求企業醫院加速剝離,一呼百應,河南省30家企業醫院一次性打包出手。
▍30家醫院,底價12.86億急出手
7月28日,國資委、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文件——《關于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文件要求,不到3000家企業醫院要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內從企業剝離。
?
?
這一文件被業內人士視為企業醫院要加速剝離的信號。大限將至,企業醫院剝離快馬加鞭,近日,河南省30家企業醫院被一次性打包出手。
據報道,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醫療板塊改制資產--30家醫療機構進行公開轉讓,轉讓標的底價合計為12.86億元。?
?
30家醫療機構包括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央醫院90%凈資產、永煤集團總醫院90%凈資產、河南永錦能源有限公司職工醫院100%凈資產、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14家醫療機構(包含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屬8家醫療機構)、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11家醫療機構90%凈資產、鶴壁鏈條有限責任公司衛生所100%凈資產、鶴壁煤業機械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門診部100%凈資產及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煤礦醫院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資產。
此外,還有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90%凈資產和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處醫院100%凈資產。
30家企業醫院之所以急著出手是因為企業實在扛不住虧損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河南能源”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虧損了5個多億,集團營收能力下降。對于企業醫院這樣的非營利性板塊,集團選擇“甩包袱”。
據“河南能源”公告內容:若在公告期內征集到兩個及以上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時,將采取拍賣方式確定受讓方。屆時,將由出價高的一方獲得這30家醫院的轉讓權。
▍部委多次發文力促企業醫院剝離
早在2002年,在原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意見》指導下,國有企業醫院曾經進行了一輪大規模、集中式的改制與剝離,到新醫改方案出臺之前的2008年,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已經數量減半。
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2018年年底前要完成企業辦醫療、教育機構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2017年7月28日,國資委、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的文件——《關于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文件要求,幾千家企業醫院要在不足一年半的時間內從企業剝離。?
?
這一《指導意見》是以國務院通知配套文件的身份出臺,被業內人士視為企業醫院加速剝離的信號。
▍接盤企業醫院,藥企分外搶眼
根據有關數據,截至2015年,全國國企醫院數量在3000家左右。在政策壓力下,可以預見企業醫院剝離將迎來一波高潮。
但是,對于眾多接盤方,企業醫院既是“大肥肉”,又是“燙手山芋”。
“沒有實力玩不起,醫療服務本身就有投資量大、周期長、回報慢的特點。”有業內人士表示,能同時達到上述條件的企業并不多。
舉例來說,前段時間,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對收購主體就提出要求--中國500強或行業100強,總資產30億元以上,從事醫療、醫藥等相關行業的實體企業,股權投資不低于10年。
龍煤集團則要求收購主體實際控制時間10年以上,全員接收。
雖然燙手,但是強勢資本對于企業醫院追捧的熱情依舊不減。
有業內人士表示,朝陽產業的屬性、醫院牌照的稀缺、品牌和醫療資源的沉淀、龐大的剛性市場需求,都讓改制中的國企醫院走上風口,成為資本追捧的對象。
2017年3月,復星醫藥集團聯合泰康保險集團出資10億元,與徐礦集團共同出資組建淮海醫院管理集團,對徐礦集團所屬全部19家醫療機構整體進行重組。
華潤醫療集團先后參與武鋼總醫院、淮北礦工總醫院、徐州礦山醫院等國企醫院改制。
中信產業基金控股新里程醫院集團,繼與安鋼集團合作,參與安鋼職工總醫院改制后,又戰略投資天鐵集團的職工醫院天鐵醫院。
北大醫療產業集團通過股權合作模式參與山西潞安集團總醫院改制,收購齊魯石化醫院集團中心醫院及旗下四所分支醫院、三家衛生所,又與山東能源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參與棗礦集團下屬四家醫院的改制。
康美、復星、貴州益佰等藥企在并購企業醫院的舞臺,表現格外亮眼。不難預見,一旦,企業醫院全部剝離,在群雄割據的醫院市場,藥企控股的醫院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屆時,產業鏈延伸到醫院的藥企,其境況興許大不相同。而那些還沒有布局醫院的藥企又將如何出招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