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第六屆中國藥品監管科學大會(2023)在北京隆重舉行。會上,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主任孫磊帶來主旨報告,介紹深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進展以及所取得的改革成效。文字整理如下。
??自201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以來,5年時間里,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以下簡稱器審中心)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5年來,器審中心全面完成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各項任務,一個科學高效的審評機制已經形成。同時,器審中心勇于成為監管科學的先行者和踐行者,以“科學、冷靜的思維,積極、開放的態度”面對新技術的挑戰,持續鼓勵創新,打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醫療器械審評體系1.0版。
??服務保障疫情防控。疫情發生以來,器審中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展疫情防控產品應急審評,在全球率先發布核酸、抗原、抗體三大類新冠診斷產品審評要點;24小時不間斷開展審評,確保了疫情防控用檢測試劑以及重癥救治所需ECMO等治療、監測設備的質量安全和上市審批;實時跟蹤變異株對試劑盒檢出能力的影響,持續開展已上市檢測試劑檢測能力評估,為精準開展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器審中心率先建立技術審評質量管理體系,延伸覆蓋分中心所有人員和工作,強化對審評質量的控制和審評流程的管理;加快推進指導原則和審評要點制修訂,建成涵蓋風險高、數量集中、關注度高的專業領域和產品的多層次指導原則體系,覆蓋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達86.9%,全方位、多角度發揮對產品研發和技術審評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推進監管科學研究。率先將監管科學研究與審評工作深度融合,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項目,牽頭建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合作平臺和生物材料創新合作平臺,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的轉化應用;率先在醫療器械領域開展真實世界數據研究,6款臨床急需進口醫療器械產品獲準上市;對高端醫療器械裝備開展深度研究和主動支持,率先將真實世界數據引入IMDRF法規文件。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深入參與IMDRF發起的多個項目研究工作,倡導發起醫療器械臨床評價(MDCE)工作組并擔任主席,牽頭起草4項成果文件全球發布,率先實現我國主導醫療器械國際標準認可規則制定的歷史性突破;一批與審評相關的IMDRF成果文件同步轉化為審評技術指導原則和規范。
??指導推動分中心建設。將分中心建設與器審中心發展融合謀劃,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大灣區分中心順利組建運行;率先實現器審中心審評任務統一分配,并構建區域內創新產品主動服務機制。同時還持續強化器審中心文化建設。
??在系列努力下,器審中心審評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按審評時限審結率達99.7%;產品注冊審評平均用時95個工作日,同比降低2.1%,其中醫療器械第三類產品審評平均用時縮減至99個工作日。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還面臨高端設備被“卡脖子”的問題。為此,器審中心建立了審評前置工作機制,重點圍繞有可能實現關鍵技術、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可能完成國產替代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產品,建立醫療器械技術審評重心向產品研發階段前移的工作機制,全面助推產業創新發展。
??器審中心將以中國式現代化藥品監管為統領,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強化審評能力建設,助力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用械安全,著手打造現代化審評體系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