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藥品領域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規范性政策的逐步到位,醫用耗材必然成為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另一個突破口。所謂不破不立,價格嚴重虛高、流通環境混亂、加重患者負擔,醫用耗材身上的“毛病”確實到了必須治一治的時候。但因為醫用耗材本身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面對陳病積疴的復雜現狀動刀改革,必須首先做好基礎性調查,確保改革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不能“倒掉洗澡水也倒掉了孩子”;同時,必須跟進三醫聯動改革,真正實現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重構。
醫用耗材有水分毋庸置疑,但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在確保生產、流通領域合理利潤的前提下,各類醫用耗材的實際價格理應在什么水平?在醫用耗材的臨床使用中,哪些情況屬于過度使用?過度使用的比例有多大?這些都不能是一筆糊涂賬,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做大量準確的基礎調查??梢韵胂?,調查的過程必然面臨種種困難,但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施策。
必須指出的是,社會輿論應理性、客觀看待醫用耗材消耗量的增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患者的醫療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醫用耗材必然存在產品更新換代、消耗量合理上升的空間。開展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整治的是因醫療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臨床不合理使用,因價格體系不透明滋生的非法“帶金銷售”和駭人的虛高價格;相關改革政策的制定,應在實現擠壓耗材領域水分、滿足和保障患者合理治療需求的同時,實現對臨床新技術開展的支持和鼓勵。
最后,在醫用耗材領域動刀不是為整治而整治,三醫聯動改革必須持續跟進。擠壓耗材水分而產生的空間,應及時被“干貨”所補充。在做好精準測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獲得廣大醫務人員的支持,實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騰籠換鳥”的初衷和目的。這無疑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具備進一步協調聯動的改革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