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的CT設備市場發展趨勢座談會在上海市舉辦。會上發布的《2018年中國CT設備市場報告》指出,醫改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帶動了我國醫療機構對檢查設備需求的增長;隨著CT設備保有量逐年增加,我國每百萬人口CT設備擁有量由2013年的7.8臺,增長到了2017年的14.3臺。不過,與日本、美國的92.6臺、32.2臺相比,我國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CT設備保有量達到19027臺(不含軍隊醫院),相比2016年增長了18%,近5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16.1。由于我國各省份發展不均衡,人口數量也差異較大,每百萬人口擁有CT設備的數量也差異較大;青海、北京、吉林、遼寧4個省(市)已超過20臺,云南、海南、天津、廣西4個省(區、市)仍低于10臺,最低僅為6.7臺。
我國近5年配置的CT設備占保有總量的57%,使用10年以上的設備約占12%,大多是急需更新的單排或雙排CT。各級醫療機構承擔的診療任務不同,其對醫療設備的需求也不同;數據分析顯示,近5年我國二級醫院16排和64排CT設備保有量比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三級甲等醫院16排設備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但16排CT依然是我國保有量最多的類型。
從品牌角度分析,GE公司的產品占據我國CT設備總量的31%,其次為西門子(25%)、飛利浦(13%);國產品牌方面,東軟、東軟飛利浦合計占比11%,聯影、安科分別僅占2%和1%。從產地分析,約50%的產品是進口設備,外資企業在國內生產的占26%,本土企業生產的僅占18%。
《報告》顯示,盡管國產CT設備的總體保有量占比較低,但在新增市場份額中占有一定地位。2013年~2017年,我國CT設備市場銷量從2190臺增長到了2871臺,年復合增長率為7%;2017年的市場銷量情況顯示,GE、西門子分別以26%、19%占據著市場占有率的前兩名;國產品牌東軟、聯影分別占據了16%和9%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