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好“乙類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工作,省醫保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特事特辦、急事快辦,助力全省“保健康、防重癥”目標完成。
預撥醫保專項資金,強運轉。
截至1月17日,全省17個統籌地區累計向收治患者較多的定點醫療機構預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專項資金4.21億元,向村衛生室預撥藥品采購資金8939.59萬元,緩解醫療機構救治及村衛生室藥品采購墊資壓力,不折不扣落實“兩個確保”要求。
建立藥耗保障機制,保供應。
及時啟動新冠治療藥品和醫用耗材應急掛網采購,實現267個抗原試劑盒產品在平臺掛網,585種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藥產品可掛網采購。每日動態監測集采對乙酰氨基酚等藥品的供貨情況,要求掛網和集采中選的29家生產經營企業繼續履行采購協議。第一時間協調供貨企業保供云南市場布洛芬混懸液21.995萬瓶,布洛芬片8.02萬盒,布洛芬注射液44.626萬瓶,并按采購平臺掛網價供貨。
提高基層報銷水平,穩待遇。
在繼續執行住院費用全額報銷政策的基礎上,實施門急診治療費用專項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基層(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與新冠病毒感染治療有關的目錄內門急診費用,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70%。1月8日至1月30日統計,全省累計結算新冠門診患者12.53萬人,醫保支付777.34萬元;累計結算新冠住院患者0.97萬人,醫保全額支付3778.55萬元。
臨時擴大支付范圍,減負擔。
將國家診療方案中阿茲夫定片等6個藥品以及我省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藥目錄中“桑菊銀翹散”等47個藥品、120個中藥飲片和43個醫療機構制劑納入醫保支付,做到“應納盡納”。新增“俯臥位通氣治療”“互聯網首診”等3個醫療服務項目,調整優化“體外人工膜肺ECMO”項目,同步明確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
優化醫保平臺功能,暢結算。
結合我省醫保經辦業務需求,對醫保信息平臺進行升級,統一全省配置,新增新冠門診、新冠住院2項醫療模塊,更新待遇政策參數,及時維護新增藥品信息,同步開通定點醫療機構業務權限,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政策解讀和系統培訓,確保“乙類乙管”要求及時、準確落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