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馮記溝鄉暴記春村村民杜連雄,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被查出患直腸癌,治病花了20.09萬元,在經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報銷以及民政救助等后,最終自付不到1萬元。這得益于我國實施健康扶貧的好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健康扶貧列為衛生計生系統改善民生三大行動之首,圍繞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采取超常規舉措,精準識別、精準施策,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幾年來,累計組織動員80多萬名基層衛生計生人員和扶貧工作人員,對全國農村因病致貧返貧家庭,開展逐戶、逐人、逐病調查核實,重點核查發病率高、費用高、影響生產生活能力的93個病種。為全國553萬戶因病致貧返貧家庭、734萬患病群眾,建立了健康扶貧工作臺賬和數據庫,確保健康扶貧措施建立在扎實的調研和精確的數據基礎上。
啟動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2017年~2020年,對核實核準的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實施分類分批救治,確保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
2016年,我國實現了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對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大病保險在起付線、報銷比例、封頂線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部分地區積極探索,通過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兜底、財政直接兜底、建立健康扶貧補充保險兜底等形式將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提高到90%以上。
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在定點醫療機構實行一站式信息對接和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付醫療費,極大方便了貧困患者。
全國889家三級醫院開展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對口幫扶,實現了對所有貧困縣1149家縣級醫院幫扶全覆蓋。開展人才綜合培養,在貧困地區傾斜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等項目,不斷強化貧困地區人才隊伍建設,變“輸血”為“造血”。
數說——
■260萬 截至2017年5月底,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已分類救治貧困患者260余萬人。
■67.6% 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達到67.6%,個人負擔進一步減輕。
■77.8%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開展的2016年度健康扶貧工作考核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西部22個省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戶數由707萬戶減少到445萬戶,減少37%。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農村貧困人口對健康扶貧工作綜合滿意度為77.8%,滿意度較高的四川、安徽、重慶和西藏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