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學者章濱云:農村醫療問題應優先解決
????? 當人們紛紛把目光集中到城市醫療問題的時候,往往忽視了農村醫療這一更應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國有近100萬個行政村,新農合保障人口8億多,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成了農民每天面臨的難題,如何解決這一重大問題?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云認為,我國應把農村醫療問題上升到國家衛生戰略來優先落實。
??????章濱云認為,國家如果能在公平、效率/成本、質量3個尺度上,把基層衛生服務的網底工作緊緊抓在手中,就很可能是推進醫改的一項突破性工作。農村醫療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要讓全體人民普遍公平受益,首先體現在基層,體現在農村,體現在村級醫療服務體系和村級醫療保障體系,所以,國家首先應該把農村醫療上升為國家衛生戰略。
??????章濱云算了一筆帳,國家同樣花400個億,可能只能打造40家三級醫院,但如果花在鄉村醫生身上,卻可以讓100多萬村醫和13億百姓普遍受益。世界衛生組織在《初級衛生保健》一書中指出,中國的衛生資源正在往三級醫院集中,初級衛生保健面臨很大的威脅。農村醫療必須上升為國家衛生戰略,只有這樣才能讓網底鞏固。
??????如要使“村里看病不那么難”就應該把村級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作為國家衛生戰略,納入中央財政范疇,國家花小錢但能辦大事:中國100多萬個行政村,如果每個村至少配一個村醫,村民出門15分鐘就能看到全科醫生,看病就沒有那么難。其實按目前的收入水準,一個村醫工資、四金、醫療職業風險保險每月3000元,如果全由中央財政出,每年每名村醫3.6萬元,100萬個村,也就360億至400億元,僅占我國10萬多億財政收入的一個小數點后的數字,但其作用卻可使全體13多億人得到普遍公平的服務。網底做實抓實,何樂而不為?在此基礎上,順勢做好標準村衛生室建設,投入部分可讓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合理分擔,繼而下功夫做好村醫技術培訓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工作,這樣,村醫的醫療水平上去了,農民也進一步得到了實惠。?
?????如要使“村里看病不那么貴”,章濱云認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首先應當覆蓋村醫,并在村醫全科醫生基礎上,做好看門人和雙向轉診制度。村民在村里看病,每次診療費中3元至5元由新農合支付、基本藥物由新農合團購且實行共付機制,村醫績效與醫療服務新農合支付、公共衛生服務國家購買掛鉤,并與藥品、檢查檢驗徹底脫鉤。這樣可使農民在村里看病就沒那么貴,村醫積極性也得到了普遍調動。在此基礎上,建立醫保供方誘導需求與需方道德損害的監控機制,可實現有限醫保資金的高效使用。?
????章濱云最后認為,村級醫療能反映醫療民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我國城鄉差別、區域差別、經濟收入差別還很大,在考慮公共財政投入方向和二次轉移支付時,向農村和基層提供村級醫療保健服務,是醫療民生公平性的重要體現。通過村級醫療這個一線窗口,讓老百姓享受普遍可及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夠讓更多的農村居民分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成果。?
?????村級醫療能實現醫療保健的“經濟性”和“適宜性”。我國公共財政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有限,還難以實現高福利、高費用的醫療保健全覆蓋,因此必須要提高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將常見病、多發病鞏固在村、鄉等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來解決,應當是今后很長一個階段醫改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