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衛生計生局,市高新區、臨空經濟區、雙峰山旅游度假區社管局,委機關各科室,各直屬單位:
??? 根據《2018年全省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和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部署,現將《孝感市2018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單位和委機關各科室結合工作實際,細化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孝感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8年3月23日
孝感市2018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
??? 2018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委第六次黨代會精神,落實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加快健康孝感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促進生育政策配套銜接,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全面提升衛生計生治理能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健康支持。
一、穩步推進健康孝感建設
1.加快健康環境建設。全面落實《“健康湖北2030”行動綱要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制定實施《“健康孝感”2030年行動綱要》,加強部門聯動,全面推進健康孝感建設。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到2020年全市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100%。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認真做好國家衛生城市申報工作,力爭通過省級初審。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扎實開展衛生城鎮創建,每個縣(市、區)至少創建1-2個國家級或省級衛生鄉鎮。大力開展除“四害”先進城區創建,完善病媒生物監測網絡。加快推進省市健康城市(村鎮)、健康促進縣、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和健康企業等“健康細胞”建設。
2.著力健康促進行動。繼續開展以“三減三健”為主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健全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監測體系。制定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強化食源性疾病管理能力。深入開展無煙機關單位創建,持續推進控煙履約活動。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普及全民應急救護基本技能。
3.推進健康產業發展。落實促進社會辦醫政策措施,加強民營醫院監管,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看病就醫需求。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工作,推動醫療與旅游融合,緊盯武漢消費市場,做大做強做優健康養老產業。
4.完善健康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疾控機構性質和功能定位,拓寬疾控人員職業發展空間。強化H7N9、重性精神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制定實施“十三五”艾滋病、結核病及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落實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血吸蟲病綜合防治策略,漢川市要達到傳播阻斷標準,云夢縣、應城市、孝南區繼續鞏固血吸蟲病防治成果。加強免疫規劃工作,保持一類疫苗接種率在90%以上,加強二類疫苗的推廣應用,穩步推進第一類疫苗異常反應保險試點工作。加快慢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構建疾控專業機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醫緊密協作的慢性病防治體系。做好職業性、放射性、環境性等疾病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風險評估工作,全市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爭取達到12家以上。
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5.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鞏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落實財政補償政策,完善價格調整補償機制,統籌推進辦醫責任落實、人事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規范高效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在辦好市中心醫院、安陸市試點的基礎上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拓展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動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優化醫院收入結構。開展爭創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活動。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考評,完善考評辦法和考評結果運用。
6.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面推進多形式醫聯體建設,三級醫院全部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每個縣(市、區)建立一個緊密型醫聯體,積極爭創省級醫聯體建設示范縣市。完善醫聯體內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機制,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康復、護理等機構積極參與。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科室以及緊缺專業臨床專科建設,提升基層首診能力,上級醫療機構下轉患者數較2017年增長10%以上。加快建設涵蓋影像、檢驗、診斷、會診等方面的遠程醫療中心,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增強基層服務能力,提升醫療協同服務效率。逐步增加分級診療病種目錄,進一步規范分級診療工作流程。
7.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保障、疾病應急救助等銜接互補,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繼續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進按“總額預算、過程管理、超支分擔、結余留用”的支付方式,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型支付方式,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完善按病種、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全面深入落實100個病種的按病種收費改革。
8.強化藥品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藥品帶量采購,鼓勵跨區域聯合采購及專科醫院聯合采購,探索建立醫聯體內統一的藥品采購平臺,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建立公立醫院藥品、高值醫用耗材供應保障全程監管制度,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聯動管理,運用藥品耗材綜合監管系統,確保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各環節在陽光下運行。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完善兒童用藥、衛生應急藥品保障機制,保障用藥穩定供應。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做好基本藥物制度與分級診療、醫療聯合體建設銜接工作。探索建立醫院總藥師制度,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9.建立健全綜合監管制度。全面推進醫療服務智能監管,逐步實現對門診、住院、藥物使用等各類醫療服務行為的全監督。加大“雙隨機一公開”推進力度,實施分類監管,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療廣告的監督,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配合相關部門加大對欺詐騙保等醫保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
