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固本培元”激發護士積極性
? 截至2016年年底,浙江省有在職注冊護士174486人,比2008年增加了近10萬人,醫護比例為1∶1.04,每千人口護士數達到3.12人。自2013年以來,浙江省在調整護理價格、提升人員待遇、提高護理能力等方面發力,增加了護理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
? 據了解,2013年,原浙江省衛生廳等6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全省護理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改善護理人員編制配置、合理調整護理技術勞務價格并提高一線及高年資護理人員待遇、完善內部激勵評價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針對一線夜班護士專門設立臨床護理津貼;對滿30年護齡退休人員參照省級勞模優待政策,按基本工資的100%發放退休費。
2016年,浙江省人社廳、財政廳、衛生計生委聯合出臺《關于提高兒科醫生、護士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護士上浮2級薪級工資。
“浙江將理順護理價格列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較大幅度提高護理費、治療費等相關收費標準,調整后的費用全部納入醫保報銷。”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徐潤龍舉例,該省等級護理費從5元/日~8元/日統一提高到20元/日,新生兒護理費從10元/日提高到23元/日,精神病護理費從15元/日提高到35元/日,護理費總體水平較原收費標準提高了1倍~1.5倍。
徐潤龍介紹,近年來,浙江還將護理人員配備情況作為醫療機構設置審批、醫院等級評審、院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護理人員增加速度明顯快于床位數和醫生人數的增加速度。同時,該省大力加強護理人員在職教育,率先在急診、ICU、腫瘤、母嬰等8個護理專業開展專科護士培訓,并逐步拓展到16個專科護士領域。目前,已有3000名專科護士經培訓結業,成為各單位護理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專家點評
護理事業創新發展的根基是要有一支穩定的護士隊伍,而要增加護理崗位吸引力,不能僅靠增加護士總量,而要想方設法地激勵護士,提升護士待遇,確保護士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浙江省通過提升人員待遇、調整護理價格、加強在職教育和培訓,悉心培育護理隊伍,這些“固本培元”的做法,對護理同行有很強的示范效應。
浙江經驗的最大看點,在于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提升護士薪酬待遇的好政策。而這些政策的背后,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有了省委、省政府牽頭調查和研究,才催生了許多全國首創、頗受護理同行矚目的措施。比如,對滿30年護齡的退休人員,按基本工資的100%發放退休費,突破了多數地區護士退休后基本工資“打折發放”的現狀,回應了這一業內呼吁多年的問題。
浙江經驗的另一大看點,是將護士隊伍建設與護士職業發展、價值實現緊緊結合在一起,通過加大專科護士培養力度、開設護理專科門診,讓護士在專業領域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這樣一來,護理人員便有了更加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