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推進健康廣西行動議事協調機構、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各區直中醫醫療機構:
??? 為貫徹落實《關于開展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的通知》(國健推委辦發〔2022〕5號)要求,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健康廣西行動中的作用,健康廣西行動推進辦、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中醫藥局聯合制定了《健康廣西行動?
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健康廣西行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
推進委員會辦公室???? 衛生健康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
中醫藥管理局
2023年5月6日
健康廣西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和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健康廣西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19〕43號)及《關于開展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的通知》(國健推委辦發〔2022〕5號),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獨特優勢,促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健康廣西行動推進辦、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中醫藥局決定實施健康廣西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為實施好此項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重點圍繞全生命周期維護、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實施中西醫綜合防控,在健康廣西行動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作用。
二、活動時間和目標
(一)活動時間:3 年。
(二)活動目標。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進全過程、重大疾病防治全過程、疾病診療全過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三、活動內容
(一)提升婦幼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與中醫藥管理部門建立婦幼中醫藥工作協調推進機制,每年至少召開1次協調推進會議。在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少數民族醫醫院,下同)廣泛開設優生優育門診。在婦幼保健機構全面開展中醫藥服務,到2025年,三級和二級婦幼保健院開展中醫藥專科服務的比例達到90%和70%。發揮中醫藥在婦女兒童疾病診療和預防保健中的作用,指導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婦科、產科、兒科建立中西醫協作診療制度,推動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與中醫醫療機構聯合成立婦幼中醫藥專科聯盟,積極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將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人才納入各類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鼓勵婦產科醫師、兒科醫師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開展婦幼健康領域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引導中醫婦科、兒科領域的國醫大師、全國(廣西)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醫學術流派代表性傳承人在婦幼保健機構設置傳承工作室,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規范開展小兒推拿,支持醫護人員參加小兒推拿培訓。加大小兒推拿健康知識普及,讓家長了解小兒推拿適應癥和注意事項,傳授推廣易于家長操作的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方法。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婦女兒童食用的中藥藥膳、中藥養生茶飲等服務。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到2025年,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85%。
(二)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促進活動。發揮中醫藥壯瑤醫藥在老年人健康維護、疾病預防和治療康復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形式多樣的中醫藥壯瑤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模式,鼓勵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均與養老機構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協作,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托管或舉辦養老機構,支持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支持建設一批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推進醫養服務綜合體建設,遴選建設一批自治區級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加快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中醫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宣傳推廣適宜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狀況監測,提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素養水平。開展自治區、市級老年人中醫藥健康中心建設試點,探索完善老年人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到2025年,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
(三)開展慢病中醫藥防治活動。在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廣泛開展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病門診服務,支持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慢病防治聯盟,構建“醫院-社區一個人”慢病管理模式,對慢病患者進行全周期中醫藥健康管理。遴選推廣一批重點人群、慢性病患者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支持中醫醫院對慢病患者建立中醫健康檔案,開具中醫健康處方,從營養膳食、傳統運動方式、情志調養等方面指導慢病患者進行自我健康維護。
(四)開展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推廣活動。實施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20+10”推廣計劃,在實施好國家發布的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基礎上,再制定推廣1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建設自治區、市、縣三級中醫治未病示范中心。加強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支持開展培訓、宣傳、義診等多種形式的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推廣。鼓勵各級醫療機構開展膏方和三伏貼服務。
(五)開展“中醫進家庭”活動。支持中醫類別醫師牽頭家庭醫生團隊或者加入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個性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推進全面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中增加中醫藥服務相關內容,鼓勵對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針刺、推拿、拔罐、艾灸等非藥物療法服務,加強家庭醫生團隊中醫人員配置,對家庭醫生團隊開展中醫藥診療服務能力的技能培訓。推動中醫家庭醫生入戶走訪,宣傳中醫藥服務項目和內容,為居民提供健康狀態辨識評估、健康咨詢指導等中醫健康管理服務。
(六)開展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中醫藥干預活動。推進中醫適宜技術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試點,在中醫醫療機構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使用耳穴壓丸等中醫適宜技術,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進行早防早控。遴選一批兒童青少年肥胖、脊柱側彎干預中心,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干預試點,組織中醫藥防控兒童青少年肥胖、脊柱側彎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七)開展醫體融合強健行動。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設置運動醫學科,教授傳統體育項目,開具運動醫學中醫處方,指導康復期病人練習適合的傳統體育項目。支持中醫領域專家進入體衛(醫)融合專家庫,指導傳統體育項目科學練習,減少運動傷病。推動傳統體育項目全面融入日常生活,鼓勵社區組織開展傳統體育項目學習及有關活動,倡導每天進行半小時傳統體育項目。
(八)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聚焦“十個一批”中醫藥文化品牌建設,舉辦“中醫藥文化服務月”“名中醫八桂行”、中醫藥文化系列傳播行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知識宣教和健康講座等科普活動;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鄉村、社區和機關;推出一批節氣養生、食療藥膳、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醫藥特色技法及中醫藥防病治病等針對不同受眾的中醫藥科普視頻,推廣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技術和方法,促進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更好滿足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需求,推進中醫藥文化內涵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廣西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作為本地區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制定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召開專項活動啟動會,各市要及時提煉活動中的典型經驗和亮點,每年12月15日前報送工作總結至自治區中醫藥局和健康廣西行動推進辦。將有關工作及指標納入本地區健康廣西行動考核體系。推動和支持發揮中醫藥相關學會、協會和中醫藥高等院校的作用。
(二)開展政策探索。各地要發揮基層首創精神,積極探索有利于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和作用、支持中醫藥健康服務提供的政策機制。加快推廣醫保區域總額付費,引導醫療機構從“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探索商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有序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商業保險公司推出中醫藥特色健康保險產品。
(三)強化宣傳動員。各地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站、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作用,線上線下齊動員,使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熱愛中醫藥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