三、大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10.健全精準扶貧機制。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險等“四位一體”的健康扶貧模式,確保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及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年度自付醫療費用控制在5000元以內。全面施行“先診療后付費”及“一站式”結算。深入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在9種大病集中救治覆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的基礎上,擴大救治病種范圍,增加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兒童腫瘤和塵肺病等病種,全面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救治。深入開展健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行動。
四、強化醫療衛生質量安全
11.加強醫療質量監管。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完善市、縣二級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繼續推進全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和縣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應用工程,規范診療行為,所有公立醫院于2018年底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工程,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建立健全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床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愿者等制度,推行多學科診療、急診急救等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拓展醫療服務新領域,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實施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實工程,貫徹落實《醫療技術臨床管理辦法》,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事中事后管理,加強醫院質量監測,使用DRGs開展醫院績效評價,推進數據驅動的醫院評價工作。做好醫療廢物源頭分類工作。2018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新時期血液管理保障機制,確保臨床用血安全有效。
12.強化風險防控措施。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緊盯衛生計生領域重大風險,做好風險防控,提高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能力,嚴防發生公共危機。完善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法制建設,健全“三調解一保險”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及保障機制,配合司法部門做好市級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工作。開展省級衛生應急示范縣創建,加強衛生應急規范化建設,制定實施衛生應急規范化建設方案和標準。加強緊急醫學救援空中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加強突發急性傳染病監測評估預警,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及時做好各類突發衛生應急處置。
五、深化拓展“兩控四改”工作
13.科學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推行量化控費標準、規范診療行為、臨床路徑管理、處方負面清單、抗生素便用、耗材使用管理、公示指標、巡查問責等措施,強化醫療費用監控,降低公立醫院藥品和耗材費用占比。嚴格控制藥品虛高價格,加快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強化藥品耗材使用監管,健全采購信息采集共享機制,運用智能監管系統對藥品合理使用進行有效監管,遏制過度用藥和不正確用藥等不合理用藥現象。深化拓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健康管理運行機制、診療服務協作體系、基本生育服務模式等“四改”重點任務。
六、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14.優化醫療資源配置。貫徹《孝感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規劃(2016-2020)》,優化資源結構與布局,科學規劃專業醫療機構設置。加強產科、兒科、急診科、腫瘤科、康復科、精神科等薄弱專科建設。做好全市醫養結合試點工作。爭取加大政府投入,落實地方政府項目建設配套資金,制定實施《孝感市中心城區醫療衛生機構布點規劃(2017-2030)》,完成市中心醫院內科綜合樓建設,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東城院區門診樓項目和市疾控中心項目,建設孝感市中醫院、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安陸市婦幼保健院等全民健康保障工程。
15.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堅持以基層為重點,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利時機,加大對基層項目支持傾斜力度,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實施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開展鄉鎮衛生院特色科室建設項目,加強中心衛生院建設。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的意見》,深化財政補償、人事薪酬、醫保支付、藥品供應、服務價格等綜合改革,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激發基層活力。啟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示范縣”創建活動。實施鄉鎮衛生院特崗津貼和大學生招聘補助項目。
16.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貫徹落實《中醫藥法》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推進“三堂一室”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診所和門診部(中醫館、國醫堂)等機構,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做好0至3歲兒童和65歲以上老人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開展全國和全省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創建,全省文明中醫院創建。做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治未病”科室內涵建設,提高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積極探索中醫與養老相結合的“醫養結合”模式,督促大悟縣做好中醫藥養老服務試點工作。
17.做實家庭醫生簽約。加強與人社、物價部門的協調,完善支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形成基本公衛服務經費、醫保基金、個人共擔的服務包模式。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體制,發揮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作用,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擴大社區(鄉村)醫生居民簽約服務覆蓋范圍,常住人口簽約率達到40%以上,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家庭簽約率達到70%以上,全市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100%。
七、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
18.強化信息平臺支撐能力。加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實現市、縣平臺互聯互通和平臺應用。發揮“互聯網+”在醫療服務領域的作用,推進“互聯網+醫療”應用。加強區域內各衛生計生業務信息的統籌整合。推進健康扶貧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引導和規范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推動電子病歷連續記錄,促進醫療機構間信息共享,結合醫共體建設,推廣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B超、遠程檢查檢驗等遠程醫療應用。
八、加強人才科技保障
