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制度優勢,促進巴中市中醫藥創新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12月27日,市醫療保障局、市中醫藥管理局印發《巴中市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自2022年12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措施》提出,積極支持中醫醫療機構發展。將符合條件的中醫(含中西醫結合、少數民族醫、中醫診所)醫療機構、中藥零售藥店等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將符合條件的定點中醫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嚴格按規定將三級公立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首診醫院。將符合條件的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康復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以及養老機構內設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促進“互聯網+中醫藥”發展,將符合規定的中醫在線復診、藥品等中醫藥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 《措施》提出,積極推動中醫藥服務價格改革。支持中醫創新技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新開展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定價。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調價評估,符合調價條件時,穩妥有序做好價格調整工作。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公立醫療機構按規定開展診查費、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調養咨詢等特需醫療服務,由醫療機構自主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支持將公立醫療機構采購的中藥配方顆粒納入省藥械集中采購及醫藥價格監管平臺掛網交易。
??? 《措施》提出,積極支持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積極推進中醫藥使用,及時將符合《處方管理辦法》《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范》但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常用劑量開具的中藥飲片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積極將符合疫情診療規范的中醫藥費用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支持醫療機構中藥院內制劑納入醫?;鹬Ц斗秶С轴t療機構中藥制劑的推廣使用。目錄內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調劑范圍內使用的,可按程序納入醫?;鹬Ц斗秶?。加大對中醫特色優勢醫療服務項目的傾斜力度,醫保支付不得設置不合理限制,切實保障參保群眾享受傳統中醫診療服務的可及性。
??? 《措施》提出,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政策。加強醫保總額預算管理,對中醫醫療機構(含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年度醫保基金總額預算中,給予適當傾斜。探索建立按病種付費為主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體系。建立中醫藥臨床應用的激勵機制,在DRG支付清算工作中,實行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診治率(簡稱中治率)與醫保支付掛鉤的激勵機制。鼓勵定點中醫醫療機構在其診療范圍內承擔醫保門診慢特病的診療,在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按人頭付費,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藥服務,鼓勵中醫醫師和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支持建設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推動優質中醫藥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斷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擴大基本醫保統籌基金保障范圍。按規定將符合醫療保障政策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包括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和中藥制劑等)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將參保人員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障政策規定的應由個人負擔的中醫藥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支付范圍。
??? 《措施》提出,嚴格醫?;鸨O管。持續推進醫保智能監控制度建設,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深入推進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推進定點中醫藥機構從嚴落實基金使用主體責任,合理使用醫保基金,規范中醫藥診療服務行為,全面加強對中醫藥定點醫藥機構違法使用醫?;鹦袨榈谋O管。建立完善醫保、中醫藥部門主導,市場監管、公安、稅務等部門協同監管的綜合監管制度,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完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常態開展聯合檢查,嚴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提升聯管聯防綜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