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短短一句話,就是政府對醫衛界的諄諄囑托,也是我們肩上的重任。”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的這句話,說出了醫衛界代表、委員的心聲。
早篩早診早治很重要
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仍在上升,占比分別接近全球的1/4和1/3;癌譜兼具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雙重特征,我國正面臨巨大的腫瘤防治壓力。
根據國家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2015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數為429.2萬、新發癌癥死亡病例數為281萬,而且發病與死亡人數都在持續增長。“主要惡性腫瘤的相關數字更讓人不安。”王貴齊介紹,以消化腫瘤為例,我國每年新發病例數約為153.3萬,占所有惡性腫瘤的35.7%。
王貴齊指出,美國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出現下行拐點,總結其成功經驗,唯一可以確定的因素就是預防、篩查和早診早治,“這是我國在開展癌癥防治攻關的過程中,必須下大力氣推進的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葛明華表示,很多患者因對癌癥本身認識不足、盲目恐懼,對放化療等治療手段產生抗拒,常常拖到晚期癌癥轉移全身,醫學干預已回天乏術。以浙江省腫瘤醫院為例,收治的患者接近2/3是中晚期或合并嚴重并發癥、伴隨病的患者。
王貴齊表示:“我國消化道腫瘤的早診率目前不足10%,如果廣泛實施預防、早篩和早診早治政策,以現有的技術,將此類疾病的早診率提高至30%~50%并不困難。”
消化內鏡檢查是發現和診斷早期消化道癌最可靠的手段。全國人大代表、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疾病院院長庹必光表示,有報告指出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僅為9.5%,遠低于日本、韓國的水平。我國可借鑒日本的經驗,先在高發地區對50歲以上人群由國家財政支持進行免費消化內鏡篩查,將高危人群列入慢性病隨訪及管理,再逐步全面實現對40歲以上人群進行免費的消化內鏡篩查。
前沿技術研究比肩國際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介紹,2017年年底,李克強總理視察該院時,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非常感興趣。“這是腫瘤治療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目前僅在美國批準上市兩款產品。”胡豫說,目前全球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約1/3的臨床試驗集中在我國,“癌癥治療新技術的探索已能夠比肩國際頂尖水平”。
胡豫表示,細胞免疫治療是未來腫瘤治療的方向,但對腫瘤實施精準打擊,需要基礎研究幫助找到更多的精準靶點。
作為一直專注于泌尿系腫瘤治療的外科醫生,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邢念增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的癌癥手術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以前列腺癌為例,此前常用的開放式手術,時間較長、術中出血量多,而且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長;如今手術大部分都在腹腔鏡下進行,創口小、術中出血很少,患者術后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癌癥防治攻關就是技術不斷改進和積累的過程。”
邢念增表示,我國腫瘤治療領域的微創外科技術近年來獲得了非常大的進展,“比如膀胱癌根治手術,已經可以實現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由邢念增首先開展的這一術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實現了腔鏡下膀胱重建,這種新膀胱構建方式也被國際上稱為“邢氏新膀胱”。
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正在我國得到越來越多的普及。邢念增介紹,ERAS理念是指通過全面優化的圍手術期處理及治療方法,采取一系列規范化的措施和疼痛管理方法,最終實現外科手術患者少疼痛、低風險、快速康復。他說,新技術、新理念的不斷發展和融合應用,使我國在部分腫瘤外科治療領域的技術攻關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防治攻關需更多協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診療部主任楊宇飛表示,中醫藥是我國腫瘤治療領域的獨特優勢,針對其臨床價值的研究同樣需要開展科研攻關,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相關科研工作已經展開。”楊宇飛介紹,2017年,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參與了科技部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大專項項目——胃腸惡性腫瘤二級預防協同化療抗轉移復發的中醫藥方案循證評價研究。該研究由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的6家中醫醫療機構,針對脾虛這一發病機理,就中醫藥在癌前病變中的逆轉作用、化療期間的協同作用、抗轉移復發中的康復作用等方面,開展多中心隨機大樣本研究。
“希望能夠拿出過硬的證據,進而推動國家拿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腫瘤治療方案,使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楊宇飛介紹,我國在肺癌等其他癌癥領域同時布局了類似的科學研究。
“癌癥防治攻關同樣需要醫保支持。”王貴齊表示,日本、韓國、美國等同樣是消化道腫瘤的高發國家,這些國家將醫保部分資金專門用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醫保資金要鼓勵對主要惡性腫瘤進行規范的篩查及早診,對于確診患者,其后期治療中,醫保資金在現有支付比例的基礎上再明顯提高;同時獎勵主動進行腫瘤預防、篩查及早診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全科醫生。”王貴齊說,在這種政策的引導下,全社會將形成惡性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的氛圍。
王貴齊說,惡性腫瘤的篩查和早診目前應針對我國危害與負擔嚴重的主要惡性腫瘤,且有明確的篩查及早診早治手段,循證醫學證據又證明通過篩查及早診早治可明顯降低發病率與死亡率的疾病,用較小的花費實現較大的經濟效益,提升百姓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