19.強化人才保障。樹立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是保護和發展醫療衛生生產力的理念,加強醫務人員人文關懷。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進薪酬制度改革,鼓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提升崗位吸引力。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更加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加快推進衛生職稱改革。弘揚崇高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改善醫務人員執業環境,進一步深化平安醫院創建,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20.強化技術支撐。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繼續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全面實施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試點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加強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日常監管。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基層衛生人才考評機制,開展全科助理鄉村醫生免費訂單培養和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從2018年起,五年招收培養1000名以上具備大專學歷的鄉村醫生。繼續開展衛生計生管理干部培訓和院長職業化培訓。開展衛生人才社會化綜合服務試點。深化科衛協同,全面落實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政策。加強科研項目管理,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加大衛生科研成果轉化力度,推廣適宜技術。
九、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21.積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銜接配套,抓好孝南區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銜接配套試點工作。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全面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政策,實現城市計劃生育夫婦年老一次性獎勵全覆蓋,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全面推行基本生育全程免費服務,打造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鏈條。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和規范管理,保障母嬰安全,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備比例達到80%。開展全面兩孩政策評估工作,科學研判人口形勢。
22.優化改善婦幼健康服務。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擴充產、兒科床位,加快產科和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方面等給予傾斜。強化孕產婦、0-6歲兒童健康管理,完善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網絡,保障母嬰安全。開展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和重點專科創建工作。推動兒童早期發展省級示范基地服務升級,推進縣級兒童早期發展工作。推廣中醫婦兒科、新生兒復蘇等適宜技術。扎實做好貧困婦女“兩癌”、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新生兒疾病篩查、孕產優生和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等婦幼健康公共衛生項目,加強出生缺陷防控,規范開展再生育咨詢和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做好藥具發放工作,提高藥具服務覆蓋面和可及性。
23.推進計生服務管理改革。圍繞計劃生育工作“推轉型、促提升、保穩定”的要求,開展“人文計生、服務計生、法治計生、智慧計生”建設,全面推進計生工作轉型發展。加強與相關部門間信息共享,整合衛生計生系統內部信息資源,打造智慧計生服務平臺,推進計劃生育精準、便民服務。實行“三線”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科學設置年度目標,按照市政府《孝感市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評辦法》,嚴格目標考評,執行“一票否決”。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兩非”行為,2018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穩定加強基層計劃生育網絡隊伍,強化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和能力建設,推進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
24.增強計生家庭發展能力。貫徹《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因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政策,鞏固聯系人制度、就醫“綠色通道”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個全覆蓋”。繼續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和計劃生育家庭養老照護、新家庭計劃、科學育兒、青少年健康發展等試點工作。實施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開展流動人口、留守兒童健康促進和關愛行動,扎實做好安陸市留守兒童健康關愛試點工作,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融合。
十、強化衛生計生治理能力
25.推進法治建設。貫徹落實衛生計生相關政策法規,推動修訂《湖北省發展中醫條例》,推進《湖北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認真做好重大行政決策和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廉潔性審核和備案。狠抓“七五”普法規劃實施,大力開展法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
26.加強正面引導。堅持突出重點,圍繞健康孝感建設和深化醫改,開展政策解讀、高層倡導和社會動員,加大對各地工作亮點和經驗的宣傳力度。堅持正面為主,弘揚衛生計生核心價值觀,加強宣傳陣地規范化建設。繼續加強與孝感本地主流媒體的深度合作,做好健康知識傳播、衛生計生政策和醫院文化建設等宣傳工作,加強衛計系統先進典型宣傳推介,樹立衛生計生行業良好形象。
27.提升工作效率。加大督查督辦力度,推動重大決策落到實處,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積極開展衛生計生重難點問?題研究健全完善衛生計生信訪預防控制體系,全力解決信訪重點事項和突出問題。加強安全生產、機要保密等工作。做好重大會議、活動醫療衛生保障。進一步加強離退休干部工作。
十一、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28.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著力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務實基層組織建設,強化戰斗堡壘功能。推進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堅決落實黨組織制度,毫不動搖推進覺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9.全面加強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結合工作實際建章立制修規,強化黨內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行為,堅決懲治各類腐敗問題。加強廉政風險防控預警機制建設,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領導干部履責紀實制度等工作,加強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紀檢組織建設。
30.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嚴格執行各級作風建設制度規定,馳而不息糾“四風”,加強調查研究,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良好作風,整治文山會海。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格執行“九不準”規定,嚴肅查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等違法犯罪行為,深入開展藥品耗材陽光采購督查行動,塑造行業清風正氣。聚焦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藥價虛高、違規收費等重點問題,持續開展衛生計生重點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完善行風建設體系工作機制,繼續推進大型醫院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