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工業園區、示范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8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2〕7號)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我市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引導和激勵養老服務機構(含城鎮居家社區、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積極轉型升級、持續優化服務,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監管重點
(一)加強登記備案監管。全面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登記備案制度。凡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在10張以上依法辦理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均需在民政部門登記備案。養老服務機構辦理備案,應當向民政部門提交備案申請書、養老服務機構登記證書、承諾書等材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備案申請人提交按照建筑、消防、食品、衛生醫療、特種設備等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標準開展服務活動的書面承諾,并向社會公開,書面承諾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民政部門要在養老服務機構備案后20個工作日內進行現場檢查,核實備案信息。對登記后開展服務但未在規定時限內備案的養老服務機構,由所在地民政部門予以提醒,并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督促備案;經督促仍不備案的,通過所在地縣(區)級政府網站、相關部門門戶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告,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并按規定予以懲戒。依法打擊無證無照從事養老服務行為,對未取得營業執照以市場主體名義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的,按照《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國務院令第684號)有關規定查處;對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服務機構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未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擅自以事業單位法人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的,按照豫政辦〔2022〕7號文件有關規定查處。(市民政局、市場監管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消防救援支隊、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日常安全監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督促養老服務機構落實安全責任,主動防范消除本機構在建筑、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特種設備等方面的安全風險隱患。住建部門要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筑使用安全檢查,督促養老服務機構及時采取修繕、更換等措施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消防部門要深入開展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整治,摸清消防安全狀況,建立隱患、整改、責任“三個清單”,全面實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養老服務機構要提請當地政府掛牌督辦、推動整改;不具備整改條件的,由當地政府依法取締、關停、撤并。鄉鎮敬老院及利用學校、廠房、商業場所等舉辦的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養老服務機構,因未辦理不動產登記、土地規劃等手續未能通過消防審驗的,由建設單位向縣(區)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市民政局提請市政府組織住房建設、自然資源、消防等部門組成聯合審驗組,共同研究、集中處置,完善消防手續。市場監管部門要指導養老服務機構落實特種設備、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養老機構特種設備日常監管,加強食品采購、運輸、加工、儲存、留樣等日常監督管理,把好食品安全關,防止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衛健部門要強化養老服務機構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防控,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依法執業、服務質量安全,對采購和使用藥品、耗材、醫療器械等相關產品進行監督管理。(市民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消防救援支隊、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從業人員監管。民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消防、衛健部門,督促指導養老服務機構通過制定員工守則、定期組織技能培訓、職業道德教育、消防演練、突發事件應對等方式,提升從業人員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職業資格監管,養老服務機構中從事醫療護理、康復治療、消防管理等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關資格。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康養培訓計劃,依托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打造“濮陽護工”品牌,加強養老護理員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及崗位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積極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激勵機制。加強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濮陽技師學院、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實施職業技能水平評價。依法依規加強對有關培訓評價組織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監管,防止出現亂培訓、濫發證現象。民政部門會同公安部門依法依規從嚴懲處養老服務機構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行業禁入措施。(市民政局、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消防救援支隊、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涉老資金監管。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以合法合規方式籌集和使用養老服務資金。發改、財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申領使用政府提供的獎補資金、建設運營資金的監督管理,定期對養老服務機構申領資金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抽查核查,依法打擊以虛報冒領等方式騙取補貼資金行為。對涉及使用財政資金的養老服務重點建設項目,加大跟蹤問效力度。加強對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承接主體、購買內容、組織實施、合同履行、資金使用等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醫保部門要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醫保基金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力度,保障醫保基金安全。民政部門會同公安、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以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詐騙信息監測和研判,做好政策宣傳和風險提示,依法打擊養老服務機構以養老服務為名的非法集資、詐騙活動。(市民政局、發展改革委、公安局、財政局、醫保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運營秩序監管。民政部門要督促養老服務機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設備、健全管理制度、優化內部管理、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養老服務機構應當在各出入口、接待大廳、值班室、樓道、食堂等公共場所和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檔案,妥善保管異常事件報告、緊急呼叫記錄、值班記錄、交接班記錄、門衛記錄、視頻監控記錄等原始資料。民政部門要會同公安、市場監管、衛健部門依法受理處置養老服務領域投訴案件。建立糾紛協商協調機制,及時化解矛盾,合理規避風險、妥善處置糾紛。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各類產品、服務的違法行為。自然資源、住建部門要嚴禁以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名義從事房地產開發,嚴禁利用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和場地開展與養老服務無關的活動;依法查處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單位未經批準改變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以及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完善養老服務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妥善做好服務協議解除、老年人轉移安置、養老機構財產處置等工作。建立養老服務質量評估制度,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并向社會公布,根據評定等級實行分類管理。(市民政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突發事件應對。民政部門要會同應急管理、衛健、消防部門督促養老服務機構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盡可能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建立完善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等工作機制。指導養老服務機構配備報警裝置和必要的應急救援設施、設備,依法制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應急演練。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處置措施,同時向突發事件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應急管理、消防、民政部門報告。(市民政局、應急局、衛生健康委、消防救援支隊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落實監管責任
(七)健全責任體系。優化政府職責體系,深化養老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度建設、行業規劃、行政執法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執法事項。發揮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定期會商共議,共同研究解決養老服務機構監管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業務指導和監管職責,實行清單式監管,明確監管事項、措施、依據、流程,監管結果要及時、準確、規范向社會公開。壓實養老服務機構主體責任,養老服務機構對依法登記、備案承諾、履約服務、質量安全、應急管理、消防安全等承擔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信用監管。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共享養老服務機構信用信息,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進行前置信用核查和事中事后監管,定期進行抽查,并將抽查結果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推行養老服務機構備案信用承諾制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依法依規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引導養老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逐步完善養老服務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信用管理制度,推動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行業信用環境。(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積極推行建立養老服務行業信用承諾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全面履行行業自律規約。加大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在市民政局網站、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公開我市現行養老服務扶持政策、養老服務機構備案和老年人補貼政策等信息,以及養老服務機構星級評定、行政處罰等行業管理信息。督促養老服務機構主動公開基本信息、規章制度、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優化養老服務投訴舉報受理流程,實行“民政牽頭、歸口負責”。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相結合,健全輿情監測和處置機制。推動形成行業充分自律、第三方專業機構共同督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新聞媒體跟蹤監督的全方位監督機制。(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保障機制
(十)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將養老服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納入年度安全生產考核范圍,對工作成效明顯的縣(區)加大政策資金傾斜支持力度。市、縣(區)民政部門要依托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同有關部門跟蹤了解、督促檢查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各部門要科學配置監管資源,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地。(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提升執法水平。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強化對行政執法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業務培訓,規范執法檢查、立案、調查、審查、決定等程序和行為,全面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推動人財物等監管資源向基層下沉,加強依法履職所需的技術、設備、經費等方面保障,推進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提高現代科技手段在執法辦案中的應用水平。(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大宣傳力度。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要求,積極開展養老服務法治宣傳教育。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監管職責、措施、工作進展情況和成效,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參與,推動形成關心、支持養老服務綜合監管,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加強輿論引導,把推動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工作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和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社會氛圍。(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2022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