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政府動態
關于公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建設名單和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10/18 信息來源:查看

滬衛中管〔2022〕27號

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大學,有關市級醫療機構: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方案》等要求,為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本市積極支持綜合醫院開展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并納入《上海市進一步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2023年)》項目建設。經項目征集和專家評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六家單位列為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建設單位,現將立項名單(見附件1)予以公布。

??? 為高質量建設好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經廣泛征求意見,我委制定了《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見附件2)。各建設單位要根據《指標體系》和項目建設任務書,切實加強項目建設,嚴格過程管理,遵守財務規定,確保取得預期成效,做到中西醫結合工作有機制、有團隊、有措施、有成效,進一步發揮旗艦醫院在中西醫結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疑難疾病聯合診療、人才隊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與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 特此通知。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10月9日


附件1: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項目建設單位名單

建設單位

項目負責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寧光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郭小毛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黃國英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殷善開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范理宏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李斌


附件2: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

?

一、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評價指標——基礎部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序號

評估內容

分值

體制機制保障

整體規劃

1

醫院將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其醫院整體發展規劃,統籌規劃中醫藥工作,確定中西醫結合重點發展方向和目標。

40

建章立制★

2

將中西醫協同發展機制和多學科診療體系納入醫院章程,將中西醫聯合查房、會診納入醫療管理制度。有院領導分管,并指定專門部門或專職人員負責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有關工作,每年組織對中西醫結合學科發展水平進行評估,制定推進中西醫結合相關措施并組織推進。

50

考核引導★

3

結合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統籌優化并差別化實施中醫臨床科室績效考核,鼓勵和引導提供中醫藥服務。

30

隊伍建設

4

加大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力度,強化中西醫結合優秀人才梯隊建設和人才儲備,在人才評定、職稱晉升等方面建立對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人才的支持政策。

40

科室設置及人員配備

科室設置★

5

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臨床科室作為醫院的一級臨床科室,開設中醫專科或專病門診≥5個(專科醫院≥3個)。門診設置中醫藥綜合治療服務區(或中醫外治法服務區)。

60

病區設置

6

有獨立設置的中醫病區,床位數達到5%或40張,設置中醫藥綜合治療室;每床至少配備0.4名中醫類別醫師;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鼓勵與其他科室成立并聯合管理中西醫結合病房。

50

藥事服務

7

有獨立的中藥房,具備滿足中醫診療需求,及時提供優質的中藥藥事服務。開展中藥院內制劑開發、研究≥1項,完成1項中藥院內制劑備案。

30

人員配備★

8

中西醫結合、中醫執業醫師、西學中人員占全院醫師比例≥10%,中藥專業技術人員占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比例≥10%。中醫科接受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的護士≥70%。除中醫科,配備中醫醫師的臨床科室≥3個(專科醫院≥2個)。

60

醫療服務能力

門診中醫藥服務能力★

9

中醫臨床科室門診診療人次占全院門診診療人次比例≥5%,或低于5%但每年增長≥1個百分比。全院門診中藥處方(含中藥飲片和顆粒劑、中成藥、中藥院內制劑)占全部處方比例≥10%,中藥飲片處方占比逐年遞增。

60

住院中醫藥服務能力★

10

中醫科出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90%,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患者占比≥90%;住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含中藥飲片、中成藥、針灸、推拿等)的臨床科室占全院臨床科室的比例≥90%。

60

中西醫結合優勢★

11

建立中醫臨床科室與其他臨床科室開展業務合作的有效機制,結合醫院學科特色,制定并實施5個以上常見病種和重點病種的中醫藥診療方案;開設中西醫結合優勢病種聯合門診≥5個(專科醫院≥3個),開展中西醫結合聯合查房的科室≥5個(專科醫院≥3個)。制定實施“宜中則中、宜西則西”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多學科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5個(專科醫院≥3個),相關診療方案在重點科室住院患者應用率逐年遞增,建設期末應用率不低于50%。

80

專科建設★

12

市級及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1個,除中醫科以外的其他科室承擔市級及以上中西醫協同試點項目或中西醫結合專項≥3個。

40

質控體系

13

建立覆蓋中西醫臨床診療服務全過程的醫療質量管理制度與控制體系,加強中醫、西學中人員執業管理。中醫科能應用中醫住院病案首頁,并開展病案質控。

30

應急救治能力

14

具備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西醫結合醫療救治的能力和經驗,參加國家和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救治時,應有中西醫結合或中醫醫師參與,并提供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

30

互聯網醫療

15

提供中西醫結合、中醫互聯網醫療和咨詢服務,每年服務人次≥200例。

20

教學能力

師資構成

16

本院中西醫結合、中醫專業碩、博士導師≥5名(專科醫院≥3名)。

40

繼續教育

17

依托本院繼續教育平臺和資源,將中醫藥內容納入醫學繼續教育或重點項目,形成特色品牌。承擔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3個(專科醫院≥2個)。為本市中醫藥人員來院進修學習西醫診療技術提供便利。

40

科研能力

科技平臺

18

承擔國家級中醫、中西醫結合相關科研平臺。醫學實驗研究平臺、動物實驗中心為中西醫結合、中醫科研攻關提供支撐。

40

科研項目★

19

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與醫院高水平西醫學科、專科協作開展中西醫聯合攻關,強強合作。建設期間,承擔市級及以上中西醫結合、中醫科研項目≥5項(專科醫院≥3項)。開展中西醫結合、中醫專業多中心疾病隊列研究≥5項(專科醫院≥3項)。

50

科研成果★

20

建設期間,在SCI或國內核心期刊發表中西醫結合、中醫專業論文≥30 篇(專科醫院≥20篇)。獲得市級政府及以上或國家級學會中醫藥科技獎勵≥1項。

50

傳承和拓展

中醫學術傳承

21

充分利用本院或外聘名老中醫資源開設名中醫工作室,深入挖掘和傳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形成相應制度,并取得積極成效。

30

中醫治未病服務

22

宣傳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傳播中醫“治未病”理念;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服務,對慢病、亞健康人群開展中醫健康干預等服務。

20

中醫藥文化建設

23

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和宣傳普及工作,在中醫藥服務的環境、流程、方式等方面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

20

中西醫結合輻射能力

24

醫院牽頭成立的醫聯體中,應有中醫科室參與,結合專科專病積極推廣中醫特色技術與方法,并在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形成一定影響力。

30

注:表★指標為必備指標,標★指標的總得分率不得低于90%。基礎部分總分不低于800分。

1000

二、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評價指標——附加部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序號

評估內容

分值

示范引領和創新

中西醫結合導向性

1

探索創新多種形式的中西醫結合服務模式,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依托現有資源,深化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教育等重大平臺的中西醫協同參與和項目共建,將中醫藥內容融入醫學繼續教育,探索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30

中西醫結合標志性成果

2

服務國家戰略,圍繞重大、疑難重癥等開展中西醫協作攻關,在至少3個領域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或研究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40

綜合響應度

3

發揮“頭雁”效應,西醫領先學科和領軍人才積極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和聯合攻關,支持中醫與西醫優勢互補、強強合作,不斷開拓中西醫結合新領域。

30

注:附加部分總分不低于60分。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750號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dipsdelectus.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