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9〕15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衛生健康委起草了《阜陽市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誠摯邀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就《征求意見稿》積極建言獻策,您所提的意見和建議(含修改依據)請發送至市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科,請留下您的姓名、單位及聯系電話。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19年6月16日。
聯系人:王瑩瑩,聯系電話:0558-2118065,電子郵箱:ahfyswjwtgb@126.com,傳真:0558-2551920,郵寄地址:阜陽市雙清路26號,郵編:236025。?
?
阜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9年6月11日
??
?
阜陽市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
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9〕15號)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深化綜合醫改工作決策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及全國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加快推進健康阜陽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保障人民健康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切實推動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度整合縣域醫療服務資源,有效融合公共衛生資源,促進縣鄉一體、鄉村一體管理,進一步密切醫共體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機制、高效運行管理機制,全面推動縣域醫共體向緊密型過渡和發展,重構和升級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醫療衛生服務上下貫通,醫療和預防有效融合,整體提高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二、總體要求
阜南縣、臨泉縣、太和縣、界首市在全省統一部署下,按照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兩包三單六貫通”的建設路徑,從資金打包、清單管理、服務群眾三個方面,落實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潁州區、潁泉區、潁東區、潁上縣參照全省統一部署,同步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到 2020年,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和責權一致的引導機制趨于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基本建立,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履約質量進一步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縣外住院人次占比較2018年下降2個百分點,全市縣域內就診率(住院)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鎮)”。
三、工作內容
(一)5-6月份準備啟動階段
1.印發五個文件。縣(市、區)政府印發系列文件,包括1個主文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4個配套文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黨建方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總體建設發展規劃(含人才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政府投入與債務化解方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2.召開四個會議。縣委縣政府組織召開黨委深改委會議,研究決定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召開黨委常委會議,研究確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機構、組織人事等改革事項;召開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政府投入及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實施按人頭總額預付管理等改革事項;召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啟動會,統一思想、宣傳動員、部署推進。
3.建立三個清單。制定文件,明確政府辦醫的領導責任和保障責任,建立辦醫清單;厘清體內各方的應得權利和應盡義務,建立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清單;細化政府部門的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外部治理綜合監管清單。
4.落實兩個包干。落實醫保基金打包預付政策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打包預付政策。
5.實現一體管理。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確定醫共體數量和成員構成,成立籌備組,全面賦權于籌備組一體化管理權限,依法辦理法人變更登記手續,完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組建工作。
(二)6-7月份全面啟動階段
1.“十五部門”全部成立。在牽頭醫院科室設置的基礎上,成立醫共體內辦公室、人力資源發展中心、財務核算中心、審計中心、醫療保險結算管理中心、醫療服務質量控制中心、健康促進中心、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遠程醫療服務中心、中心藥房、信息管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績效考核辦公室等。
2.“八個統一”全面完成。在“十五部門”成立的同時,打通縣鄉兩級機構壁壘,實現體內各機構間行政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考核管理、醫療業務管理、藥械業務管理、醫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八個統一 ”。?
3.“六個貫通 ”全面實現。在一體化管理基本建立的基礎上,暢通體內資源流動機制,在專家資源、醫療技術、藥品保障、補償政策、雙向轉診、公衛服務貫通方面等統籌規劃、建章立制、有效實施,確保“六個貫通”全面落地。
(三)7-8月份正式運行階段
1.醫共體運行機制全面建立
基本明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數量、牽頭醫院及成員單位,建立健全醫共體章程、績效考核制度等醫共體內部管理制度。重要行政、業務工作先由行政辦公會討論通過,再由黨委會研究決定,醫共體辦公室負責督促落實,“十五部門”實現良性運轉。
2.“兩包”及時足額到位
(1)3季度醫保包干資金核撥到位。醫保基金管理機構按本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當年籌資總額扣除大病保險基金、增量基金風險金(與上一年相比籌資增量 10%)進行預算,將不少于 95%的部分按人頭總額預算基金,交由醫共體負責承擔轄區居民當年門診和住院、按規定支出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縣外住院(不含大病保險對象)等規定的報銷費用,包干使用。
(2)3季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核撥到位。財政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進行預算(按醫共體按人頭總額預付服務經費=醫共體轄區內常住人口數×當年人均籌資標準計算),并撥付到位。
3.“三單”切實有效履行
(1)政府辦醫責任清單。保障“一穩定三落實”:穩定原有財政供給渠道和標準,落實縣級公立醫院投入政策,落實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發展建設補助等,落實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一般診療費、村衛生室日常運行補助、村醫養老保險、退出老村醫生活補助等。
(2)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運行管理清單。一是包干醫保和基本公衛資金體內結算機制和流程全面建立,并有效運轉。二是在行政后勤管理、人才隊伍管理、財務審計管理、績效分配管理、醫衛服務管理、藥械業務管理、醫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全面實現一體化管理。
(3)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外部監管清單。全面建立公益性、依法執業與行風監督、醫療質量和安全監管、醫共體運行監管、醫共體人事管理監管、公共衛生服務監管六項監管清單,并明確監管責任單位,構建綜合監管體制機制,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同步全面啟動監管工作。報告審議、專項審計、督導檢查、社會監督、考核評估五項監管舉措得到落實。
4.推進機制基本建立
各縣市區政府及時研究解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統籌推進工作。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委要按照全省統一要求開展日報工作,及時總結上報工作進展。醫共體內暢通溝通協調機制,按照《安徽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操作指南》,逐條對標完成任務,推動“兩包三單六貫通”在體內有效運轉。
(四)8-12月份推進提升階段
1.督查評估。全市建立督查評估機制,開展調研調查,掌握全市工作進展,推動工作落實。各縣市區要召開推進會議,及時進行督查評估,調度工作進展,在8月份、11月份分別開展專項評估和“回頭看”,總結工作進展,形成階段性報告。
2.落實包干資金。三季度醫保、基本公衛經費包干資金分別在10月10日前和10底前到位。
3.做好總結考核。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兩包三單六貫通”建設路徑進行全面總結,對包干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核算,全面開展績效考核工作。
四、加強組織領導
1.政府壓實責任。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是全市2019年醫改重點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縣市區務必高度重視、精心實施、有效落實。各縣市區政府承擔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主體責任,要建立主要負責同志牽頭,衛生健康、醫保、財政等相關部門協同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組織推進機制,嚴格按照“兩包三單六貫通”規定要求,序時推進,確保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實效。
2.部門履職盡責。市醫改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職,按照“兩包”和“三單”,大力支持指導各地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市衛生健康委負責統籌指導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市醫保局要將醫保資金實行按人頭總額預付,每季度前 10個工作日內及時足額預撥到位,合理確定城鄉居民醫保補償標準,體現分級診療的改革要求。市財政局要將市級配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及時足額撥付,由醫共體統籌用于醫防融合工作。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等部門要積極支持縣域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負責落實編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事項等;市委宣傳部要積極營造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社會氛圍。
3.工作壓茬推進。建立包保責任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分片包干,明確任務,建立臺賬,對賬銷號。各縣市區要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市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統籌協調,定期調度,跟蹤督責,確保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務期必成,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
附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分片包干表
?
?
附件
?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分片包干表
?
縣市區
|
包保單位
|
潁州區
|
市委編辦
|
潁東區
|
市委宣傳部
|
潁泉區
|
市衛生健康委
|
阜南縣
|
市醫保局
|
臨泉縣
|
市財政局
|
太和縣
|
市衛生健康委
|
潁上縣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界首市
|
市發展改革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