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衛辦婦幼字〔2019〕122號
各盟市衛生健康委:
??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9〕28號)精神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婦幼保健機構醫改相關工作部署,推動婦幼保健機構落實深化醫改相關重點工作,推進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促進區域內婦幼保健、婦產科、兒科等服務資源優化整合,實現婦幼保健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探索和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
(一)工作目標。
探索和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落實財政保障政策,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激勵”(下稱“兩個允許”)的要求,結合婦幼保健機構實際情況,完善薪酬分配政策,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醫務人員薪酬達到合理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既實行財政保障政策,又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加快建立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運行新機制。
(二)工作內容。
1.落實財政保障政策。落實政府對婦幼保健機構的投入保障政策,保障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業務經費,保障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基本醫療服務所需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補貼、緊急救治、支邊、支農對口支援、健康扶貧等公共服務的政府投入。
2.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允許婦幼保健機構突破當地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婦幼保健機構的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激勵,人員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不低于40%并逐步提高。
3.完善薪酬分配政策。按照《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落實婦幼保健機構分配自主權,在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結合婦幼保健機構功能定位和崗位職責要求,合理確定婦幼保健機構薪酬結構,在績效分配上優先向關鍵和緊缺崗位、高風險和高強度崗位、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傾斜。
4.推動薪酬達到合理水平。綜合考慮婦幼保健機構承擔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防治結合”的特點,以及工作量、服務質量、公益目標完成情況、成本控制、績效考核結果等多方面因素,參照當地同級公立醫院水平合理確定婦幼保健機構年績效工資總量,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醫務人員薪酬達到合理水平。
二、推進和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和綜合評價
(一)工作目標。
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綜合評價,推進婦幼保健機構年度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向同級政府報告,與婦幼保健機構財政補助、薪酬總體水平、負責人晉升和獎懲等掛鉤,并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
(二)工作內容。
1.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各盟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制定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實施方案,協調相關部門參與考核,將量化考核結果與婦幼保健機構財政補助、薪酬總體水平、負責人晉升和獎懲等掛鉤。全區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要按照當地實施方案接受績效考核。
2.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各盟市衛生健康委按照制定的實施方案根據2018年相關數據對當地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年度績效考核。承擔國家績效考核試點任務的地區于2019年11月30前完成考核工作,其它地區于12月31前完成考核工作。績效考核指標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制定的《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指標(試行)》保持一致,各地可參考當地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合婦幼保健機構實際,合理確定基準值或合理基準區間。
3.落實績效考核相關保障政策。考核完成后,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向同級政府報告,并通報有關部門。推動各級黨委政府結合績效考核工作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婦幼保健機構政府財政補助、薪酬總體水平、負責人晉升和獎懲等掛鉤,并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
三、建立和完善醫聯體婦幼健康服務體系
(一)工作目標。
落實婦幼保健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主動融入區域內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推動區域內婦幼保健、婦產科、兒科等服務資源優化整合,明確醫聯體婦幼健康工作職責,強化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做實婦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確保母嬰安全職責落到實處,促進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婦女兒童提供優質高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和服務。
(二)工作內容。
1.建立完善醫聯體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謀劃轄區內婦幼健康服務資源的規劃布局,集中優勢,促進婦幼衛生資源整合,主動融入區域醫聯體建設,充分發揮婦幼保健機構預防、保健和診療作用,為轄區居民提供婦幼保健服務。積極組建以市婦幼保健院為龍頭、旗縣(區)婦幼保健所(中心)為骨干的婦幼醫聯體,有條件的婦幼保健機構可牽頭成立兒科、新生兒科、婦產科專科聯盟,融合社區中心、鄉鎮衛生院婦幼衛生資源,形成龍頭帶動、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管理同質的婦幼健康服務新機制。
2.明確婦幼健康服務工作清單。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建立婦幼健康管理質控組織,完善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優化整合轄區內婦產科、兒科醫療衛生資源,完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轉會診救治網絡,完善孕產婦和兒童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區域醫聯體牽頭單位及成員單位、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要認真落實《母嬰保健法》和國家、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關于做好婦幼健康工作的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責與任務。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對區域醫聯體牽頭醫院、成員單位婦保健專職人員和相關醫務及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指導。
3.提升婦幼健康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促進婦幼健康公共衛生項目從量的增加到質的提升。要依托區域醫聯體積極探索優質資源下沉的分級保健診療服務新模式,真正形成管理高效、服務優質、群眾受益,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婦幼健康共同體。加強基層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做好婦幼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不斷提升婦幼保健服務質量和水平。
4.加強醫聯體婦幼健康服務績效評估。建立完善醫聯體婦幼健康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包括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在內的核心指標及婦幼保健、生殖健康等重要指標,并將其納入區域醫聯體或婦幼專科聯盟建設績效考核之中。
四、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推進落實婦幼保健機構深化醫改相關重點工作,建立領導工作機制,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統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婦幼保健機構按照本地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各項工作。國家試點地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主動向同級黨委政府匯報體制機制創新和績效考核任務,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和工作主動。
(二)大膽探索。各地要結合當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實際,參考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模式,借鑒我區或其他省(區、市)婦幼健康醫聯體(婦幼專科聯盟)先進經驗和做法,積極探索具有內蒙古自治區特色的婦幼保健機構深化醫改新做法。
(三)總結提高。堅持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通過落實深化醫改任務,切實提高我區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水平,推進區域內孕產婦兒童保健服務與醫療服務有機結合,促進醫防融合,全面落實臨床與保健相結合的工作格局,促進婦幼保健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
?
?
?
2019年12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