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珠海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我市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前已實現全市在冊低保和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做到應保盡保,并實現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一站式”即時聯網結算。
2019年1月至3月,我市資助困難群眾參保8976人,資助參保支出金額為293.56萬元,救助困難群眾8392人次,醫療救助聯網結算資金支出172.82萬元。
為不斷完善重點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機制,切實增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能力,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市醫療保障局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切實解決低保、特困人員醫療保障的問題,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的有效銜接。
一是開通重點醫療救助對象參保“綠色通道”。暢通低保和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渠道,確保低保和特困人員及時、快捷、全面參保。允許中途參保,實行“先登記參保、后補助繳費”,從完成參保登記、做好身份標識之日起即可享受醫保待遇。通過共享重點救助對象數據信息,實現低保和特困人員“隨時認定、隨時參保、隨時標識、隨時享受救助”。
二是加大對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力度。由政府全額資助低保和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降低貧困人口住院就醫門檻,取消貧困人口住院押金和醫療救助起付線,實行“先診療后付費”。低保和特困人員在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后,其住院核準醫療費用的個人自付部分按100%全額救助。研究完善支出型醫療救助對象的救助政策,規范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的醫療救助標準,落實對重點醫療救助對象的“二次救助”。
三是全面實行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低保和特困人員醫療救助金實行市級統籌,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搭建醫療救助管理模塊,統一數據標準和網絡環境,實行醫療救助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同步結算的“一站式”服務。
四是切實加強部門間醫療救助工作的統籌協調。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醫療救助工作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確保醫療救助工作落實到位。由相關部門定期提供、確認低保和特困人員身份信息并及時更新、上傳,做好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和社保系統對接工作,通過數據匯總、去重比對,做到部門信息共享、數據同步實時更新,實現重點救助對象身份隨時認定、社保系統隨時登記標識,進一步提升醫療救助的時效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