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衛醫〔2019〕46號
各市(縣)區衛生健康委、新吳區民政衛健局、無錫經開區社事局、發改委、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醫保局、市場監管局、銀保監局、中醫藥局、殘聯及各有關醫療機構:
現將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門《關于印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8〕20號)層轉給你們,并結合《無錫市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錫衛醫〔2017〕44號)和我市護理工作實際提出如下要求,請一并貫徹落實。
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明確發展目標
各地、各部門和各醫療機構要根據國家、省的相關精神和要求,將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作為重要任務納入推進健康無錫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總體安排,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明確工作責任,確定工作目標,制定工作計劃,研究具體方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并根據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需求,持續深化護理服務業相關領域體制機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平臺、居家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逐步建成覆蓋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復、穩定期照護、終末期關懷的護理服務格局。到2020年,力爭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超過3.6人,醫護比超過1:1.25, 形成一支由護士和輔助型護理人員組成的護理從業人員隊伍,護士隊伍的數量、素質、能力基本能夠適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從事老年護理、母嬰護理、中醫護理、助產服務的護理人員數量顯著增加,護理服務業快速增長,護理產業規模顯著擴大,護理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二、持續推進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強化規范管理
(一)加強院校和臨床護理人才培養。根據全市健康服務業發展需求,加大護理教育領域改革力度,加強護理人文教育和職業素質教育,推動護理中高職教育銜接,發展護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引導江南大學、無錫衛生高等職業學校等醫學院校優化護理教育結構,增設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社區護理、母嬰護理、中醫護理、助產等急需緊缺專業或專業方向,合理確定護理人才培養規模。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充分發揮有關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和醫療機構的教學資源和相關學(協)會作用,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建立院校教育、繼續教育和專科培養相銜接的護理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臨床護士培訓制度,實現教學與臨床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二)規范輔助型護理人員培養和管理。鼓勵有條件的院校、行業學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積極開展輔助性護理人員(以下簡稱護理員)的培養和培訓,提高其對病患和母嬰生活照護從業技能,擴大護理服務業人員隊伍,滿足老齡住院患者和危重癥患者需求。衛生健康部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實施護理員隊伍建設項目,定期對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進行評價,規范護理員職業培訓、鑒定考核、證書發放等事項,促進臨床一線護理員隊伍為患者規范服務,保障醫療安全和護理質量。建立健全護理員管理制度,將護理員作為護理輔助人員納入護理人員隊伍統一管理,各醫療機構要明確護理員崗位職責、履崗條件、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和服務規范,嚴格規范護理員服務行為,嚴禁以護理員代替護士從事護理專業技術工作。護理員必須在注冊護士的直接指導下,規范提供生活照護服務。有資質的勞務派遣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要對護理員進行培訓,不斷完善護理員管理和派遣制度。醫療機構要按照《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與本單位招錄的護理員簽訂勞動合同,切實保障護理員的合法權益。
三、不斷健全醫療護理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
(一)建立分工協作的服務體系。結合緊密型醫聯體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根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建立不同級別醫院,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續性醫療服務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和上下聯動機制。三級醫院主要提供疑難、急危重癥患者護理服務,加強護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二級醫院等主要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護理;護理院、護理中心、康復醫療中心、安寧療護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等主要提供日常醫療護理、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服務。在保證本單位護理工作正常開展和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情況下,鼓勵公立醫院通過管理、技術合作支持社會資本舉辦專業化的護理機構、康復機構、安寧療護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等接續性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為出院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三級醫院要通過技術幫扶、人才培訓以及建立合作聯系等方式,促進優質護理資源下沉,提升醫聯體、醫共體、專科聯盟內的基層醫療機構、接續性醫療機構和老年護理服務機構的護理服務能力,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擴大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康復護理、母嬰護理及安寧療護等服務供給。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建立完善中醫護理操作常規、方案和技術操作標準,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治療、慢病防治、康復促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二)優化健康養老服務網絡。鼓勵二級以上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接續性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緊密對接,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理拓展醫療業務范圍,提供日間照護、居家護理和家庭病床,促進醫療、康復、護理和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康復醫院、護理院、醫務室、護理站等,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護理院、養老機構內設安寧療護床位,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逐步構建安寧療護服務網絡。
(三)加快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以市級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為平臺,將傷口造口、糖尿病護理、輸液治療等專科護理技術引入基層醫療機構,探索社區護理、老年護理等專科護士培訓機制,逐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護理技術水平。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特色科室建設的護理幫扶力度,通過高年資護士加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專科護士基層坐診指導等形式,為患者提供便捷的專業化的護理服務。開展居家護理試點工作,探索研究居家護理服務項目,設立居家護理服務目錄,提高居家護理的專業性、規范性。鼓勵各類護理院、護理中心以及基層醫療機構貫徹落實《關于開展家庭醫生預約上門服務的指導意見》(蘇衛基層〔2018〕9號)文件精神,大力發展日間照護、家庭病床,為長期臥床、晚期腫瘤患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其他適合在家庭條件下進行醫療護理的人群等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四)逐步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優質資源,鼓勵各地、各醫聯體先行先試,不斷拓展護理服務領域,積極改進護理服務流程,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和業態,逐步實現護理資源共享,全面提高區域護理服務水平和管理效能。
五、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加快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密切部門協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衛生健康部門要積極推動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各項任務的有效落實。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大對護理服務業發展規劃指引和項目傾斜,合理確定護理服務收費項目和服務價格。教育部門要加大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提高護理人才教育質量。民政部門要健全完善養老服務網絡和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財政部門要按照規定落實相關投入政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職稱評定機制改革,強化護理員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保險監督管理部門要支持保險機構積極開發與老年護理服務相關的商業保險和健康保險產品,并加強監管。殘疾人聯合會要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殘疾人護理服務。軍隊后勤保障部門要積極推動護理服務領域的軍民融合相關工作。
(二)合理調整護理服務價格。開展公立醫院、公辦養老機構護理服務項目和價格研究,尤其是居家護理、長期護理等項目,科學核算護理服務成本,合理制定和動態調整護理服務項目價格,逐步理順護理服務項目比價關系,體現護理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充分調動廣大護士積極性,為我市護理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三)完善護理員培訓和就業政策。積極支持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參加護理員培訓。充分利用促進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資金,鼓勵各類人員到護理服務業領域就業創業,對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
(四)鼓勵發展商業護理保險。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積極開發與老年護理、養老等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多樣化、多層次、規范化的護理保險產品和服務,為促進老年護理事業發展、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提供支撐。建立商業保險機構與護理機構合作的機制,加強對護理行為的監督和費用的控制,促進護理服務規范化。做好護理保險與醫療保險、重殘護理補貼、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住院護工服務保險等制度的銜接。
(五)積極創新試點,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和各醫療機構要勇于實踐創新,大膽探索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解決問題和困難,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復制和推廣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形式,廣泛宣傳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大力宣傳護理服務先進典型,增強護士職業榮譽感,在全社會營造關注健康、重視護理,推進護理服務業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錫衛醫〔2019〕46號)附件: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門關于印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蘇衛醫政[2018]64號).pdf
?
?
?
無錫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無錫市教育局 ?????????????無錫市民政局?
無錫市財政局????????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無錫市醫療保障局 ???????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國銀保監會無錫監管分局 ?????無錫市中醫藥管理局
無錫市殘疾人聯合會
2019年5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